“我这条命都是咖啡给的。”出于各种原因需要熬夜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感慨。
冬日里的一杯咖啡,它的醇香让我们陶醉,而那份温暖,也让我们被寒冷和工作、学习双重压迫的心,多少得到些宽慰。

图片:pixabay
我们日常喝的咖啡来自是茜草科咖啡属(Coffea)植物的种子,这个属有120多个成员,广义上说,所有这些植物都可以称为“咖啡”。然而,大多数咖啡属植物的种子或多或少有缺陷——比如说有臭味。
真正进入人类生活的“咖啡”主要是两种植物:小粒咖啡(C. arabica)和中粒咖啡(C. canephora)。其中,前者占世界咖啡产销量的80%左右,而后者占到了20%。在今天的咖啡店里,除了少数特别的名称(比如云南小粒咖啡),人们通常分别称它们“阿拉比卡”和“罗布斯塔”。

中粒咖啡的花、果(上)与小粒咖啡的花、果(下)。图片:Jeevan Jose & Marcelo Corrêa / wikimedia;Forest & Kim Starr / starrenvironmental.com
小粒咖啡、中粒咖啡都有漂亮的花朵和美味的果实。小粒咖啡的花朵有一种类似茉莉的香气,可以说是芳香怡人。咖啡的果实也很有意思,薄薄的果肉居然是甜的,这真的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如果不是因为咖啡因,这果子说不准会以水果的身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通常来说,一个小粒咖啡果子里会有两粒种子,所以我们看到的咖啡豆都是半圆形的,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某一粒种子未能发育,另一粒种子占据了果实的所有空间,因此产生了小圆豆的情况。

咖啡果实的横截面。图片:Michael.C.Wright / wiki commons
根据目前可考证的历史,人类大规模喝咖啡是从公元15世纪开始的,最初流行的区域在也门;在16世纪后期,逐渐扩展到了伊朗和土耳其。
1645年,欧洲的第一家咖啡馆在罗马开张,很快咖啡成为了欧洲上流社会的饮品。有意思的是,虽然英国在1654年就开张了咖啡馆,但在这里,咖啡遇到了茶的挑战:同期的欧洲大陆,上流社会的饮品是咖啡,而英国国内实际消费量更大的是茶叶。
随着殖民扩张,咖啡被法国人带到了加勒比海上的殖民地,这里很快成为世界咖啡的生产核心区域。1788年,世界咖啡总产量的一半来自法属圣多明戈,当时的巴西仍然是咖啡种植的荒地。直到1822年,巴西才开始大规模种植咖啡,而巴西成为控制世界70%咖啡产量的出口国,又是100年之后的事情了。

今天的咖啡风味地图。图片:torchcoffee.com
其实,咖啡的风味高度依赖种植水平和烘培过程。
咖啡豆中的蔗糖在烘培时会转变成包括焦糖在内的一系列风味物质,而咖啡豆中的脂肪也会带给烘培好的咖啡不同的酸度和香气,咖啡豆中的蛋白质又会和其中的糖类产生美拉德反应。非常讲究咖啡豆品质的人,会像品红酒的人一样,追求某一年份、产自某个地区的某批咖啡豆。

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气。图片:pixabay
但如果你没那么讲究,一般来说只要记得深度烘培的咖啡一般苦味重而酸味轻,浅度烘培的咖啡一般苦味浅而酸味重,然后让店家根据你的喜好帮你推荐,一般都能喝上不错的咖啡。
除非你的咖啡消耗量很大,一般不建议买咖啡豆回家自己磨自己做。因为一来咖啡豆油脂含量较高,容易氧化变质;二来家用的很多意式咖啡机在压力方面其实还是和咖啡店里的有差距。稍微算一笔经济账就会发现,买咖啡机和配套器材的费用并不比去咖啡店划算,虽然“笔格”上可能有差距。

如果不那么在意萃取率的话,简单易用的法压壶可能是在家中享受咖啡的不错选择。图片:bukalapak.com
想喝好咖啡?日历娘有推荐!
日历娘的老朋友
雕刻时光咖啡馆
将迎来21周岁生日
从稚嫩到成熟
庆生福利,与北京的你齐分享
日历娘の福利

长按二维码领取
限量定制咖啡免费券
有效期2018年12月12日~2019年1月13日
请注意可使用的门店哦

当然,如果你们在店里看到了
《物种日历2019》
别忘了拍照晒微博、朋友圈哦

温馨提示:只有北京香山店才能rua到猫咪哦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当岁月凝结成文明
当我遇见你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茜草科 栀子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