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种日历
2790
需用时 05:34
啥,原来不是全世界都喜欢嗑瓜子儿?

据说今年高考时,有许多考生家长、老师甚至考生本人,手持向日葵作为考试吉祥物,意喻“一举夺魁”。如今高考已过去近一个月,不知这些考生夺魁了没有。不过这倒是个好思路,等明年高考,除了继续手持向日葵之外,切记不可吃木耳菜(落葵),也不可喝咖啡(咖啡黄葵)。

或许是许多人从小至今的疑问:跟着太阳转的向日葵,夜里会把头甩回东边么?图片:Fir0002 / wikimedia

中国“葵”是什么

现今一提到“葵”字,许多人冒出的第一印象就是向日葵这个外国葵,甚至有许多人认为向日葵是原产于中国的,理由是我国古代文献里很早就有“葵”的记载,如《诗经·七月》中“七月亨葵及菽”。

这里的葵指的不是煮着吃的向日葵,而是锦葵科锦葵属的几种中国原产植物,如野葵Malva verticillata、冬葵Malva crispa和锦葵Malva sinensis。其中冬葵是我国最早的几种蔬菜之一,被称为“百菜之主”,恒见于先秦及秦汉各典籍中,于宋朝逐渐退出餐桌。

冬葵,是古代中国常吃的“葵”。图片:frozenseeds.com

除了“葵”字的历史,我国古人还发现了葵类的向光性,但不是花,而是叶子。《左传·成公十七年》里记载“葵尤能卫其足”,意思是葵的叶子可以跟着太阳转,以荫蔽其根部,故后以“葵倾”或“葵藿”比喻向往思慕,或者下对上的忠心。

但有时候,古人会把“护卫本根”给解成“追随太阳”了。如明代朱浙《寄题景范亭》的“葵藿丹心瞻日近,庭闱风色及春温”,就是没搞清哪个才是主公。

锦葵花瓣上可见紫色的纹理。图片:Joanna Voulgaraki / wikimedia

向光性其实是大部分植物的正常生理现象,只不过在近两千年的时间里,葵类一直是古人的主要食用蔬菜,因此也就被拿出来当典型强调了。

北美土著的救星

向日葵属植物约有60余种,绝大多数起源于北美。北美的印第安人很倒霉,他们不像中美洲和南美洲原住民,后者不但驯化了玉米、菜豆、南瓜、花生、马铃薯这些重要口粮,还拥有一些骆驼科的大型驮畜。北美人除了狩猎打鱼,可驯化的生物只是一些不堪入口的歪瓜裂枣,以及这些向日葵。

一种假说认为向日葵的驯化地点是墨西哥,时间是公元前2600年。不过更多证据表明,北美原住民对向日葵的驯化始于公元前3000年,地点在美国东南部,田纳西州曾出土过公元前2300年的驯化向日葵种子。

不知人类从何时起发现,可以嗑瓜子。图片:McLeod / wikimedia

大部分菊科植物,其瘦果有着长长的冠毛,这些冠毛借着风力,帮助最早的菊科植物走出南美,渡海来到非洲,又扩散至欧亚大陆,然后到达北美,最终又回到南美。可以说,菊科称霸世界,这些冠毛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北美分出的向日葵一支却放弃了冠毛,而是增大种子的体积和营养,借助鸟兽来传播。这个特点恰好也成了北美原住民的驯化方向。

蒲公英即是借助风力传播种子的典型植物。图片:Didier Descouens / wikimedia

野生的向日葵有多个花序,花序尺寸很小,舌状花紫红色,瘦果(葵花籽)也小得多。通过驯化,向日葵逐渐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一棵只开一朵大花(序),有金黄色的舌状花,瘦果也变大了,富含油脂的种子可以拿来食用和榨油。

驯化后的向日葵一棵只有一朵大花序。图片:3268zauber / wikimedia

在向日葵被驯化之后,北美原住民偶然发现了两种向日葵属植物的野外杂交种,其地下块茎膨大可以吃,由此驯化出了菊芋(洋姜)H. tuberosus。菊芋和向日葵给资源匮乏的北美原住民们提供了一些额外的营养。

直到2000年前,中美洲的“三件套(three sisters)”农作物——玉米、菜豆和南瓜——才进入北美,受到原住民的热烈欢迎。此后,他们放弃了那些驯化不良的歪瓜裂枣,只留下向日葵和菊芋,与那“三件套”共同种植。以这“四件套”为基础,北美农耕规模迅速扩大,其文明发展程度也赶上了中美和南美。

菊芋,向日葵属另一种驯化作物,具有膨大的块茎、较小的花和多个分支。图片:plantsam.com

向日葵作为北美唯一有价值的农作物,更反向传播至中美和南美,与当地原住民的太阳崇拜结合,成为一种具有宗教色彩的农作物。如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和南美的印加人,都以向日葵作为太阳神的象征。

