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货研究所
2204
需用时 04:24
为了保护嗓子,京剧名家梅兰芳都会吃些什么?


吃货研究所专栏  第25期

我们都知道,曲艺表演艺术家,都会特别注意保护嗓子。那么,京剧名角梅兰芳先生,平时都是吃什么呢?

松之在三国志注表中就这样说过:“窃惟绘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故能使绚素有章,甘逾本质。”这几句话,足以说明中国烹饪色、香、味的妙处。这就如同中国的绘画、戏曲,都是综合性的艺术。而家厨在其中贡献尤多。


国的簪缨世家历来有养家厨的传统,一来是为了生活的方便,二来也可以更好地满足自己饮食上的偏好。由于不惜工本,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批代表性的菜式。后来世事变迁,有许多菜式也就慢慢的流传到社会上,比如广东的太史蛇羹,北京的谭家菜,厉家菜,南京的曲园酒家【创办者是谭延闿的家厨】,老广东菜馆【创办者是汪精卫的家厨】。而在戏剧界的家厨中比较著名的当属梅兰芳的梅家菜与许姬传的许家菜,而这两家在饮食上又时常的互通有无。
前排左二许姬传先生,前排左五梅兰芳先生,后排左三梅先生家厨王寿山先生

所周知梅兰芳祖籍江苏泰州,虽然从祖父梅巧玲开始定居北京,但平时的饮食还是以家乡风味为主,因为淮扬菜讲究原汁原味,尚清淡,少辛辣刺激,这对嗓子有利


园行因为晚上要演出,多数起得很迟,梅兰芳的作息每天总是到11点钟才起床,喝茶抽烟,早饭是不吃的。12点半他与家属、琴师、鼓师等同桌吃午饭。午饭过后,虽然离起床不久,但还是要再睡一会儿,这是为了晚上演出而养精蓄锐。到下午3点多钟起来,跟大家一起吃一些家常饼、小笼包、甜包、甜糕之类的点心,然后上戏院演出。
甜包 图:realrealtammy.blogspot.com

了一般该吃晚饭的时间,那顿常规的晚饭他是不碰的。俗话云:“饱吹饿唱”。正因为他吃透了这四个字的含义,放弃了正规晚餐,而改为吃夜宵。实际上,这顿夜宵也就是他的晚饭。散戏后回到家中,已是夜深人静,而梅府却如“开市”般的刚刚热闹起来。


席宵夜的多是所谓“梅党”中人:诸如支持梅兰芳赴美一举成名的冯幼伟【早年当过中国银行的总裁,在银行界很有威望,是当时掌握梅家经济命脉的实力派。梅兰芳的家厨王寿山就是从他家要过去的】,编写《洛神》、《黛玉葬花》等戏文的许伯明,文学基础深厚的诗词专家李释戡,还有早年未去台湾的齐如山、姚玉芙、著名琴师王少卿、银行家吴正修、秘书许姬传、许源来【也就是梅剧团的智囊团】等。


饭时,每餐11-12人一桌,一般都是6菜1汤,外加两道点心和两小碟酱菜。不论便餐还是请客,都不用冷盘,但两碟子酱菜(八宝菜、酱莴笋、酱黄瓜等)必是压桌菜,主要起到调剂口味的作用,吃多油腻或软熟的东西,夹两筷脆嫩而鲜咸的酱菜,的确感到特别爽口,另有一番风味。

