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终于结束了,是不是有很多人要报志愿了?所长念的是食品科学系,回忆起当年的学校生活,不知道怎么就变成吃吃吃了┓( ´∀` )┏今天所长找了几位也念食品相关课程的人,一起来说说关于“一不小心念了个吃吃吃专业”的那些事。
01
吃 货 集 中 营
/ 今天上课又吃吃吃了 /
Thong 葡萄酒与香槟学硕士
我觉得食品专业逃不开吃货集中营的印象了......我本科学的食品工程,大一大二基本上都是基础课,英语数学化学物理生物实验方法等等的课程,吃的机会倒是不多。大三开始接触很多工艺上的东西,然后就开始多东西吃了。烤鸭(研究美拉德反应),苹果干(研究酶促褐变及干燥过程的变化),葡萄酒品鉴(感官分析),鱼蛋(蛋白质变性),果冻(胶体的研究),酸奶(发酵工程)等等......吃吃喝喝是挺多的,可是吃完喝完还得根据你吃喝的东西写篇不少于3000字的论文啊!跟小学时候所谓开开心心地去春游,回来还要交一篇游记一个性质......
管他呢,先吃了再说
不愿透露姓名的一瓶盖就倒小哥哥
我的硕士专业是发酵工程,主攻的方向的是白酒风味化学。所以平时会喝到各种各样的白酒,学习过程中,老师会拿着样品去讲解,最多的时候有十二种香型的白酒一起平行品鉴,茅台汾酒五粮液齐上阵,好酒如云。班里酒量好的同学都喝肚里了,只有我这种一瓶盖就倒的人品品味就全吐了......除了白酒,我们还会接触其他酒。当年为了区分自然冻冰的冰酒和人工冻冰的冰酒,就一直喝一直喝一直喝,导致很多同学掉进了甜酒的坑。有时候,我们还会充当对面食品院的“小白鼠”,帮他们品评各种面包、点心和饮料,不知不觉每天就在吃吃喝喝中度过了......
走啊,下节课又要喝了
阮光锋 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
其实学校里能吃吃喝喝的课还挺多的。我们学院葡萄酒系有一个专门的葡萄酒品尝课,我们还有各种食品实验,食品工艺试验、粮油课试验等,都有做吃的。记得以前做过泡菜、罐头、肉松、皮蛋、蛋糕、面包,做好的都是自己吃。在果蔬保鲜课上,老师就让我们去采荔枝,然后做一些果蔬保鲜等基本程序,最后的荔枝都给我们带回去吃了,嗯还有芒果。营养课上,老师也会经常给我们带一些东西吃。
反正是有很多吃的
Danny_Boris 食品科学硕士
学食品安全的孩子表示,我们做的最多的是研究怎么检测。吃吃喝喝的都是自己的实验材料(通常实验用一点就够了,剩下的不嫌弃都被吃了)。工艺的课,是做过,但我们工艺做的超简单,就是调配个苏打汽水,配制个植物蛋白饮料,再烤个蛋糕就完了.......
薇薇的风
我觉得最好的不是直接学食品专业,而是选修食品专业的课,木有作业,木有论文,最多就是上上理论课,实践课最好了,可以做果酱、罐头、蛋糕、面包,还有冰激凌。
02
食品专业就是每天吃吃吃吗?
/ 那和厨师有什么区别?/
Yanfucius 食品质量与安全
每次一被问到自己的专业,最讨厌别人说“那你一定会做饭,会做XXXX”之类的话了......食品专业研究的东西可以很小,小到分子会如何影响食品某方面的特性(食品科学什么的),也可以很大,大至工厂里大规模食品生产(工程什么的)......很多时候,食品专业可能会倾向于把食品里的每一种成分分开研究,然后在大规模生产的时候再根据已知的功能加入到食品体系里。
我们学出来的可不是食神
紫笋 茶学硕士
茶学的学生肯定是少不了喝茶的,学习过程中也有很文艺的时候,比如茶文化课饱读古今诗书,领略国内外各民族风情,还有茶艺队的小姐姐,是你想象的那种美丽又有气质、泡得一手好茶、英文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不在话下的那种。但你肯定想不到茶学的学生还要夜观天象学气象学,抡上锄头学土壤学、茶树栽培学,对着显微镜学茶树育种,甚至还要熬夜学做茶。如果读到茶学博硕士研究生,你会发现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美丽的河川,哪里环境优美、哪里出产好茶就去哪里。但他们真不是去旅游的,在他们眼中,这些只是一次又一次出差的目的地,过程是很辛苦的。
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的光鲜
炸鱼薯条德里克
在学校做吃的又如何,严肃的科研工作都不简单。比如做蛋糕,鸡蛋用量10%梯度,牛奶用量10%梯度,时间20min梯度,每种烤10个,记录成品外观口感(每尝一个记得漱口),每个蛋糕测量含水率,蔗糖率,孔隙状态。为了不浪费你全部吃掉吗?做个正式的课题很辛苦的,做个一周新鲜劲头过了就累死了。
有些实验也是有危险的
虽然在外人看来,学食品相关专业的人各种吃吃喝喝很幸福,其实科研过程都是枯燥的,如果你只是抱着想吃吃吃的心态就选择食品专业,所长劝你还是要慎重。
.
你们学的是什么专业?曾被不了解的人误会过吗?
你 可 能 还 会 喜 欢
小龙虾的虾头到底能不能吃?
你离本质“陶渊明”,只差一份菊!
本文来自果壳网
如需转载,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给所长一个小心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