南美印第安人把向日葵作为礼物送给西班牙人的画作。图片:mexicolore.co.uk

16世纪初,西班牙探险家在美洲遇到向日葵,并把它的种子带回欧洲,向日葵从此进入了旧世界。

并非终生向阳

万历年间,向日葵随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被作为一种观赏植物栽培。中国人也注意到了它的向光性,称其为向日菊迎阳花等。但由于中国文化里“向日”总是和“葵”联系在一起,最终,向日葵这个名字胜出,成为它最广泛的通用名。

用于形容向日葵的总是积极的词汇。绘图:鹰之舞 / 公众号“鸟生”

相信许多人从小就对向日葵的趋光性感到好奇,我小时候也曾以为向日葵真的会随着太阳,像雷达一样转动那个大花盘,到晚上再甩回去。其实这是个非常古老的误会,可能已经传了上千年了。

试想一下一整片田的向日葵集体猛回头……图片:BenAveling / wikimedia

1597年,英国植物学家John Gerard就曾观察过种在自己草药园里的向日葵,并对这种古老传说提出质疑。而明末学者赵崡[hán]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所著《植品》一书,是中国已知最早记载向日葵的文献,其有“又有向日菊者,万历间西番僧携种入中国。干高七八尺至丈余,上作大花如盘,随日所向。花大开则盘重不能复转。”

《植品》的描述相当准确,向日葵的花只在幼花期才有这种向阳性,一旦完全开花,向日葵的花盘便会永久朝向一个方向,通常是向东,因为这个方向会使花盘在日出时迅速回暖,引来传粉昆虫。

未完全开放的花蕾才会随着太阳转。图片:pixabay.com

杀时间利器

向日葵的经济价值集中于葵花籽,除了炒制后直接食用,葵花籽的另一大作用就是榨油。在十八世纪,葵花籽油的使用在俄国非常流行,尤其是东正教成员。因为根据教义,东正教斋戒期间不允许食用黄油,而葵花籽油就是最方便的替代品。十九世纪初,商人Daniil Bokaryov于沃罗涅日省开发出大规模提取葵花籽油的技术,向日葵也首次进入大规模商业化种植。

进入20世纪,人们培育出了含油量更高的品种,一些品种的含油量可高达55%。向日葵一跃而成为世界五大油料作物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更被吹捧为最有前途的农作物之一。

你会选择哪种食物油呢?图片:organicfacts.net

当然,因为种种原因,后来它的地位并没有那么高了,但它依然是多面型的农作物。油用型向日葵种子除食用外,每年还有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种子用于鸟类饲料,而榨油后的油渣也可用于牲畜饲料

非油用品种的向种子就是用来做各种零食了,去皮后的葵花籽可用于加工面包、麦片等食品,至于不去皮的葵花籽,因为要自己一个一个嗑开,比较麻烦,受众就比较小,只在东欧和亚洲一带流行。在美国,棒球运动员喜欢把它当做咀嚼烟草的替代品,抓一大把塞到嘴里慢慢嗑,有可能也会连皮嚼掉。

美国棒球手豪放的吃法。图片:mentalfloss.com

亚洲国家也不是都喜欢嗑葵花籽,记得看过一个视频,是韩国人品尝中国零食,结果打开一袋葵花籽后大惊,说这不是喂仓鼠的么。敢情在韩国,人吃的都是去皮的,宠物才带壳吃。在被问“觉得中国什么样的人才会吃”时,韩国人想了想说:“大概是非常非常闲的人吧。”

杀时间的绝佳零食。图片:bbsnet.com

希望与复兴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品种的向日葵被培育出来,用于园艺观赏。向日葵金黄色的大花很是壮观,在园艺上深受欢迎,尤其小孩子比较喜欢。虽然一年生的特性比较麻烦,需要每年都重新种,但它生长迅速,种下去很快就可以开花。

向日葵园艺品种'Teddy Bear'。图片:ebay.com

园艺品种'Prado Red'。图片:Moyra Turkington / wikimedia

向日葵可用于植物修复,它们从土壤中吸收有毒元素和放射性元素,再富集到枝叶中,而枝叶可以用作生物燃料。

切尔诺贝利灾难之后,乌克兰政府开启了一项叫“Sunflower Project”的项目,种下了大量向日葵,被用于从附近的水源中去除铯-137和锶-90。福岛第一核电站毁坏后,志愿者们也在当地种下了数百万棵向日葵、油菜和鸡冠花等可吸收有害元素的植物。

福岛海啸后废墟上开花的向日葵。图片:inhabitat.com

一直以来,向日葵都被寄予了向往阳光、热爱生命的意义,而在切尔诺贝利和福岛,它也象征着希望和复兴。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4年的第184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霜天蛾

什么!它们也是菊科植物?

说好的踩死呢?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当岁月凝结成文明

当我遇见你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菊科 紫菀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The End

发布于2018-07-02,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