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时候,中央台播出过一部动画片叫做《大草原上的小老鼠》。穿着美国乡镇风服饰的小老鼠们说着标准的翻译腔普通话,快乐地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无独有偶,今天的日历物种,就是一种生活在北美大草原上的社会性小“老鼠”——黑尾草原犬鼠(Black-tailed prairie dog, Cynomys ludovicianus)。
黑尾草原犬鼠,也被人们称为土拨鼠。图片:Steve Polkinghorne / wikipedia
比起旱獭,它小而苗条
草原犬鼠的英文名prairie dog,直译是“草原犬”,然而它们却属于啮齿目的松鼠科。再往细了分,草原犬鼠和之前介绍过的旱獭亲缘关系很近,都属于地松鼠族<回顾艾力戳这里>。 目前,草原犬鼠共有五种,分布在北美洲中西部大平原上的不同地域,今天要说的黑尾草原犬鼠是本属分布区域最广的物种。
图为未成年的黑尾草原犬鼠,你可以看到它短萌的黑尾巴尖儿。图片:Martyn Chillmaid / arkive.org
黑尾草原犬鼠,顾名思义,其尾巴尖是黑色的。它们有一身黄褐色的毛皮,腹部颜色相对较浅,毛发尖端在夏天变白,而冬天变黑。它们和旱獭长得确实挺像:小小的耳朵,肉肉的身材,整个体型比旱獭小一圈,体长40cm左右,体重1kg,比旱獭苗条那么一些 ,看起来更像是一只尾巴被咒语变小了的松鼠。
苍茫滴天涯是我~滴~爱,绵绵滴青山脚下花~正~开!(卢平老师设计对白)。图片:USFWS Mountain-Prairie / flickr
落基山脉以东、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北美中部,一马平川。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造就了大片的草原, 大陆中央的温带干旱地区生长着高度10cm左右的矮草,也为黑尾草原犬鼠们提供了最适宜的生境。它们的分布区域几乎与矮草草原和混合草原完全重叠,从美国北部边境的蒙大拿州和北达科他州开始,直到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和德克萨斯州,长条形状的疆域一直延伸到美墨边境的荒漠草原上。
吃草三连拍,滑动可以看多图。图片:小米
黑尾草原犬鼠的分布范围。图片:IUCN
它也是打洞为生的土拨鼠
草原犬鼠有时和旱獭一起被叫做“土拨鼠”。这个名字可能来源于西藏地区的古称,草原犬鼠也的确是挖掘高手,挖穴打洞是它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看家本事。
突突突突土拨鼠。绘图:翼狼Elang
它们以家庭为单位,居住在复杂的地下洞穴中,“房间”中铺有干草,多个“房间”之间有地道连接 。地下洞穴的深度可达1.5米,在草原犬鼠家族中代代相传,精心修缮,在地面上有多个出口。草原犬鼠还会在洞穴出口处用鼻子拱出隆起的坚固边沿,既能起到一定的防水效果,又可以抑制杂草生长破坏洞口。
日本上野动物园中黑尾草原犬鼠的地洞。图片:小米
刚采购完床上用品的黑尾草原犬鼠站在自家门口。图片:B. Peterson / WRP / ardea.com
群居的黑尾草原犬鼠有着明确的社会组织,在一片栖息地中分布着多个家族群,每个家族群的领地有几百到几千平方米之大,拥有几十个洞穴。家庭群中通常有一只外来的成年雄性和多只成年雌性,还包括它们的未成年后代。雄性个体成年之后,会离开原生家庭去到别的家族入赘,而雌性则留在家族领地之中。这样的社会结构避免了近亲繁殖,同时临近的雌性具有亲缘关系,维系着家族领地的稳定。
黑尾草原犬鼠形成的社群。 图片:Francois Gohier / ardea.com
这样以血缘连系的社群自然有着守望相助的功能。草原犬鼠的天敌不少,在觅食时从不远离自家洞穴,当郊狼、美洲獾、短尾猫、响尾蛇和各种猛禽现身在视野中时,眼尖的黑尾草原犬鼠会冲回洞口,并发出一声声细小尖利的吠叫,直到天敌逼近时才钻入地下。有理论认为,这种叫声可以提醒自己的亲属提防天敌,或者扰乱捕食者的注意力;它们甚至会针对不同的捕食者发出专门的警报声。
草原犬鼠宣誓领地的吠叫。图片:Martyn Colbeck / arkive.org
同一个家族的个体相遇之后会互相亲昵一会儿,也是一种社交。图片:Brocken Inaglory / wikipedia
有它的草原会更好
目前,黑尾草原犬鼠的数量庞大,处于无危状态。它们依赖于草原生境,同时也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工程师”。在挖洞过程中,它们会把地下的土壤翻上地表,建好的洞穴系统增强了土壤的透气和排水性,而死亡的犬鼠尸体又化作了草场生长的营养。有草原犬鼠分布的草原,其生物多样性要显著高于没有犬鼠的草原。
社会我犬鼠,来给草原松松土(设计对白)。图片: David C. Fritts / AA / arkive.org
黑尾草原犬鼠对其他物种的直接意义绝不仅限于食物——它们建设的地下迷宫是很多草原物种的温馨家园,响尾蛇、 黑足鼬、穴小鸮等动物都可以直接利用草原犬鼠废弃的巢穴。另外,草原犬鼠的啃食让矮草保持在营养丰富的生长阶段,美洲野牛和叉角羚等食草动物更偏爱有这些小家伙们经营着的草场,而岩鸻(mountain plover)也更喜欢在这些低矮的草丛中捉虫。
穴小鸮(burrowing owl)常常利用黑尾草原犬鼠的废弃洞穴。图片: Francois Gohier / ardea.com
黑尾草原犬鼠的这些角色和作用,与青藏高原的鼠兔非常类似<相关文章阅读:毒杀鼠兔并不利于草地恢复>。二者都是所在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通过穴居和被捕食来改善草地的水土环境、提供巢穴、支撑食物链。
常有观点认为,它们与大型食草动物尤其是家畜争抢食物,加速草地退化等等,甚至予以毒杀清除。但其实草场退化的现象常常是牧场管理不善所致,而这些底层的小建设者们才是演化培育出的草原守护,是整个生态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石。在政策上舍本逐末,恐怕难有成效,反而加速环境的崩溃。
管理不善的锅,不要让我们一家老小来背啊。图片:John Shaw / photoshot.com
(编辑:咻咻,审稿:张劲硕)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3年的第335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卢平。
喜欢他还可以关注
卢平的神奇生物
id: magic_bio
演化的魔法造就神奇的亿万生物
洞里生活的小动物还有谁
这里有鼹鼠、旱獭、穴兔
还有狗獾、狐獴、沙狐
洞里的小伙伴们在召唤!
超萌的动物主题和纸胶带
进口和纸,反复粘贴不留胶
它们让你的本子更好玩!
更多玩法,等你探索哦
点击阅读原文 可以去看更多胶带哦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有萌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松鼠科 非洲地松鼠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戳阅读原文去看更多手帐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