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种日历
1261
需用时 02:31
宇宙之美,可不仅仅在这些瑰丽的图里

宇宙,这个看似高深的名词,其实离我们很近。身处其间的我们,总是不知不觉间为其美所吸引。文末日历娘推荐了一本《宇宙之美》,它就带你从宇宙的诞生与毁灭中,找寻宇宙之美。

(译/艾麦乐)天文会带来种种奇观,让人深感敬畏,使我们了解宇宙以及自身在其中所处的位置。

当然,天空中也有大美。从我们最近的邻居到最遥远的星系,宇宙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奇观。我希望这些照片能够让你感受到它们带给我的那种感觉。

 恒星“蜂巢” 

图片:NASA/ESA

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颗恒星,在彼此引力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构成了这样的一个球形。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球状星团中的所有恒星都是同时诞生的,因此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恒星如何衰老的天然实验室。这张由哈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M15,展现了这些恒星的色彩斑斓,也展现了它们能够聚集得多么紧凑——这个直径仅有200光年的球状星团里包含着10万颗恒星。M15位于飞马座中,相当明亮,在小望远镜里很容易看见。

 火星“拿铁” 

图片:ESA/G. Neukum (Freie Universitaet, Berlin)/Bill Dunford

“火星快车”绕着太阳系的第4颗岩石行星已经完成过成千上万次观测。比尔·邓福德(Bill Dunford)收集了大量这样的照片,拼出了这幅火星南极的图片。这跟我们用肉眼看到的景象可不太一样。图片上显示为红色的,实际上是近红外光,对于我们来说是看不见的,但“火星快车”上的相机却能够轻易拍到。火星南极被上千米厚的水冰覆盖,水冰之上则是一层几米厚的二氧化碳干冰。再加上时刻不停在火星的寒风中飘扬的铁锈尘埃,便创造出了这幅图案——更像是你在咖啡店里点的拿铁,而非另一颗星球上寒冷而偏远的地表。

 暗夜骑士 

图片:NASA, E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

这是一张马头星云的照片,这个星云如此得名,原因显而易见。它位于猎户座的腰带附近,是一团恒星正在其间形成的尘埃气体云。在可见光中,马头星云看上去是黑暗的,在背后粉红色的发光气体云前遮出了一小团剪影。而在红外波段,就像这张照片显示的,尘埃变得可见了,优雅的云浪包裹在刚刚诞生的婴儿恒星周围。趁着现在再多看一眼吧:再过几百万年,马头星云就会烟消云散,被附近精力旺盛的猎户座σ恒星系统发出的强光吹蚀得一干二净。

 银河系中或许最年轻的黑洞 

图片来源:NASA/CXC/MIT/L.Lopez et al. (X-ray); Palomar (infrared); NSF/NRAO/VLA (infrared)

26000光年以外,这个奇怪的星云名叫W49B。这团桶状气体是一颗爆炸的恒星(即超新星)不断扩散的遗迹。

这团星云非常年轻,形成于大约1000年前,任何这个年纪的中子星在X射线波段都应该非常明亮才对,然而图上却什么都没有。这强烈暗示,当年的爆炸形成了一个黑洞,使得它极有可能成为银河系中最年轻的一个黑洞。

W49B的形状也很有趣。它略微拉长,内部的气体分布并不均匀,意味着当年发生的并不是一场球状的爆炸,那场爆炸或许类似于伽马暴,是宇宙中最明亮、最极端的爆炸。然而,天文学家还不确定,怎样的过程产生出了这团宽达30光年的碎屑云。这的谜团正是科学家的至爱。

垂死恒星之怒。图片:NASA, ESA, and the Hubble Heritage Team (STScI/AURA)

未来,我们会看到什么?会遭遇怎样的谜团?

我没办法确切地告诉你,但我可以相当肯定地说:我们会看得更远、看得更好,或许还会比过去的一年里看得更清楚一些。天文学和航天探索,把我们的视线扩展到了想象力所及的范围,为我们提供了真相、科学,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想法。这就是我如此热爱它们的原因之所在。

如果你对宇宙的一切好奇,却又一知半解,那么你一定需要在这本宇宙编年史。

推荐理由:

知识与美,精妙地在这本书里交织在了一起。这是一部集合人类已知宇宙知识的野心之作:以时间为轴,讲述宇宙的过往、现在、与未来。从宇宙诞生到终结——200个里程碑,让你了解人类所了解的关于宇宙的一切。

点击原文,更多精彩等你发掘~

The End

发布于2018-02-02,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