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种日历
3239
需用时 06:28
推荐 | 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再开,带你探秘蜂桶寨!

熟悉日历娘的小伙伴都知道,向物种日历后台发送“自然摄影师”,可以看到一系列国际自然影像作品和摄影师介绍。在中国,有一个民间组织“野性中国”,13年来一直致力于培养本土的自然摄影师。现在,你也有机会接受他们的培训!

关键信息


训练营时间8月24日~8月31日

训练营地点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蜂桶寨自然保护区


关于野性中国

野性中国,2002年由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iLCP)唯一中国成员奚志农创办,一直致力于用影像的方式传播和推广自然保护理念。举办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培养中国的自然摄影师;通过濒危物种影像计划项目和自然纪录片拍摄项目记录中国的生物多样性;通过影像的传播,促进中国公众对自然保护的认知。

十三年影像之路

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自然影像学校

2004年,野性中国创办了一个长期开展的自然摄影培训项目: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Chinese Wildlife Photography Training Camp),其宗旨是培养中国本土的自然摄影师,改善中国生物多样性丰富但影像纪录匮乏的现状,并通过这些影像的传播促进公众参与自然保护。

2017年,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升级为自然影像学校,内容也将从单一的短训逐渐扩展到针对不同的人群和需求,进阶式、长短结合的课程。更新以往的摄影类别教程,提高专业性和实操性。自然影像学校,首先是要建立起对自然的热爱和感情,然后才是影像记录的技能,这样才能真正进入野生生物的世界,用影像讲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我们不仅仅要用镜头讲述自然的神奇和美好,更要用镜头为无告的大自然发声和代言,努力践行用影像保护自然的使命。

生物大家庭的护林员

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宝兴县东北部,地处邛崃山西坡。1975年建立。面积39039公顷,其中核心区27581.5公顷,缓冲区2897.5公顷,实验区8560.0公顷。

1869年,法国传教士兼生物学家戴维在邓池沟(当时称穆坪)首次发现大熊猫并正式命名,从那以后,世界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国西南这片森林密布的崇山峻岭。

保护区地质构造奇特,群山连绵,河谷纵横,箭竹茂密,是生物多样性的基因库,有陆栖脊椎动物390种,国家保护动物一级13种,二级33种,维管束植物429种,更是珍稀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的栖息地。

本次训练营,奚志农和强大的导师阵容将带你一起走进神秘的蜂桶寨,进入保护区深处,寻找神秘生命,感受为期一周的“自然摄影师日常”。

不是生搬硬套的理论知识,也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真正的领略自然的魅力,感受一个自然摄影师的真实工作状态,大到航拍,小如微距,粗至景观,细到声音。

将更多的时间用于野外,聚焦藏酋猴的的灵动活泼,寻找萌萌的“滚滚”大熊猫,最终凝聚成一幅幅自然故事作品。

在丛林深处,有你意想不到的别样“生活”。

四川蜂桶寨-大熊猫 摄影/吴秀山 

野性中国自然影像学校

2017·中国·四川自然摄影训练营导师团队

校长:奚志农—自然使者

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野生动物的拍摄和保护,实践着用影像保护自然的信念。在这一信念的指引下,踏遍大江南北,记录自然的生命。

2001年,他是第一个在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WPY)获奖的中国摄影师。2002年,创办"野性中国"进一步壮大了影像保护自然的队伍。2010年,被英国户外杂志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四十位自然摄影师之一。

四川蜂桶寨-绿尾虹雉 摄影/奚志农

四川蜂桶寨-绿尾虹雉 摄影/奚志农

导师:董磊—禽兽摄影师

除了自然摄影师外,他还是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设计系讲师,2004年开始接触自然摄影。

2014年出版个人摄影画册《鸟鸣山幽》。

他曾徒步翻越多雄拉山,穿行于山间,只为寻找虹雉。

常年奔走于中国西南部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区,进行自然和野生生物的拍摄和保护,致力于用影像保护中国最壮丽的西南山地。

我站在云南怒江州最偏远的独龙江边,看见深秋时节,一株白色的纤弱而美丽的小兰花正在树皮苔藓里生长开放,背后是翡翠一般的独龙江水流淌。春天的树叶生长然后在秋天枯黄,春天的鲜花绽放然后在冬天枯萎。我明白了我为什么热爱大自然,大自然教会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短暂而且注定要失去的一生,教会我们怎么对待生命。

——董磊

蜂桶寨红山顶-高山兀鹫 摄影/董磊

《生境》-西藏南迦巴瓦峰的夜 摄影/董磊

导师:黄一峯—自然艺术工作者

1997 年,开始自然观察工作,20年不断记录着大自然的美丽与哀愁。

2000 年,开始持续记录着世界上逐渐消失的热带雨林。

2013 年,创办“自然野趣工作室”,为让更多的人能走近自然、看到自然,从而向自然去请教生命的含义。

与自然相处中最重要的是观察和关心。当你与身边的自然产生连结,去观察,去聆听,去记录,你才会爱上“她”。

——黄一峯

四川卧龙-山溪鲵 摄影/黄一峯

华莱氏飞蛙 绘画/黄一峯

导师:吴金黛—自然聆听者

你听过幽远山谷的呼唤吗?听过森林苏醒的鸣叫吗?听过青蛙失恋的哀鸣吗?

