鲯鳅。图片:marinecreations.homestead.com
少年Pi将鲯鳅杀死的那一刹那,它那鲜艳夺目的身躯一下子黯淡了下去,让人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一个生命的逝去。一部深沉的电影让这种外表绚丽而长相清奇的鱼走进了更多人的视线,它就是鲯鳅[qí qiū]。
鲯鳅(Coryphaena hippurus)又叫鬼头刀,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各大洋温暖水域的鲈形目鱰科鱼类,西班牙语中称其为“dorado”,是金色的意思,夏威夷语中管它叫“Mahi mahi”,被赋予了强健有力的含义。
长相惊奇的鲯鳅。图片:revistapesca.provisorio.ws
它的英文俗名叫dolphin fish,于是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常被粗心的译者翻译成了海豚。鲯鳅的外形极有存在感,茫茫鱼海中只多看了它一眼就难以将它忘怀。成鱼的头部宽大,而背侧很窄,尾部修长末端呈燕尾形,额部有一个骨质隆起。和众多外表浮夸、喜爱炫耀的雄性物种相似,雄鲯鳅的头顶部隆起呈方形,也就不奇怪为何它被称“鬼头刀”了。
青蓝色的鲯鳅。图片:petethomasoutdoors.com
从鲯鳅的身上,我们仿佛能看到自然之手追求极致表现主义的野兽派的一面。鲯鳅周身被细小的圆鳞覆盖,背部呈荧光质感的绿褐色,腹部为淡黄色,体侧散布有许多青紫色小斑,如同跳跃在金色画布上的点点星辰。雌鱼多为鲜亮的青蓝色,伴有深浅不一的条纹,色彩浓烈却又无比通透。
美丽的鲯鳅。图片:fish-on.com.au
鲯鳅游动敏捷,色彩绚丽,自然成为许多游钓爱好者争相追逐的目标。多数海水鱼也有很美丽的体色,但和鲯鳅这份咄咄逼人的艳丽相比似乎显得相形见绌。尤其在繁殖季节,被捕后想要挣脱鱼线的鲯鳅不停挣扎和扭动,透过清澈的海水,浑身散发着金属质感的幻彩光芒。
游钓爱好者的理想目标。图片:fish-on.com.au
出水后的鲯鳅,随着生命渐渐的流逝,这种绚烂的色彩也会很快褪去,最终只剩下了黯淡无光的一片灰白。鲯鳅的体色并不来自于体表的色素细胞,而是源于能够反射光线的鱼鳞,这些立体的交织的小鳞片受神经系统控制,能根据机体的兴奋程度进行调节,捕捉和反射来自不同角度的光线,就像一面面小棱镜一样,所以鲯鳅能闪烁着彩虹般的光芒。鲯鳅死后,这些鳞片不受控制,就显露出了原本的银灰体色。
死亡后的鲯鳅。图片:i.ytimg.com
鲯鳅最大可以长到两米左右,它们常喜欢成群地在清澈浩瀚的海水表层巡游,这也使得拥有鲜艳体色的鲯鳅很容易暴露自己。在漫长的自然选择中,鲯鳅演化出了利用环境藏身避体的本领,并依靠高速游动的猎食方法来生存。之前介绍过游泳速度同样很快的,还有剑旗鱼。<复习戳这里>
躲在船舷旁的鲯鳅。图片:kirkslam.ky
索饵洄游的鲯鳅喜欢在晴朗的天气下,成群出动追逐猎物。它们也有躲藏在漂浮物下伺机猎食的习性,比如大片的马尾藻、漂浮的芭蕉叶或是船只下方。但正因为如此,在船只附近活动的鲯鳅,却常被水手利用简易的钓钩、原始的鱼叉或渔网俘获,就和少年Pi徒手网鱼的场景相似。虽然鲯鳅捕猎时有“水中狐狸”之称,但此时俨然是一副“水中二哈”的气质。
常被人类收割。图片:southpawfishingkeywest.com
鲯鳅喜欢捕食诸如飞鱼、鲭鱼<戳这里>或沙丁鱼<戳这里>等小型鱼类。猎捕这些小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们能仰仗着庞大鱼群协同游动来抵御敌害。鲯鳅不得不演化成为了海洋中游速极快的那一类鱼。
追捕飞鱼的鲯鳅。图片:pinterest.com
像刺鲅和金枪鱼<复习戳这里>等大型鱼类一样,鲯鳅捕食时也以速度和力量取胜。肌肉跑车般的身形让它们在水中能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劈波斩浪,成群出动围捕猎物,甚至可以跃出水面捕食,常把四散溃逃的飞鱼逼上天,于是鲯鳅又有了“飞鱼虎”的别称。
刺鲅、鲯鳅和金枪鱼。图片:pinterest.com
飞鱼是飞鱼科(Exocoetidae)约40种海洋鱼类的统称,它们能够借助翼状鳍,贴近水面进行滑行。遭遇敌害时,它们会加速冲向水面,冲破水面后即将鱼鳍展开,尾部快速拍击水面,从而获得更大推力腾空滑翔。某些飞鱼能够连续滑翔好几百米,但它们常常得面对来自鲯鳅和海鸟的双重夹击。
飞鱼。图片:pinterest.com
鲯鳅这样的狠角色,也逃脱不了成为别人猎物的命运。除了贪婪的人类,鲯鳅还在很多海洋哺乳动物以及大型肉食鱼类的食谱上,如海豹、鲸鱼和鲨鱼等等。
我靠,我鱼呢?图片来源见水印
鲯鳅在我国的越冬场处于黄海南部外海至东海北部,春季鱼群向西向北生殖洄游,游向沿岸水域产卵。鲯鳅生长十分迅速,一般四五个月就能达到完全的性成熟,体长20厘米左右就能交配产卵,在世界的很多地方已被人工养殖。
鲯鳅小时候萌萌哒。图片:wideopenspaces.com
美国和一些加勒比国家是这种鱼类的主要消费国,在澳洲和日本它常作为捕捞金枪鱼和剑鱼的兼捕产物。以鲯鳅和剑鱼为代表的这类鱼,经常会突然加速游动,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它们有大量能够释放爆发力的白肌,这些肌肉色泽白皙,味道比赤身鱼的鱼肉清淡。
鲯鳅鱼肉。图片:gaiahealthblog.com
适合制成握寿司。图片:sushi2.zukan-bouz.com
大块的鲯鳅鱼肉几乎适合各种烹饪方式,比如煎鱼排、做成鱼肉汉堡、直接裹粉油炸或是加工成鱼松。在有些地区,鲯鳅成为了日渐稀少的金枪鱼的替代品。
煎鲯鳅鱼排。图片:halfbakedharvest.com
炸鲯鳅鱼排。图片:halfbakedharvest.com
我国台湾地区也有食用鲯鳅的习惯,烹饪方式更加多变,比如腌制成咸鱼、做成鱼丸甚至还能用来包饺子。鲯鳅不仅鱼肉可口,鱼籽也是令人垂涎的美味。
浆爆鲯鳅牛肉馅饼。图片:s3.fish123.com.tw
酱煮鲯鳅卵巢。图片:kazutoshimaru.ne
至于鲯鳅的猎物飞鱼,其实也经常以令一种姿态出现在我们餐桌上,那就是十分常见的飞鱼籽Tobiko。飞鱼籽直径约1毫米的左右,通常为金黄色,也常常根据需要染成多种颜色。
飞鱼籽卷寿司。图片:123rf.com.cn正版图片
《老人与海》只提到了鲯鳅?这只是其一。来回忆下,书中都还提到了哪些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