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货研究所
1082
需用时 02:09
分分钟做出完爆电影院爆米花的秘诀!


最近上了好几部好看的电影呢,说到电影,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到爆米花。在说好吃的爆米花之前,我们先来看看,爆米花是如何变成电影伴侣的吧。



图:google+

>>>>为什么看电影要吃爆米花?

有一种说法,说爆米花+电影的组合是经济大萧条的产物。

大萧条之前的电影院的定位是“高档娱乐场所”,类似于现今的大剧院那样。那时的影院经营者其实不希望顾客在街道上买“低档”的爆米花。尤其是考虑到早期电影多是默片,就算场下有音乐伴奏,爆米花嘎吱响也是很影响体验的事情。

但是大萧条的冲击使得很多高档电影院倒闭了。剩下的影院不得不降低票价,这时他们发现可以靠卖零食的办法来赚取利润。而那时的零食里,爆米花的利润是非常高的——毕竟它的成本无非是玉米,而玉米便宜得要命。何况那时候又出现了电力驱动的爆米花机。

因此电影院开始寻求以爆米花为主的盈利模式,二者的结合从此开始。


图:coverstimeline


>>>>玉米粒为什么会爆开?

很多70后80后甚至90后,童年记忆中都有一个瘦削的老头,在火上转动一个黑黑的锅,然后“砰”的一声之后,就有好吃的大米花吃了!

老照片中的爆米花。图:su-27-china1

据说这种“中式爆米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任何零食都是奢望,而爆米花因为价格便宜量又足而备受钦赖。

现在的人们吃的基本都是“西式爆米花”。它跟传统的中式爆米花完全不同。

中式爆米花是依靠高温和密闭的容器突然打开使玉玉米粒外部的气压突然下降,而内部的高气压来不及释放,就“炸破”外皮而成花了。

西式爆米花则是用比普通玉米粒小,外皮也更加坚硬,密封性也更好的玉米粒为原料,通过玉米内部水蒸汽撑破外皮而爆开的。这种玉米“爆”的效果要比中式爆米花好很多,体积通常能增加四五十倍。

玉米爆开的过程。图:维基百科


>>>>爆米花的啪啪声是哪儿来的?


根据英国皇家学会《界面》(Interface)期刊发表的一篇论文研究爆米花的声音,来自水蒸气喷涌而出的过程,这与开香槟时“嘭”的一声原理类似。


该研究还显示,180℃下96%的玉米粒都成功地转化成了爆米花,而170℃时,爆开的玉米粒只有34%。

爆米花的临界温度




>>>>如何让干玉米粒更容易爆开?


其实关键是买到对的玉米,不是所有的玉米都适合做爆米花的,合适的淀粉类型,合适的水分才能做出最好的爆米花。

图:forkfingerschopsticks


>>>>超简单!自制好吃的爆米花

【材料】玉米一小把,黄油适量,糖适量,盐适量(其实这都是看个人口味的,随你喜欢)牛皮纸袋或者微波炉加热容器

【做法】玉米粒用黄油、糖、盐拌匀,牛皮纸袋,封口(如果用密封容器注意别扣死),放入微波炉,加热1-3分钟,听到噼噼砰砰的声音频率变低即可拿出(注意取出时要戴上隔热手套,以免烫伤)

学会没?在家也能吃上可口的爆米花啦!


图:giphy


本文参考了Ent 在果壳网的问答《看电影为什么大家都要吃爆米花》;云无心的果壳网文章《玉米如何爆成花》;芸香的果壳网文章《真有人研究,爆米花的“噼噼啪啪”生从哪里来的?》;飘飘37的果壳网问答《如何使干玉米更易爆成爆米花》


所长说


来来,投个票,爆米花你喜欢吃甜的还是咸的?



本文来自果壳网

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The End

发布于2015-09-13,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