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睡眠日,我们来聊聊卧室里的庞大王国——寄生虫。
本文有不少显微图片,虫恐预警
和很多恐怖的寄生物相比,室内相对常见的虱子、跳蚤似乎已算得上温和。然而,这些高度的特化的昆虫也在人群间传播着斑疹伤寒病乃至更危险的瘟疫。
虱子
虱子和跳蚤在昆虫纲均占有一个目的地位,二者尽管生活在相似的环境下并有着类似的生活习性,但并非近亲。
包含5000余个种类的虱目为半变态昆虫,这类无翅的扁平昆虫生下来就有着类似父母的外表。它们永生不离开寄主,取食寄主身上的皮肤碎屑,或者吸食血液。
左:头虱(Pediculus humanus capitis);右:耻阴虱(Phthirus pubis)
在我们身上,体虱和阴虱曾是常见的寄生物,它们以强有力的、特化的爪攀握人体的毛发,并吸食血液。卵被粘黏在人体毛发上,这些白色的微小卵粒,被称为虮子。头虱的危害曾经如此普遍,以至于纵使王官贵族也要使用一种极密的梳子——箅子——来刮出头上的这些居民。
就是这东西,你们见过吗?图片:mycollect.net
跳蚤
同虱子一样,拥有2500个家族成员的跳蚤也为其特殊的生活习性发生了全方位的特化。侧扁的身体在受到寄主挤压时仍能轻易移动,强有力的后足为其提供了昆虫界最强有力的跳跃能力。据信,跳蚤可以弹跳至体长百余倍的高度,如此能力在我们看来简直无法想象。正是这种非凡的跳跃力,使得跳蚤能够从栖身的卧室缝隙中迅速的到达寄主身上。
跳蚤。图片:csjchb.com
与虱子不同,跳蚤通常产卵于寄主的巢穴之中——在以人类为寄主的例子上也就是卧室床铺之类的环境。跳蚤的幼虫与成虫外观迥异,它们以寄主脱落的皮屑为食。相对虱子,跳蚤没有十分明显的寄主专化性,例如,曾有报道在一些寄主体上发现20余种的跳蚤,而同样,有些种类的跳蚤也会有超过30种寄主。这显然可能因为繁殖过程离开寄主和其显著的活动性而致。
如果你曾经救助过流浪猫就会知道,它们身上少不了虱子跳蚤之类的“搭车客”。体外驱虫是救助的重要步骤,稍有不慎,人也会跟着遭殃!
与虱子一样,跳蚤同样在哺乳动物间传播着斑疹伤寒病及兔热病,并将鼠疫——曾于14世纪肆虐于北半球的恐怖疾病——经由啮齿类转嫁至人类身上。此外,很多人会因为跳蚤的叮咬产生过敏。
臭虫
同虱子和跳蚤一样,臭虫也已迅速的远离大多数城市居民的视野。这些扁平的半翅目昆虫通常选择房内的床板作为首选栖息地,主要在夜间出没。在一些卫生较差的环境下,常有臭虫滋生并吸食人体血液,由于其体内臭腺能分泌物质散发出一股特殊的臭味,臭虫“臭”名更加得以远扬。这种寄生虫造成的卫生问题曾经十分普遍,即使是现在,相关新闻也能见诸于报端。
臭虫。图片:jx.qizuang.com
学生宿舍里,臭虫导致的大型事故……图片:新浪微博@Blast丶彼岸花
螨虫
在今天看来,无论是让人毛骨悚然的丽蝇导致的蝇蛆症还是虱子跳蚤所造成的骚扰,这一切肉眼可见的外寄生物似乎已远离我们的生活,但一些更微小的寄生虫却从未远离。
螨,或许时刻陪伴着我们。
人疥螨(Sarcoptes scabiei)依附钻凿寄主皮肤隧道,摄取角质蛋白生存。图片来源见水印
这些包含了超过50000个种类的蛛型类动物构成了庞大的蜱螨目。在人体上,人疥螨在皮肤上钻凿隧道而居,钻出最深可达1cm的隧道,由此引发不少疥疮等皮肤问题。而另一些种类,如地里纤恙螨在热带地区成为恙虫病的传播者,这种以鼠类为传播源的疾病可导致患者生红疹,发烧,甚至死亡。
螨在卧室中十分普遍,这些微小的寄生物以我们的皮肤碎屑或血液为生,并引发皮炎等皮肤问题以及过敏性哮喘,尽管通常造成的问题较小,但因数量庞大而无法忽视。
无论怎么清理,你的床上一定还会有螨虫——事实上,螨虫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寄生虫种类繁多且无孔不入,微观状态下其硕大的身形也可能让人备感恐惧。不过,你也毋需过多担忧,只要维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理卧室,多数的卧室寄生虫还是会难觅其踪,我们的生活也能免于被这些神秘的卧室居民所骚扰。
这个话题影响睡眠了?先转发本文,再向后台回复“沉睡”,给你看个关于沉睡的温柔故事。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有萌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象虱科 象虱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