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货研究所
1033
需用时 02:03
如果晚上只能吃一种食物,我希望是烧肉


选择在晚上10点以后吃烧肉是需要勇气的,但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把我所有的卡路里额度,都奉献给深夜的烧肉。


关于日式烧肉,在日剧《孤独的美食家》中有这样一幕:



每人面前一个小型烧烤架,无需顾忌他人的目光,大快朵颐。


国内其实也有这样的店,今天我们说的这家,在帝都,因为只做晚餐,且开到后半夜。所以店家说自己是“深夜烧肉


吧台上的烧烤架


以我的经验来讲,一家提供破旧手写菜单的店,有极大概率是能吃到好东西的。原因?我猜是因为老板根本不屑于用靠装订精美的菜单吸引客人,这是对自己食物有信心的表现。



被油烟熏得发黄的菜单


日式烧肉有几个特点:

  • 多以酱油为基底的调味料;

  • 使用和牛,且肉的分割比较精细,足有几十个部位;

  • 内脏比较多,日本有些烧肉店会单独分出来做烤内脏。



牛肉常见部位分解


这间烧肉店提供普通牛,本地黑毛和牛及澳洲和牛三个级别、不到10个部位的牛肉选择,还包括少量牛内脏和猪肉类。我大概是去了两、三次后就刷完正本菜单了。


【温馨提示】以下视频和图请在吃饱后观看


和牛牛小排



牛肋条肉


这间店一大特点,是大胆地使用小山一般的香葱和蒜末,虽然看起来似乎口很重,但烤过后的味道却很美妙,尤其是蒜末,加热后的蒜香味让牛肉充满了野性风味,而烤过后的大蒜臭味也会轻很多。我一些不太吃葱蒜的朋友对此也表示可以接受。



特级香葱牛舌



蒜末牛小排


这间店还有自己调制的烤牛舌调味汁,在北京并不多见。里面由调过味的酱油,芝麻油,味啉,糖和柚子醋调配而成的。服务员很热心地告诉我们:“这是店里最推荐的招牌吃法,先把牛舌铺在烤架上,放上香葱末,待烤至半熟时浇上自制调味汁。”


薄切牛舌的风味比起厚切稍显不足,而自制的调味汁会增添香气,柚子醋的味道又能调和牛舌和香葱。老板肯定是个爱吃烧肉的人,这是下了功夫调味的。



自制烤牛舌调味汁


除了常见的牛肉和猪肉,他家有些连我都觉得充满罪恶感的食物。芝士鸡翅其实就是掏空鸡翅塞进芝士,看着芝士慢慢融化,直到流出来,再一口咬下去......



芝士鸡翅


再如黄油红薯,以及店里没有红薯时的黄油白薯...吃完肉以后来上这么一块儿,就...特别治愈。



黄油红薯/白薯


印象里这间店开了有5,6年了,刚开门时候时,整间店充满了“废宅”的气息,完全是给单独前往的宅男所打造。对,当年我就是。那时午餐也营业,而我乐此不疲的事情就是中午一个人到这里,恶狠狠地吃上几盘子肉,然后喝着扎啤打着饱嗝看漫画。



门口摆满漫画的书架


充满罪恶感地吃肉,绝对是一件符合进化论的事情:人类用了几十万年爬到生物链顶点不是来吃素的!




本文为作者亲自试吃体验,作者与店家无任何利益关系,不构成任何推荐建议,口味有区别,吃饭需谨慎。如果想知道店名和地址,请在后台夸所长帅


所长说


吃肉的时候配什么啤酒?→ 夏天终极问题,撸串喝什么啤酒最配?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

严禁再次转载

所长推荐:


The End

发布于2016-06-03,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