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种日历
2464
需用时 04:55
说起非洲就想到非洲象,有谁知道野外还有多少头?

如果你对自然保护比较关心,就时不时会听说有关非洲象被偷猎的新闻。都知道大象的日子不好过,可似乎没人能说得上来在野外究竟还有多少头

2016年8月31日,在线开放获取刊物PeerJ发表了题为《泛非大陆调查揭示非洲象数量的严重下降》(Continent-wide survey reveals massive decline in African savannah elephants)的研究论文。文章报道了首次在大陆尺度上针对非洲象展开的标准化航空调查(Great Elephant Census,GEC)结果。

主要内容如下:

1. 2007-2014年间,非洲象Loxodonta africana(不含西非丛林象)种群数量减少了30%,即相当于144000头象在这期间消失了

2. 整个大陆的非洲象种群数量每年减少8%,主要原因被认为就是偷猎

3. 在18个国家共实际记录到352271头象,代表了上述国家至少93%的种群;

4. 记录到的个体84%处于保护地之内,但即便是在保护地也发现了大量尸体


红色代表数量减少的区域,浅黄色代表数量稳定,绿色则意味着数量增加。图片:greatelephantcensus.com

非洲象和丛林象

非洲大陆分布的象现在根据分布、形态和分子遗传学方面的证据已经被分作两种:生活在稀树草原、林地中的非洲象L. africana)和生活在刚果盆地、西海岸科特迪瓦、尼日利亚等国雨林区丛林象L. cyclotis)。下图是两种象体型的比较,非洲象个体明显更大,而通常丛林象的象牙弯曲较小而显得更直,这可能是对茂密雨林中穿行的一种适应。


图片:blogs.ubc.ca

什么是GEC?

据估计在20世纪70年代,非洲大陆上还活跃着总计100万头象。70年代至80年代的一波偷猎热潮,吞噬了很多地方的象。1989年,象牙的国际贸易开始被CITES公约严格限制,这波偷猎热潮逐渐停息。而自2005年再次兴起了又一波偷猎浪潮,估计约造成每年3万头象的损失。目前对现存象数量的估计从40万至63万都有,很明显这个数据质量并不高。而且,至今象在非洲总的分布面积约为230万至340万平方公里,涉及超过30个国家。原则上,有象分布的每个国家都应对境内的种群数量进行普查。但受人力、物力、时间、调查频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国所获取数据的质量差异很大,所覆盖的范围往往也有限

结果就造成大家都知道象现在处境很不好,可最基础的“到底还有多少头象”却谁都说不清楚。这种状况无疑非常不利于制定切实可行、且具有针对性的保护策略以及后续的行动开展。为此,在微软创始人之一保罗·艾伦(Paul G. Allen)的资助下,2014年一项雄心勃勃的航空调查项目,即Great Elephant Census得以在非洲大陆启动实施。


GEC航空调查示意图,飞机距地面高度保持在91.4 m,记录按照样线飞行时机身两侧下方宽约150 m范围以内样带中见到的动物,每条直线航迹之间的距离通常保持在2.5 km,图片:kids.mongabay.com

简单来说,GEC就是利用小型飞机低空飞过事先设定好的调查区域,由调查员记录下见到的每群象数量,并用相机进行拍照,回到基地会根据照片再清点一次数量。事实上调查不仅记录象,对遇见的可以进行准确辨认的其他动物也顺带进行了统计。为了减少植物枝叶遮挡的干扰,调查还尽量选择在旱季进行。同时,对发现的大象尸体或遗骸也进行了记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丛林象生活在雨林中,受植被遮挡从空中难以发现,因此未被纳入此次调查的工作范围

蓝天救援队在津巴布韦Mana Pools国家公园操作动力三角翼的场景,也借机体验了一下飞行在非洲大地上空的感觉。GEC主要使用航程更远速度更快的固定翼螺旋桨飞机。图片:Robbi

透过数据看GEC

通过下面的一些数据,应该有助于大家想象一下GEC的规模:

花费:保罗·艾伦总计捐赠了700万美元用于该项目的支出;

覆盖国家:20个(实际已完成了18个,中非共和国与南苏丹的调查受当地安全局势影响,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成)

参与人数:286名机组成员,90位科学家,8位全职或兼职的项目人员

动用飞机:81架(据2014年数据,中部非洲国家乍得空军总计拥有各型飞机31架)

调查飞行里程:463000 km,相当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1.2倍.

