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物种日历中,壳斗科的植物应该只有夏栎 Quercus robur 一个。夏栎这个名字或许让很多人觉得陌生,但说到它是一种橡树,脑海中就能浮现出它的大致模样吧。它的果实就是在各种绘画作品里松鼠爱吃的食物(其实松鼠并不特别喜欢吃)。
今天的主角:夏栎。图片:gobotany.newenglandwild.org
分布广泛的高大橡树
壳斗科一共900多个种,其中有多一半都属于栎属,而栎属的模式种正是夏栎。在中文里,栎和橡指的是同一种树木,拉丁文也一样,栎属quercus原意就是橡树,种加词robur的意思是坚硬的木材。不过夏栎的木材在各种橡木中硬度并不突出,林奈爷爷在命名时大概也没特地去对比硬度。
被伐倒的一棵夏栎。图片:PAMELA-ANN / flickr
夏栎在欧洲以及高加索地区广泛分布,英文中它叫普通橡(common oak)、欧洲橡(European oak)或者英国橡( English oak),可见其常见程度。它有着栎属植物最标准的外貌。它的树皮粗糙、枝干高大,长成三四十米高的参天大树都不新鲜。夏栎的叶片为长倒卵形,边缘有大波浪一般的圆钝锯齿,叶柄非常短,只有几毫米长。
夏栎全身像。图片:powo.science.kew.org
夏栎同款呢。图片:翼狼Elang
夏栎和其它壳斗科植物都是单性花,雄花序长得像小短穗,密集地开在枝头,而雌花序生长在特化的总苞——壳斗内,果实发育完全后,壳斗就包裹在坚果外面。让夏栎以及它所代表的栎属植物能够跻身“萌”物种日历的,就是这些被壳斗包裹的果实,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橡子。
夏栎的雄花序。图片:gallery.nen.gov.uk
夏栎的雌花。图片:luontoportti.com
带刺的果实能好怎
夏栎的果实两三枚一组,着生在长长的柄上,壳斗表面覆盖着许多硬质的鳞片,形状像个小碗,只能包裹住椭圆形坚果的基部。
顶着壳斗帽子的夏栎果实。图片:luontoportti.com
壳斗的许多特征如质地、形状、表面附属物、开裂与否、全包还是半包、内部坚果数量等等,在不同属种之间差别明显,是重要的分类依据和鉴别标志。比如板栗是被长满硬刺的壳斗包裹在内,成熟时裂开四瓣;经常被人捡来当药卖但其实并没有什么用的厚鳞柯Lithocarpus pachylepis,陀螺一样的果实下面本来是有一个碗状的壳斗托着的。
板栗的壳斗和果实,我们在餐桌物种系列中也介绍过它们的模样,戳这里去回顾下板栗的能好怎。图片:aliexpress.com
厚鳞柯的底部原本有个碗状的壳斗。图片:geto2.net
秋季成熟脱落的橡子中含有大量淀粉,是许多动物入冬前重要的食物来源。它们会把吃不了的橡子埋在地里,相当于帮助夏栎传播了种子。最爱干这个事的并不是我们熟悉的松鼠,而是翅膀翠蓝色的Jay——松鸦。
叼着橡子的松鸦 。图片:birdwords.co.uk
或许有人会问橡子人能不能吃?答案是能,但是很麻烦。夏栎的橡子中含有7%左右的鞣[róu]酸,其中大部分是可溶性的,味道特别涩,有多涩呢?可以和柿子对比一下,最涩的涩柿子,鞣酸含量也不过4%,橡子的涩度可想而知。
Scrat和它的橡果;其实松鼠也不爱吃橡子,更爱松仁……图片:《冰河世纪》
如果实在不想放过橡子中的淀粉成分,那就得用水反复淘洗橡子粉去掉鞣酸,然后把沉淀下来的淀粉煮熟冷却,等它凝固成凉粉或豆腐一样再吃。与其吃这种费时费力的东西,不如还是把橡子留给鸟兽们过冬吧。
为了吃个橡子蛋糕容易么?看看这都上了什么器械。图片:npr.org
橡树与美酒的文化
夏栎的木材也叫English Oak,一般翻译成英国橡木,颜色浅黄褐色、带深色条纹。夏栎是为数不多的适合制造葡萄酒桶的橡木之一,其中的鞣花酸等物质可以使葡萄酒澄清、颜色稳定、还能提高香气和口感。夏栎酒桶在欧洲常用,而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酒厂主要用当地产的美国白橡Quercus alba的木材制作酒桶。
橡木制成的酒桶。图:everystockphoto.com
栎属的各种橡木木材坚实耐用,在家居和建材领域应用广泛,银时那把电视购物买来的木刀洞爷湖,在现实中也是用赤樫Quercus acuta或小叶青冈Quercus myrsinifolia的木材做的。“樫[jiān]”在日语中指的是栎属中常绿的青冈亚属植物,也有的学者把它们独立成青冈属。
木刀也是栎属木材做的。图片:warnerbros.co.jp
以夏栎为代表的橡树在古欧洲文化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是受人崇拜的对象。活跃于各种游戏中的德鲁伊(Druid)一词在古凯尔特语中的意思就是“理解橡树意志的人”(oak-knower),古凯尔特人的占卜活动中也会使用到橡树。在古希腊,橡树也被视为宙斯的神木,宙斯惯用的武器是闪电,算是雷神,而在斯拉夫神话中橡树同样也是雷神的象征。
“我知道橡树说了什么” 。图片:wow.mmosite.com
古代欧洲人把橡树和雷电联系起来的原因,有人认为可能是因为橡树能长得很高大,在平原地区的森林中,像避雷针一样容易吸引落雷,古人看多了就觉得这种树和雷神有点什么关系。橡树崇拜的余波一直延续到了近代,纳粹德国的高级铁十字勋章上就有橡树叶图案,战后联邦德国政府清算完纳粹给退伍老兵重新颁发的勋章上,也用橡树叶替代了之前的纳粹标记。
1957年的新版橡叶铁十字勋章。图片:Killingfreak / wikipedia
最后,你们还记得《致橡树》的深情告白吗?一起来重温下这首来自舒婷的新时期文学的经典诗歌,滑动可以阅读。


日历娘家的推荐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公众号
「每天发现一家店」
致力于发现更多小众设计和独立店铺,设计感十足的衣服、包包、鞋子,还有许多好用的小众护肤洗护产品,尽在这里分享。
「每天发现一家店」
喜欢它可以长按去看看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有萌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壳斗科 槲树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