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人眼里,春天不仅在枝头,更在胃里。一年只在春天能吃到的青团,透着淡淡青草香的外皮包裹着新鲜细腻、或咸或甜的馅料,那是一年只有一月的美味机遇,是能让人惦念一整年的味道。
和粉做团,色如碧玉
弹牙不粘口,香糯不腻人
01
青 团 的 灵 魂
/ 用麦青汁入皮 /
清明前后,江南的大街小巷会冒出一笼笼青色的糯米团子,它们就是当地人爱吃的青团。青团的“青”,靠植物青汁染色。需要在清明前后,将新长出的嫩绿苗收集起来,趁新鲜榨成青汁,取汁水入糯米粉上色。不同的地方,使用的嫩绿苗不一样,有浆麦草、青艾汁、麦青汁等。这款青团选择的是麦青汁。
市面上不少店家为了省事儿,选择麦青粉或抹茶粉,这种青团的香气和颜色,和用青汁的青团无法相提并论。用青汁水染色虽然成本贵很多,却是整个青团的灵魂所在。
02
工 艺 繁 琐
/ 糯米皮现蒸,鸭蛋现烤 /
一枚优质青团,揉揉搓搓10多道工序,费时又费工,最终要做到糯米皮弹牙而不黏口,馅儿香糯而不腻味,青草气息从始至终在舌尖环绕。“鸭蛋要现烤,糯米要纯白,皮不能太薄不然就成了汤圆,肉松一定要好,不然鲜味出不来。”15年来,老师傅始终坚持传手工艺,只为将这一份春天的礼物传承下去。
会吃青团的老餮都知道,青团皮是检验青团极为重要的指标。皮要有一定厚度,才能锁住青草香,皮太薄从外观就能看到内馅儿的青团,并不是好青团。
青团的弹糯口感靠的就是上好的糯米粉和师傅精准的揉搓技艺。我们选用泰国进口的水磨糯米粉。糯米要浸泡一整天后才开始研磨,粉质远比非水磨的要细腻,颜色也更白润。
糯米粉、麦青汁、植物油按照一定比例搅拌均匀上浆、蒸熟后再次揉搓,两次揉搓的力道和时间都不一样,才能确保青团皮足够弹牙。
看似简单的手艺,在老师傅手里依旧严格,专注于每一步的精准,才能有好的收获。制作青团皮的同时,更为费事的馅料制作也同步开始。拒绝冷冻鸭蛋黄,选择现烤现制。将咸鸭蛋剥壳取蛋黄,需一个个沥干净蛋白,才不会损了口感。再喷上去腥的白酒,送入烤箱烤得香滋滋的。
“别人家做得快,馅料都是半熟或者去馅料加工厂提货的,那种馅料不新鲜,口感也不好……”老师傅介绍说,这15年来,他一直坚持好原料,宁愿做少一点,也要做得好。
刚出炉的鸭蛋黄还冒着泡泡,香气瞬间弥漫整个空间。碾碎蛋黄,加入蓬松肉松,再揉成小圆,最后入皮,轻揉成团。
除了咸甜口的蛋黄肉松,还有经典口味的赤豆沙。特意减少的白糖量,不用担心太甜的问题。赤豆沙的制作也不简单,红豆要提前泡发,加水煮烂后碾碎过滤。放入炒锅加入猪油和白糖翻炒后才能得到一方绵密。
越来越多的糕点食品在工厂里机器化、大批量的生产,却永远取代不了传统匠人对每一份精心制作食材的热忱。温度、力度、时间和情感的交错融合,才有这样一枚简单却又复杂的糯米团子来承包整个春天。
03
更 大 颗
/ 两种口味任你选 /
比市面常见的60g多10g,更大满足更多快乐。一口咬下去,牙齿穿透绵密又软糯的饼皮,翠绿裹着金黄,颜值味道双满分。细细品味,蛋黄的绵密交织着肉松丝丝缕缕的纤维感,咸中带甜。而赤豆沙则为喜爱甜蜜的你奉上一到春日暖阳的幸福感。
收到后请即食,冷藏或加热都会破坏青团口感,冷食青团才能尝到满载春天的味道。
每周三/周日发货
当天现做现发,尝味期短
颜值味道双满分
新鲜的春天什么味?
吃一口就知道了!
快戳“阅读原文”下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