曾经,她为了捕捉暮蝉的声音,巧遇了一场青蛙之间的三角恋,最后成为《森林狂想曲》里的意外的精彩音乐。

动物教会了她如何用音乐与自然对话,20余年不停捕捉自然最原始的声音,默默引领了『聆听大自然声音』的潮流。

当我像动物一样趴在地上,没有被那些鸟儿当作人看待,被群鸟接纳的时候,那一瞬间的感觉真好。

——吴金黛

音频文件由 风潮音乐 提供

导师:袁明辉 —自然摄影界的“小金人”

他的摄影作品曾多次在国际摄影大赛中获奖,包括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WPY),美国最佳自然摄影奖(Windland awards),美国国家野生动物摄影大赛(NWF),国际自然摄影竞赛奖(Asferico),国际园艺摄影年赛(IGPOTY),德国国际自然摄影亮点奖(Glanzlichter),亚洲最佳自然摄影奖中多次获得冠军。

他是国际园艺摄影年赛历史中获奖总数最多的摄影师,也是中国唯一获得国际自然专业类摄影大赛全满贯的摄影师。

摄影是你看过的书,你听过的音乐,以及你经历过的一切。

依靠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痴迷让他在自然摄影行业坚持了18年,他的被摄体都是一些常见的动植物。

希望表现平凡微小生命的美丽与尊严,多关注自然的真实之美,少一些虚伪造作的人造环境,回归真实的自然之中,影像保护自然,在保护自然环境和各种动植物的同时,更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人性的一种回归。

——袁明辉

《我有一个梦想》-豆娘 摄影/袁明辉

《倒影的反思》-四叶萍 摄影/袁明辉

新晋导师:张程皓—以飞鸟的视角看自然

201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一场讲座上,16岁的张程皓结识了奚志农。

2011年5月22日,被特招参加野性中国高黎贡山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此后痴迷自然摄影,一发不可收拾。

2014年,开始钻研航拍,以最震撼的角度领略了自然的壮阔,从此,他搬进鸟的眼睛,俯瞰高山湖海,横穿无数森林草原,用相机之外别样的视角记录了不同的天空和大地。

航拍可以让人感受到触摸天际的神奇,更是能让人以最广阔的视野去领略祖国的河山之美。

苍山云海 航拍/张程皓

迪庆-仁支雪山圣湖 航拍/张程皓

你的自然摄影师一周实战

从记录到呈现到讲述,从技巧到视角到创作,从理论到技能到实践,我们不是简单的做“旁观者”。自然摄影师导师团,带领大家从摄影理论和技巧入手,真正的深入蜂桶寨自然保护区实地进行拍摄,让营员们实战训练,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不断充实,用影像来续写大自然的故事,更加深刻的感悟自然摄影师的工作状态和对自然的重新定义,用最满意的作品来回馈自己的努力。

蜂桶寨-绿尾虹雉 摄影/吴秀山

征集招募

如果你是工作在自然保护一线,如果你对摄影有执着的热爱,如果你对自然有不可磨灭的情怀,请注意以下信息!

开营时间:8月24日下午4点成都集合

结营时间:8月31日下午返回成都(具体时间待定)

地点:中国•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蜂桶寨自然保护区


公益招募10人(面向全国各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相关工作单位的工作者及青年研究学者):免费参加训练营(需要自行承担1000元食宿费及各地往返成都交通费用)

自费名额15人(面向全国自然爱好者):费用15000元/人(需要自行承担各地往返成都交通费用)


报名方式:请直接发送邮件至下方联系邮箱,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与您取得联系的。

联系邮箱camp@wildchina.cn

联系电话:010-88367109;010-68390595

(电话在线时间:早10:00-晚17:00)

报名截止日期:8月8日

还有网络直播授课

为了回报长久以来一直支持“野性中国”的朋友们,本期自然影像学校训练营将再次开启直播模式,让广大爱好自然摄影的人和我们一起探索大自然,更加深切体会大自然的魅力和自然摄影师的工作状态。直播动态请时刻关注野性中国微信公众号:

野性中国

微信号:wildchina2002

长按二维码关注野性中国微信公众号,在家也能学自然摄影!

特别鸣谢-腾讯公益

2016年,腾讯99公益日,野性中国团队联合上海联劝公益基金会发起“用影像守护野性中国”公众筹款项目,为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项目筹集运营经费,以支持更多的一线保护人员有能力用影像保护自然。

目前为止,已有4千余人奉上爱心,为中国自然保护区一线工作者、从事自然保护的科研人员及致力于用影像保护自然的“未来自然摄影师”筹得款项,为自然影像增添一份力,免费参加野性中国自然影像学校”。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有萌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日历娘今日头像

猴科 滇金丝猴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The End

发布于2017-07-13,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