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农场妈妈从左至右:Pilu、Nancy、Dawn
你知道家庭农场是什么样吗?
你见过美洲农场主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吗?
他们与我们印象中的“农民”有哪些区别?
上上周三,果壳网和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在郎园联合举办的一场“品尝美洲妈妈的手艺”活动上,这些问题统统有了解答。这场活动把远在另一半球的神秘农场生活带到了大家面前,让现场40多名观众近距离了解了现代化生物科技的高效和环保。
三位农民妈妈远道而来,其中Nancy和Dawn来自美国,Pilu来自阿根廷。现场,她们亲手烹饪了家乡的地道美食。在边吃边交流的轻松氛围中,观众和三位妈妈聊起了农场主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酱油姜汁猪里脊。摄影:赵朱雪子
“我的农场一年只种一季,在有趣而繁忙的收获季节,我们全家都要上阵,这就是家庭农场……”
Dawn一边介绍自己的农场,桌上也端来了第一道菜,酱油姜汁猪里脊。猪里脊放在烤盘上腌制,醇厚的黄豆酱油香味配合猪里脊的味道让人有些想起中国的炖肉。煎锅大火加热把猪里脊的表面煎的微焦,很好地锁住了水分让肉质变得更软嫩。最后淋上的姜汁与红糖的味道相得益彰,极大的提升了鲜味。
Dawn拥有农业学学位,在农闲时,她也会重返学校学习新知识。在她家的农场上,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被用于跟踪每一寸土地的数据,这些数据在改善农业种植方面有着极大的帮助。谈及转基因,她说,“这项技术在我的农场已经推行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孩子们也吃着这些经过安全测试的食品。在用于商业种植之前,转基因在美国已经经过了十三年的测试和检验……”
Dawn农场里驾驶室的GPS可显示屏,它引导播种,保证在田地里机器走直线
作为一个妈妈,她希望给孩子做出健康美味的餐点;作为一个农民,她则希望全球的居民都能吃上健康的、现有土地能够负担的食物。她相信转基因生物技术对土地、对植物、对全人类的有利之处,这也使得她土地上的大豆、玉米,还有孩子们,都健康成长。
当然,健康的生活除了饮食之外,还需要运动。Dawn是一个自行车爱好者,她每天都会骑行锻炼;另外,她和朋友还共同经营一家健身房。
豆制仿荤肉排摄影:赵朱雪子
来自阿根廷的Pilu带来了第二道菜,豆制仿荤肉排。不得不说在仿荤豆制品上中国人还是很有发言权的,这道菜与其说是仿荤,不如说就是大豆饼,不过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大豆的精华制品。切碎的大豆混合着淡淡的牛至粉、孜然和海盐的味道,外表裹上一层面包屑,用大豆油煎熟,最后配上一片小番茄,充分发挥了大豆的味道。
Pilu是阿根廷农场主,也为一家公司提供农业咨询服务。在她的分享中,提到了现在农业的一项革命性技术:免耕。这个词在刚刚过去的巴黎气候大会上也被提及。
在农场里工作的Pilu
“在很多年前,由于千百年来的耕作方式和水蚀风蚀,阿根廷的土地情况有着积水盐碱化水土流失的问题,土地退化严重。父亲对我们国家的土地情况十分担心,由此他和朋友们建立了阿根廷免耕农民组织,来阻止土地继续恶化下去。”
Pilu所说的免耕,要求尽可能少的打扰土壤,让一季作物的残渣留在土地的表面,这也是阿根廷农业史上的一项重要进展。免耕的推行,让她的农场的“水土流失降低,提高了土壤品质,单产提高”。
除了免耕,Pilu的土地上还实行轮作和对病虫害和杂草一体化处理的田间管理系统,严格控制化肥的使用量;像其他现代化农场一样,新的农业科技也被Pilu大量使用,这保证了种植的高效和食物的健康。
素沙拉。摄影:赵朱雪子
“我在城市长大,但我向往农场生活,所以我在大学学习农业,并嫁给了一位农四代,过上了理想的生活。你们正吃着我在家常吃的食物……”
Nancy指的是桌上的素沙拉和油炸鸡柳配辣椒酱。素沙拉,醋拌沙拉用米醋、芝麻油、大豆油和酱油做沙拉汁,黄瓜被腌得酸爽脆嫩。油炸鸡柳配辣椒酱,鸡胸肉裹上大豆粉、胡椒粉、辣椒粉,沾满蛋液后再洒上麦片下锅油炸。
油炸鸡柳配辣椒酱。摄影:赵朱雪子
Nancy是美国大豆协会的总监,也是美国农民联合会的主席,这些身份让她感到责任重大。与其他两位妈妈不同的是,她算得上是个半道出家的农民,从纽约大都市嫁到农场,过上了向往已久的农场生活。
她家的农场有850公顷,但农场日常的劳作基本都靠她和丈夫两个人,因为一个儿子是飞行员,另外两个女儿为了买自己的农场,在公司努力工作攒钱。两个人如何实现对这大片土地的管理?Nancy说,这一切多亏机械化的农业技术。
Nancy家24行播种机,一次可以播下24颗种子,非常快就能走过一片田地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她和丈夫能够借助这些技术帮助他们完成农耕,比如GPS,“即使在一个农场里,一块地与另一块地的特点也不一样”,它能监控每一寸土地和每一株植物的需求,为它们定制专业化的服务,“当我们看到大豆是如此健康,我知道我们的工作做的还不错,没有杂草,没有虫害,作物很健康,食品也就很健康”。在免耕技术方面,Nancy也是受益者,在她的农场上,免耕让燃料的使用下降了50%,机器的损耗下降,劳力的消耗也降低;对环境有利的一点是,它还能减少碳排放。
“感谢这些农业技术,它们让我们的农业生产更加高效和健康。”
这是一场美食品尝会,更是一场现代化农业知识普及会。现代化农业什么样,现代化农民什么样,看看这三位妈妈就知道了。她们善于学习,在农闲时候会回到学校学习新的技术。Dawn甚至表示,为了更有效的种植工作,她甚至学会了编程。她们相信科学的力量,因此也更能享受现代化带来的健康便利的生活,也让农作的每一步都在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效率最大化。她们都能意识到最为一名农民,肩上有着重大的责任: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让全世界的人吃得上最基础的食物,而且吃的健康。
在跟观众交流中,她们都提到一个细节,全球的适宜耕地和可能适宜种植的耕地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而另一方面,世界的人口总数每年依然在递增。这是一对矛盾体,也是一个世纪难题,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种出更多最基本的食物?饥饿不等人,我们是要固守成见,还是看向新技术?
在回答上面这个问题前,我们应该对新型的农业生物技术有基本的认识,比如其中的代表:转基因。转基因是一项很成熟的生物技术,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其本身也在不断地进步。在三位妈妈的农场上,它使得“单产量提高、化肥使用量降低、碳排放量下降”。Nancy还拿出一组数据,“拿转基因大豆来说,它比平常的大豆的产量,高了150%。这就意味着,同样的土地,能养活一倍多的人口。转基因最大的功劳是让不断增长的人口能吃饱饭。”
相信专业的力量,相信妈妈的判断,像她们说的一样,和土地待在一起,和植物待在一起,她们知道土地和植物需要什么。比起毫无科学性可言的诬陷和猜测,养活地球上更多的人口显得更为关键;对于大多数没有专业背景的普通人来说,我们需要对转基因技术有进一步的了解,才能形成客观准确的判断。
本文来自果壳网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