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货研究所
2911
需用时 05:49
你挑水果的方法对吗?


关于挑水果,坊间流传着五花八门的“窍门”。光是关于西瓜的就有很多:西瓜分公母,母的味道好、瓜蒂弯的西瓜比较甜……然而这些流言往往没有科学依据,冤枉了很多外表冷漠,内心狂热的水果。看着水果们的委屈脸,所长决定为它们洗刷冤屈!今天就由西瓜讲起,为大家澄清一下各种挑水果的误区吧~


西瓜分公母?

民间流传说西瓜分公母,“肚脐”大的是母,小的是公,母的味道好?其实并不是。民间流传的分辨水果公母的方法,都是根据一两种简单的表面形态特征差异,与植物的性别没有关系。换句话说,民间说法中的公母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公母,这些方法在科学上无法成立。而位于果实顶部(即与果柄相对位置)的“脐”,其实就是脱落的花器官在果实上留下的永久疤痕。橘子的“肚脐”是花柱脱落的痕迹,多数是点状的;西瓜的“肚脐”有时还多了一个环,那是花冠(包括花瓣和萼片)曾经着生的证明。



肚脐:我和西瓜甜不甜没关系啊…… 图:blogspot.com


这些疤痕主要是运输水分和养料的维管束的残迹,因为下方的果皮组织发育速度通常比果实的其他部分慢(甚至不发育),所以形成一个略微凹陷的“脐”。并且因为不同果实这一部分的果皮发育速度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同一品种的西瓜中能看到不同大小、由点状到环状的脐部。脐部的大小在不同果实中是连续分布的,不存在明显的界限来划分公母(将多个西瓜按脐部大小排成一排,就看出来是渐变的了……),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脐部这一小块果皮的发育与果实的味道相关



瓜蒂弯的西瓜比较甜?

其实,瓜蒂是否弯曲也和西瓜的甜度并没有直接关系。我们看到的瓜蒂,学名称为果柄,实际上西瓜雌花的花柄发育而来的。由于西瓜的花着生在叶腋处,因此在开花期间,由于藤蔓生长的影响,雌花在瓜藤上生长的朝向是不同的。当雌花授粉、开始膨大增重时,果柄受到逐渐增重的果实牵拉,开始变形:对于很快接触到地面的果实来说,由于有了大地的支撑,果柄不会被继续牵拉变形;而对于另一些果实来说,则要将果柄拉的弯弯的才能安稳的接触地面。在果实随后生长过程中,果柄也在不断加厚,产生更多维管组织来供应糖等物质,最后定型,成为了我们看到的瓜蒂。


果柄是直是弯和果实落地时果柄的朝向很有关系。图:eat-drink-garden.com


由此可见,瓜蒂弯曲与否其实并不影响果实本身的生长和物质储存,因此通过瓜蒂是否弯曲并不是一个靠谱的判断方式。而且,在西瓜生长过程中,通常还要经过几次“翻瓜”过程,也就是将西瓜着地的一面慢慢翻到上面,从而让西瓜能够更均匀的发育,经过“翻瓜”过程,果柄的可能由直变弯,也可能由弯变直,所以说瓜蒂弯曲与否,和西瓜的甜度真的没有关系,可不要喜“弯”厌“直”哦



花纹整齐清晰的西瓜更好?

西瓜表面的花纹其实是不同部位的果皮细胞叶绿体密度不同造成的,是果皮的自身属性。通常西瓜果皮的花纹为平行排列。如果花纹整齐,可以一定程度上反应西瓜是均匀膨大的。此外,如果西瓜没有经过“翻瓜”,会造成着地的一面色泽发黄,果皮厚,也会影响花纹的整齐度。不过如果是这种发育不均匀的西瓜,从外观上一眼就能看出来,依靠花纹整齐来判断的实用性并不高而至于依靠花纹“是否清晰”来判断瓜的品质,这个就不靠谱了。


不同西瓜品种的表面花纹。注意左上和右上的两个,它们的确也是西瓜。图:climbers.lsa.umich.edu


前面说过,含有不同密度叶绿体的细胞在果皮内的分布决定了西瓜的纹路,但是对于不同品种的西瓜,花纹的深浅和分布千差万别。例如北京地区常见的“京欣一号”和华东地区常见的“8424”西瓜,是典型的有着“清晰条纹”的西瓜。而“黑美人”,则由于瓜皮颜色较深,花纹就不明显了。更有甚者,例如在陕西、甘肃一带种植较多的“陆地青皮西瓜”,其果皮上的花纹细小且分散在整个表面,几乎看不出有明显条带。因此,如果面对不同品种的西瓜,挑选的时候就不要笃信“花纹清晰的就好”这一理念了吧!



鸭嘴猕猴桃是激素处理过的?

