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种日历
2035
需用时 04:04
他们靠手中的镜头,保住了动物们的家园

奚志农入行30多年来,一直秉持“用影像保护自然”的信念,推动中国的生态保护与生态摄影事业。但即使是他,中国最著名的生态摄影师,也无法单打独斗,独自推进这一事业。因此在2004年,他带领野性中国成立了“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


中国最著名的生态摄影师,奚志农。图片:野性中国

这一训练营一直延续到了今天。13年薪火相传,训练营中已经走出了数百位摄影师。在用影像保护自然的路上,这些人一直在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如何用影像保护自然?

珍古道尔有一句名言:“唯有了解,我们才关心。唯有关心,我们才会采取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这其中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对于“了解”,一段视频,一张照片,可能会比一整篇文章都有用。

昂翁此称,是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德钦分局的局长,2010年云南高黎贡山训练营营员。在保护滇金丝猴的战场上,他和奚志农是老战友


1995年,奚志农、昂翁的几张照片,感染了无数人,最终保住了德钦县的一片原始森林,那里是滇金丝猴的家园。这一事件被誉为“中国人环保意识的分水岭”。图片:野性中国

如今,昂翁此称手上的相机已经换成了摄像机,他计划跟踪一群尚未习惯人类靠近的滇金丝猴,记录它们的行为和家庭生活。这都源于一个遗憾: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昂翁曾在野外观察了滇金丝猴3年,但当时设备不行,自己的技术也不够,无法记录甚至难以看清猴子们到底在干什么。这一次,他不会遗憾了。


奚志农拍摄的<藏羚羊>。图片:野性中国

奚志农常对我们这些学生说:“中国人对角马迁徙、企鹅生活、北极熊抓海豹特别熟悉,但对中国的动物却不怎么认识。”这种尴尬背后,是我们自己的很多动物还不曾有影像记录这一事实。

而现在,中国的摄影师就正在填补这个空档。


灰叶猴母子的飞跃,张兴伟拍摄。图片:野性中国

今年71岁的张兴伟,是云南哀牢山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管理局的老局长,2008年云南西双版纳训练营营员。这两山保护区,就是他筚路蓝缕,带着同事建起来的。退休以后,张老局长获得了野性中国提供的摄影器材,爱好上了生态摄影,又成为了这个圈子里的传奇人物。


张兴伟拍摄的西黑冠长臂猿母子和他日常拍摄时所处的环境。图片:野性中国

两山保护区里最知名的动物是西黑冠长臂猿,张老局长首先注意到的也是它们。在拍长臂猿的过程中,他对鹰雕产生了兴趣。为了让鹰雕习惯他的存在,他的拍摄延续了4个月,其中有70多天,张老局长是在野外度过的。这样让拍摄对象习惯自己的蹲守,是生态摄影中所必须要的行为。就这样,张老局长成功拍摄到了鹰雕较为完整的生活史,那些照片,填补了中国的空白

如何拍到野生动物?

在中国,热衷于用相机记录生态影像的人,有这么几类:

生态研究人员;

一线的保护工作者;

专业摄影师;

摄影爱好者。 

一线的研究人员和保护工作者的条件得天独厚,他们更容易找到、拍到野生动物。2016年8月,我曾造访过青海省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的昂赛乡。当时我的向导次丁和达杰都是保护区的巡护人员,他们也都是奚志农的学生。有一天在山上,次丁拿出自己的小相机和手机,向我们炫耀雪豹的图片和视频。嘿,拍摄时靠得真是近啊!


达杰、次丁和他们镜头里的雪豹。图片:野性中国

要知道,《我们诞生在中国》的摄制组为了拍摄雪豹,在野外蹲守了9个月才拍到足够的素材。这个数字对于一般人来说相当长,但对于一线的护林员、巡护员就不算什么了。他们有无数的9个月蹲守在野外,并且更熟悉他们所守护的大自然。只是囿于技能和收入,他们无法进行生态摄影。

但如果给予他们器材和专业的训练,像次丁、达杰这样的有摄影天赋的一线兄弟就会脱颖而出。在昂赛自然观察节的摄影比赛上,达杰凭借一幅《岩羊跳悬崖》获得了二等奖,足见他们的实力。在离开昂赛的时候,奚志农给次丁、达杰二人留下了一台微单、一颗600mm的长焦镜头,在未来,我们肯定能看到更多他们拍摄的雪豹的画面。


达杰拍摄的《岩羊跳悬崖》。这张照片在杂多县政府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组织的澜沧江源国际自然观察节上获得了摄影组二等奖。

打开一个新世界

专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则能在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里学到如何找到野生动物来拍摄。

张程皓可以算前一类人的代表。他身高190厘米出头,体重按千克算刚过三位数,满脸络腮胡,看起来是个有中亚血统的中年人,其实他是个1994年出生的云南汉族男生。一颗近4千克的镜头,架在三脚架上一般人可能都拿不稳,但他能手持使用,一路携带着爬山追踪野生动物。


张程皓拍摄的紫水鸡。图片:野性中国

16岁的时候,张程皓用压岁钱买了一台单反。正处于获得新玩具的刺激中的他,正巧碰到了一场奚志农的讲座,就此迷上了自然摄影。2011年他高二,跟着训练营来到了高黎贡山进行集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本科、研究生都念了摄影专业,专攻野生动物摄影。


张强拍摄的打斗中的藏羚羊。图片:野性中国

在西安某医院工作的张强则是后一类人,他是2012年云南高黎贡山训练营、2013年云南无量山媒体营的营员。在业余时间里,他跑了9个国内的自然保护区,拍摄了大量图片。他认为,自己是在把生态摄影和环保当做工作以外的事业在做


张程皓(左)和张强(右),生态摄影师给自己拍的纪念照看起来都很像。图片:野性中国

13年过去了,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的步伐还将继续。“用影像保护自然”,不会停止。

这个月24日,2017年蜂桶寨自然摄影训练营即将开营<详细了解戳这里>,又将为多少人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如果你想加入生态摄影师的行列却遗憾错过了报名时间,可以在本文留言告诉日历娘,日历娘会尽力帮你争取到名额的。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有萌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猫科 亚洲狮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The End

发布于2017-08-14,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