很多银芽鸡丝会放辣椒,但是正经的银牙鸡丝一定是没有辣椒的。这是一个很大的忌讳。我们前边也讲了梅先生吃的很讲究,所以这道菜是一定不能放辣椒的
式讲究做得清淡淡雅,刀功细巧,从不上大鱼大肉,也不上全鸡全鸭,而做些如绿豆芽炒鸡丝、奶油莴笋、木须肉、锅贴火腿、生煎鲳鱼、炒明虾片、牛肉汤、核桃明虾、鸡茸扒鱼肚、炒菠菜泥拼白烧豆腐、软炸鸽蛋拼芥兰菜等之类。尤其绿豆芽很难炒,炒生了会有豆腥气,太熟了又会缩去水份,有碍观瞻,且失去脆嫩。是一只道道地地的功夫菜。
注意!正经的木须肉是没有黄瓜的!没有黄瓜的!没有黄瓜的!木须肉是由鸡蛋、木耳、金针菇和肉丝构成的。
剧演员有本领的都自己要求以昆乱不挡为标准,科班学戏要以昆腔打基础。所以梅兰芳11岁开始登台第一次演戏就是昆戏《鹊桥·密誓》的织女。到二十多岁已经大红之后,在民国4年开始演《金山寺》、《断桥》,以后陆续上演《牡丹亭·闹学、游园、惊梦》、《风筝误·惊丑、前亲、诧美》、《西厢记·佳期、拷红》、《玉簪记·琴挑、问病、偷诗》、《金雀记·觅花、庵会、乔醋、醉圆》、《狮吼记·梳妆、跪池、三怕》、《南柯记·瑶台》、《渔家乐·藏舟》、《铁冠图·刺虎》。还有一出《红线盗盒》,原本昆腔演了十年之后,在承华社的期间改成皮黄戏了。据梅兰芳自己说:民国4年到7年这期间,上演久已无人演的昆戏,以为上座不会好,可是实际和皮黄戏比并不差,并引起了社会上的注意,北大、清华都增加了南北曲的讲授。而在饮食上梅兰芳同样也受到了南味的影响,这个主要归因他的秘书许姬传与许源来兄弟。
从左至右依次为许姬传,梅兰芳,许源来

氏兄弟为江南世家,祖父是曲园老人俞樾的门生,外祖父是光绪年间维新派的名士,兄弟二人幼承家训,通经史曲词,工书法善鉴赏。好饮绍兴酒,讲究肴馔,家中的菜肴都是代代相传而来。主要以苏、浙两省为主,味道是偏甜的,但不象苏州菜那样甜。多用鱼、虾、鸡、山鸡、野鸭、鸽、鹌鹑、笋、菌、豆制品等原料。其中凉碟是最为时人称道的,共有二十几样花色,常用的有:山鸡黄豆、素鹅、豆腐松、烤笋、鸡瓜丁、熏黄鱼、卤鸭、炝蚶子八种。每逢春节必做粽子、素烧鹅、还有山鸡黄豆亲自送到梅家,正月初二梅兰芳必到许家回礼拜年。


中粽子馅有豆沙、枣泥、猪肉,还有端阳节做豆瓣粽,用鲜蚕豆和糯米包成尖角形,蘸自己熬的鲜玫瑰酱,白、青、紫三色颇为鲜艳。
豆沙粽 图:下厨房用户钱钱0922
烧鹅

制作&拍摄:无不散席


兰芳的昆戏是得到了伯父梅雨田的启蒙,生平演的最多的两出昆戏中有一出便是《金山寺》、《断桥》。由于他掌握了昆腔的唱法和特点,使得嗓音日益宽亮达远。后来演出的《抗金兵》、《生死恨》等戏中的吹腔和叫板都是梅兰芳在唱法上受昆腔影响的明显例证。而每年春节梅家餐桌上的粽子、素鹅、山鸡、恰好是他雅好南食的鲜活印记。


说了这么多,我们不如来做一个素烧鹅吧,看看会不会对梅兰芳先生有更深刻的认识

素烧鹅:


制作&拍摄&菜谱:无不散席

豆腐皮去硬边,在热卤汁中拖一下,叠七至八层后铺上一层用卤汁炒好的笋丝、菇丝,卷起包紧。入油煎上色再入卤汁中烧入味,晾凉后改刀食用。这是目前比较通用的一个方法,最早起源于杭州。最早据说是放在很浅的笼屉内用红糖熏制,但这一过程太繁琐,后来就改成先蒸后炸了。

如果加一些香料,卷成圆形,扎紧蒸透,就是素火腿了。



所长说


看完了故事跟着菜谱做一做,尝一尝梅兰芳先生爱吃的味道,是不是今天的所长感觉特别有韵味?



本文来自果壳网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吃货研究所
ID:Food_Lab
分享菜谱,吐槽黑店
辩论甜咸之争,挑战“相克食物”
上可鉴赏怀石料理,下可传授如何挑瓜……
不是会吃饭就能叫作吃货!让能好怎来统治世界~


The End

发布于2016-01-19,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