调查飞行时间:9700小时,相当于整整406天。

总体计数和抽样计数

GEC在记录动物数量时,采取了两种方法:一是总体计数(total count),即在相距较近的飞行样线上,记录下所有见到的象的数量,由于样线与样线挨得比较近,因此可以认为较完整覆盖了整个调查区域,所得到的象数量也就近似等于相应区域中象的总数。二是抽样计数(sample count),即飞行样线间相距较远,不足以覆盖调查区域,因此得到的象数量只是对整个区域的一个抽样,由此得到的数据就是个估计值(所以有±区间)。听起来比较抽象?那看看下面针对博兹瓦纳北部调查的例子,应该就好理解啦。

友情提示,密集恐惧症者退散!


在博兹瓦纳北部调查的飞行线路示意图,绿色框内是当地保护区的范围,拐来拐去的实线表示的就是飞行调查的航迹,可以看出在有些区域航迹是相当密集的,而另一些区域则较为稀疏,图片:Chase et al., 2016


在博兹瓦纳北部调查强度的示意图,绿色框内是当地保护区的范围,颜色最深的红色是指采用了总体计数的区域,可以看出跟上图航迹密集的地方是一致的,浅色的区域则采用的是抽样计数,图片:Chase et al., 2016

哪些国家情况最糟?

还记得吗?之前介绍调查时,提到调查员还统计了见到的非洲象尸骸数量。根据某地尸骸的数量,与还活着象的数量,得到一个比例(carcass ratio)。假设carcass ratio= 10%,就意味着每发现10头非洲象对应着一具尸骸。平均下来,18个国家的carcass ratio为11.9%。但喀麦隆83%)、莫桑比克(32%)、安哥拉(30%)和坦桑尼亚(26%)四国的数值大大高于平均值。而喀麦隆北部、民主刚果东北部和赞比亚西南部非洲象种群的区域性灭绝似乎已经无法避免。


保护地之内(横轴)与以外(纵轴)的carcass ratio,可以看到无论保护地内外,安哥拉、莫桑比克和坦桑尼亚三国的比值都是最高的

津巴布韦情况如何?

由于笔者参与过蓝天救援队在津巴布韦的反盗猎项目,因此格外关心该国的情况。

根据GEC数据,津巴布韦现有非洲象数量为82304头,仅次于博兹瓦纳(130451头),位居非洲第二,但其中超过一半都集中在万基国家公园(Hwange NP,彩图中红色部分,计有45846±3186头)。津巴布韦全国carcass ratio= 8%,略低于总体平均水平。

而在蓝天救援队项目地Mana Pools国家公园,有2984±447头非洲象。其所属的赞比西河谷(Zambezi Valley,彩图最上方绿色部分)则总计有11657±1137头。

从整个津巴布韦来看,可谓是喜忧参半(参见下图)。在Gonarezhou公园和邻近的Save Valley Conservancy(彩图右下方的绿色和紫色区域),非洲象种群数量呈现上升趋势。而在Sebungwe地区(彩图上方偏左的大块紫色区域),无论是当地社区土地还是保护地,非洲象数量都呈强烈的下降趋势。想当年,该地区北部因兴修电站而成的卡里巴湖,作为非洲第一大人工湖,曾是游客们观赏野生动物的绝佳去处。今非昔比,不禁让人唏嘘。

繁殖缓慢的丛林象

之前提到的全是关于非洲象的情况,无独有偶,最近在英国生态学会旗下期刊《应用生态学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通过对中非共和国Dzanga地区长达23年的研究,指出雌性丛林象要到23岁才开始参与繁殖(非洲象只需12岁),而且雌象每五至六年才会产下一胎(非洲象的间隔为三至四年)。因此,面临同样的偷猎压力,丛林象将更难从中恢复元气。研究者认为即使仅让Dzanga地区的丛林象种群回到2002年时的状态,也需要花上近90年的时间。丛林象无疑面临着更大的灭绝危险。

就是这篇文章。

保护非洲的大象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资料
[1]Chase, M. J. et al. 2016. Continent-wide survey reveals massive decline in African savannah elephants. PeerJ 4:e2354
[2]http://kids.mongabay.com/facts/2015/02/11/counting-elephants-on-the-moon-the-great-elephant-census-and-why-it-counts/
[3]Turkalo, A. K., Wrege, P. H. and Wittemyer, G. 2016. Slow intrinsic growth rate in forest elephants indicates recovery from poaching will require decades. Journal of Appiled Ecology

本文授权转载,谢绝二次转载
鸦雀有生
微信号:Parrotbills_Robbi
这里有关于鸟兽、自然、保育、图书等方面的独到见解。欢迎点击二维码关注!
物种日历
每天一个物种,好吃的
灵魂终会相遇。
微信号:guokrpac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日历娘今日头像
貘科 马来貘
The End

发布于2016-09-02,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