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长小时候,最喜欢在过年期间去逛庙会,庙会里有很多好吃好玩的,但所长一定要买的就是糖葫芦了,那时候,感觉如果手里不攥着串糖葫芦,就跟没去逛过庙会一样。
童年回忆的糖葫芦,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做的呢?
▐ 传说是拿来当药的糖葫芦
有个关于冰糖葫芦的野史故事:相传南宋绍熙年间,光宗皇帝赵惇最宠爱的黄贵妃病了,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皆不见效。皇帝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诊脉后说道:“只要用冰糖与红果(即山楂)煎熬,每顿饭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准见好。”贵妃按此法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后来这做法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串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一般来说,这种美食创造的故事更多见于诸葛亮、朱元璋、苏东坡和乾隆这几位历史人物…...这皇帝的故事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民间常见的糖葫芦 图: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冰糖葫芦有具体的文字记载则是1961年记录清代风俗的《燕京岁时记》,写道:“冰糖葫芦,乃用竹签,贯以山里红、海棠果、葡萄、麻山药、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凉。茶楼、戏院、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现已成为中国传统小吃。”另一本记载北京小吃的书《故都食物百咏》中也有写“葫芦穿得蘸冰糖,果子新鲜滋味长,燕市有名传巧制,签筒摇动与飞扬。”
光看图就要流口水了 图:123rf.com.cn正版图片库
▐ 糖葫芦的制作
首先选择酸甜适度的山楂,清水洗净后晾干,讲究点儿的师傅还会给山楂去核。下图就是去核处理,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果子,小刀横切 2/3 ,用的小钩子挖掉核儿。
师傅再从小到大穿上 7、8 个大山楂。算了一下,一斤山楂大概有 40~45 个果子,差不多能做 6、7 串儿的糖葫芦。
师傅串完以后,讲究的还会去掉竹签儿的尖锐头部,以防食客吃的时候被戳伤。
如果想给糖葫芦加馅儿的话,在横切山楂时,就将果子完全切断并去核了。然后在两个一半的果子之间加馅儿,比如豆沙、山药泥、核桃。如果是纯的山楂果子就没这环节了。
糖葫芦串号之后,就到关键步骤熬糖了!用冰糖最好,出来能嘎嘣脆,不粘牙。熬糖的时候据说不能用铁锅和铝锅,熬出来的糖会变色,得用不锈钢锅或铜锅。先糖后水,按照 1:1 的重量比例,先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熬煮的时候也不用搅动。
糖汁会先出大泡泡再出小泡泡,用筷子能拉丝,就表示糖浆熬好了。
把案板清洗浸泡后,就准备给山楂串儿蘸糖啦!为了保证每个果子都裹满糖浆,放串时会先向下砸一下,再往后一退,还一个目的是这样顶端的糖块还会形成糖风!
放着自然冷却2、3分钟就做完一串冰糖葫芦了~
▐ 同样是山楂和糖,怎么它变成了糖雪球?
糖雪球可以说是糖葫芦的兄弟,它们都是用山楂和糖做的,只不过在制作的时候,糖的温度不同,做出来的样子就不一样了。
做糖雪球的时候,糖只要全部溶解在水里变成糖稀就立即关掉火,然后将山楂倒进去和着糖浆一起翻炒冷却。由于温度不同,糖的结晶形态也不一样,再加上翻炒能够更快地降低糖稀的温度,所以温度更低的糖雪球就产生了白霜样的结晶附在山楂上。
糖雪球
所长说
你更喜欢糖葫芦还是糖雪球?
本文来自果壳网
如需转载,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文中 Gif 截取自:农广天地《冰糖葫芦》


所长推荐:
有趣的制造
各种各样有趣的东西
都是怎么被做出来的?
关注这个号↓Cast带你看个究竟

吃货研究所
ID:Food_Lab
分享菜谱,吐槽黑店
辩论甜咸之争,挑战“相克食物”
还能推荐好吃的帮你省下大笔钱
现在“我最在行”小程序还推出了擂台的地方排行榜,快戳下方小程序和世界网友对战,看看你在所在城市和省份的排名吧!
点赞才能吃到糖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