并不是。猕猴桃的这个“嘴”,其实是它开花时候柱头的着生部位。猕猴桃花的子房是由多个心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因此,对于我们市面上常见的中华猕猴桃来说,如果子房中各个心皮膨胀情况良好,呈现出圆周状的均匀膨胀,那么就会形成圆锥状的“尖嘴”;而如果因为授粉、环境等影响,造成子房不同方向上的膨胀不一致,那么就会形成扁的“鸭嘴”,甚至还会出现“畸形嘴”。此外,“嘴”的形状和品种因素也有关系。一些猕猴桃品种子房发育在两个方向上本身就不均等,这样就会造成“鸭嘴”。


不同品种的猕猴桃,子房发育情况不同,因此具有不同形状的“嘴”。图:kannz.com


由此可见,猕猴桃是尖嘴还是鸭嘴,取决于果实生长而成的外形(即截面是圆的还是椭圆的),而膨大剂造成的是整个果的增大,和果实的扁圆关系不大,因此用尖嘴和鸭嘴辨别是否使用了膨大剂并不靠谱。在猕猴桃中使用膨大剂本身是合法的,在标准范围内使用也足够安全,不过它们可能会影响水果的味道。如果不想买到使用膨大剂的水果,更靠谱(但也不完全可靠)的方法是看果实大小是否异乎寻常的大。



猕猴桃土黄色才说明品质好?

在我们的印象中,猕猴桃都是土黄色的,但这并不代表其他颜色的猕猴桃都不好吃。猕猴桃在植物学上是一个属(猕猴桃属Actinidia)果实的统称。可被食用的猕猴桃就有中华猕猴桃(A. chinensis)、美味猕猴桃(A.deliciosa)、软枣猕猴桃(A. arguta)等好几个种,其中果实较大的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是在新西兰和我国广泛种植,通过杂交、选育等手段,产生了极多品种。这些猕猴桃从色泽、触感、口感以及果肉颜色等都千差万别。所以说,在看到不是“土黄色”的猕猴桃时,仔细多观察一下,说不定那只是另外一个品种。


各种不同的猕猴桃。图:wikipedia



芒果有黑斑说明它的内部已经坏掉了?

不一定。其实,还有多种其他原因可以造成芒果果皮出现黑斑。出现黑斑并不一定代表芒果里面坏掉了


芒果果皮与香蕉皮类似,二者都含有多酚氧化酶类,因此在受到机械碰撞、冷冻等刺激,造成细胞破损之后,细胞内释放出的酶就会将酚类物质氧化为褐色的醌类物质,产生深色斑点。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没有很好的包装,芒果间彼此擦碰,就容易出现黑斑。此外冷藏过的芒果,也容易产生黑点。


病菌感染也可能造成芒果黑斑,这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芒果角斑病(也叫芒果黑斑病)。芒果黑斑病是一种细菌病,可由雨水传播,通常危害植株的叶和嫩茎。但如果在芒果挂果期雨水较多,则可能让病原附着在果实表面,从而造成黑色溃疡状斑。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如果这一病害发生在芒果采摘前,那么只是使得芒果的卖相不好,而果肉则通常不受影响。这些芒果一般就成为了市场上的打折芒果。

得了芒果角斑病的芒果。如果斑点不大,其实不影响果肉质量。但如果造成果皮严重破损,这样的芒果就不要选了。图:sagripest.org


至于小窍门中所说的“出现黑斑表明内部坏了”的情况的确也可能发生。不过,通常症状是在没有外观破损的情况下出现片状的褐色斑块,并逐渐加深,且变色部分触摸起来失去了原有的弹性。如果遇到这种情况,那还是不要买为好



草莓‘屁股’发白说明用了激素?

“白屁股”和是否使用激素没有必然关系,而是和采摘时间有关。草莓的发色过程是光和内源植物激素共同作用完成的。一般来说,越靠近尖端的部分发育时间越长、累积花青素越多,因此草莓会从尖端开始逐渐变红。



草莓会从尖端开始变红


早春在大棚内生产的草莓受光照较弱,因此发色过程偏慢,而且有时由于品种原因(如多倍体等)果实较大,这也会使得果实基部发色更为推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等到草莓完全变红再采摘,草莓顶端就会由于过熟而变得容易损伤,导致整个果实霉变。因此,这时一般不等果实完全变红就开始采摘,这就造成了很多草莓,尤其是大个草莓“屁股”发白的现象。当然,还是要强调,适度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身也是合法且安全的。此外,草莓畸形、果肉发白等情况也不能说明它们出了问题。


本文参考了顾有容和fengfeixue的果壳网文章

所长说


驳斥了这么多流言,那挑的时候到底怎么看呢?请关注明天所长的推送,今天就看到着吧,大家早点睡吧,明天还得上班呢(⊙ˍ⊙)

本文来自果壳网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所长推荐:

本文作者之一植物学博士顾有容来自中国做小龙虾最出名的地方之一湖北潜江油田,快来偷学如何在家很简单的做出超好吃的小龙虾:



The End

发布于2016-06-11,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