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food_lab
关于吃喝,你想知道的一切
最近,国家食药总局出台了一个“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这次官方出的食品、保健食品“防骗指南”精彩纷呈,绝对不容错过,从这个文件,你几乎可以勾勒出食品、保健食品骗子们的嘴脸和勾当。
1、食品和保健食品都不具有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功效,更不能替代药物。
2、号称能辅助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疲劳、减肥的食品、保健品是违法添加药物的高危地带。
3、违法产品常通过电视购物、网络购物、电话销售、会议销售的方式销售。
会议销售保健品 图:www.gooread.com
▐ 哪些食品、保健食品的宣传口号要高度警惕?
骗子一般吹7种牛逼:有助于改善睡眠、辅助降血糖、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压、减肥、缓解体力疲劳、提高免疫力。遇到含上述7种功能的玛咖、配制酒、阿胶、压片糖果等的时候一定要多个心眼,而且进口食品、保健品也不是净土。比如,号称减肥降脂的咖啡、奶茶、茶、代餐粉、饼干;号称抗疲劳的各种鸡鸡泡的酒、牡蛎粉、玛卡片、功能饮料。
图:forum.china.com.cn
▐ 各类食品、保健品最容易出现的非法添加是什么?
这个有意思了,无一例外的,容易加药....很多还是禁药。比如号称能降脂的,加他丁类药物;号称能减肥的,加西布曲明等;号称能降糖的,加二甲双胍等;号称改善睡眠的,加些安眠药;号称降疲劳的,加点西地那非(伟哥)等;号称能降血压的,加利血平等降压药;号称能减肥降血脂的,那就多加几种药...
你可能在不经意间就吃了伟哥 图:sn.people.com.cn
▐ 骗子最喜欢在哪儿忽悠人?
网络销售、会议销售、电视购物、电话营销这4种常常没有实体店的渠道要注意,正规药房、商场、超市会相对好得多,大型批发市场虽然也容易出问题,但你一般不去那儿买。
电视购物也是重灾区 图:www.chndsnews.com
▐ 骗子最喜欢忽悠谁?
打着保健治病的旗帜、实际是在骗钱的骗子最喜欢骗手里有钱却信息容易滞后的中老年人。我家小区配建的超市楼上就有一家公司,全是年轻人,每天到车站接回来一堆老头老太太,走的时候都是用小拖车装满满的一车保健品。
免费发各种东西、福利也是骗子的惯用伎俩 图:www.feel-bar.com
▐ 如何识别骗子广告?
其实国家对于食品、保健品的广告宣传有明确的规定,你只需要记住2个基本原则就能很容易提高警惕了。
如果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广告、宣传册、音频视频、会议讲座说有防病、治病功能,或者说有保健功能,或者暗示有这样的作用,小心,它要骗你钱了。
如果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广告、宣传册、音频视频、会议讲座告诉你可以防病、治病,而且还能代替药物,或者暗示具有这样的潜力,小心,它要骗你钱了。
比如某个食品吃了能帮助你降血压,99.9%是偷偷加了药的。比如某个保健品吃了能降血糖,还能恢复胰岛功能,100%吹牛+违禁药物。
号称能致病的保健品都要提高警惕
需要提醒你的是,保健食品有“蓝帽子标志”,但有“蓝帽子”不等于就是真东西。蓝帽子有可能是骗子故意印上去的,但是你可以通过查询它的批准文号,看看对应的是不是这个产品,还可以查批准的保健功效对不对,比如批准了抗疲劳,可从来没有说过能调节免疫或壮阳。
其实从我的个人观点,正规保健食品可以吃着玩玩,延年益寿、强身健体靠它是没戏的。比如指望保健食品减肥、降糖、降脂的,不如控制好饮食、加强锻炼。又省钱,又健康,多好。
所长说
本文来自果壳网
如需转载,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所长推荐:
饮食参考
ID:foodsafety119
专注于吃的那些事儿

吃货研究所
ID:Food_Lab
分享菜谱,吐槽黑店
辩论甜咸之争,挑战“相克食物”
还能推荐好吃的帮你省下大笔钱
快转发给自己的长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