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也是技术活
2684
需用时 05:22
每周去梵克雅宝买买买,钻石随手用信封装,当众羞辱辛普森夫人……记一位印度王妃的奢侈生活

本来想改头换面去写欧洲珠宝来着,结果从图书馆里借的一本梵克雅宝(Van Cleef & Arpels)的书,翻开就是一位印度王妃的故事。她的珠宝和婚姻经历都太传奇了,忍不住看书看到一半就来分享一下。


这位王妃名叫Sita Devi(1917-1989),丈夫是巴罗达邦主,两人在1948年带着稚子离开印度,带着大量财产去往欧洲。Baroda现在属于印度西北方的古吉拉特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又靠近海岸方便贸易,所以当年富得流油。


这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Sita Devi王妃。


现在的巴罗达城,也是之前巴罗达邦的都城。


为什么今天会选择她,主要是因为这位不光有珠宝,还有放在现在绝对引起各路娱乐媒体深扒的身世背景。


故事要从Sita Devi的父亲举家搬迁到马德拉斯(Madras,就是现在的金奈)开始。这位Sita Devi的爹,是南印一个小邦主,相当于小国国王,但是领土不多,钱少,索性就带着全家搬家了,Sita Devi就在马德拉斯出生。后来就平淡地结婚了,生了几个孩子。


再后来呢,在一个春季赛马会上,被豪富的Baroda王储一眼相中了!当时25岁、面容姣好的她,在观众席里,就这样被当时已经35岁的有了8个孩子的Baroda王储看在眼里。


“这个女人很不一样啊!我们那里的女眷在这种场合都是要躲在帘子后面的啊,我头一次见到这么大胆的女人啊!”


大概,她就这样打动了这一辈子都被作为王储培养、四平八稳地生活的这个男人。


老房子着火那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双方都结婚了又算什么,双方都离婚不就得了!什么,你离不了,因为你丈夫不放人?那这样吧,你改信伊斯兰教,这样你们的婚姻就不被印度教承认了,就自动失效了;过几个月你再改信回印度教嘛,就能顺利地和印度教的我结婚啦!


婚后,两个人有了一个儿子,在印度独立的时候一起带着家族珠宝和金钱去往巴黎(然后和前妻的大儿子为财产隔空开撕)。


这位王妃1950年代住在巴黎的时候,据说一周能去梵克雅宝好几次,什么看看新货啊,买个五六对新耳环啊,改个戒指啊……后来梵克雅宝买了一枚34.65克拉的粉钻,以她小儿子命名为“Princie”。


就是下面这颗咯~



你说得怎么才能买出来这种交情吧……

 

人家去定做首饰呢,也不用重新买宝石,咱自带。祖宗留下来好多呢。也不用郑重其事什么的,就随手拿一个小袋子,或者破破烂烂一张纸包成的小信封,里面好多颗上好的宝石……



说到“祖宗留下来的宝石”,那必须得说说其中一位祖宗了。Sita Devi的丈夫直接继承了爷爷的王位,爷爷又是从其他家过继到皇室的,因为上一任邦主死后没有子嗣。为啥这么早就挂了呢?被英国人搞死的,理由是用钻石粉给英国人下毒。


(钻石粉:为什么不能让我安安稳稳地做一颗钻石?)


这个倒霉蛋继承的是哥哥的王位。他哥哥,照我说,上辈子就是一条龙,嗜血又酷爱收集宝石。最有名的家传大宝贝们就是他留下来的。


要买宝石,得先有钱啊~他赶上了美国南北战争的东风,当时大量产棉的南方被封锁,南方棉花出不来、其他地方没有棉花可用;而巴罗达这块地方恰恰大量出产棉花,于是这位巴罗达邦主大大发了一笔战争财。战争结束了,生意不好做了,收入锐减到1/4,但是我仍然想要钱,怎么办捏?国内加税啊!你看看,要不是地盘大、人多,要不怎么养得起这土豪的一家。


第一样大宝贝是钻石。一枚是128克拉的“南方之星”,有火柴盒那么大——大概放到中文语境里,就是“麻将牌那么大”吧。他为此花费8万英镑,据说相当于维多利亚女王王室年俸的1/4。第二枚是一枚78克拉的梨形钻,叫“English Dresden”(不是德累斯顿金羊毛勋章上那颗绿钻)。


它们后来都镶进了一条项链,随便感受一下:

 

最后一位巴罗达邦主的爷爷,就是被过继的那位。


 

Sita Devi戴着这条项链的照片。


这个家族拥有过的其他名钻还有:54.12克拉的“Eugenie Diomond”,曾属于叶卡捷琳娜大帝和法国最后一任皇后欧仁妮,现属于私人收藏家;24.04克拉的梨形黄钻“Moon of Baroda”,1920年代出售, 后来玛丽莲梦露在“Diamonds are a Girl’s Best Friend”里戴的就是这颗。


那位像龙一样的邦主留下的第二件大宝贝,是四条珍珠挂毯——但是他好惨,在挂毯完工之前就去世了。


其中一条在2009年由苏富比拍卖,我们来看下它的样子:

 


哦反正我觉得这样看挺平常的,甚至称不上好看。


但是放大……

 


亮闪闪的钻石!


再放大……

 


原来白色的底色全部是珍珠!


苏富比在拍品资料里经过各种计算后得出结论:这条上面一共有120万~150万颗天然珍珠,大概2500颗钻石( 重约350~400克拉)……


看到这里我非常想跟大家聊聊天:你一共见过多少珍珠和钻石!


 再来看看她的其他珠宝~



上面这张就是我借的书的封面了。其实我刚开始只是觉得她很美,一点都没觉得这串珍珠很震撼,什么指甲大的马贝珠现在多得是嘛。但是,突然醒悟过来猛拍大腿:


人家是波斯湾的天然珍珠啊,天然珍珠长到这么大、这么圆,多不容易啊!


三条链子分别有34、36、40颗珍珠,据说每一颗都至少有30格令(grain,1格令约合0.06克)。梵克雅宝帮她改过几次项链扣子,其中一版是正中一颗20来克拉的大钻石,旁边围着一圈小钻石和红宝石。


这条项链在上世纪中叶的估价是$599,200。




上图这条蓝宝石项链,11颗长方形蓝宝石总重超过200克拉,当时估价是超过$160,000。宝石太大了,大到什么程度?想把其中一颗改成戒指,还得切成两半才合适。

 

哈!人家的娃从小就能戴!


另外还有一个大大的红宝石、钻石、白金项链,当时估价$504,000,在1952年被梵克雅宝翻新了。


话说为什么要翻新呢~太大了啊!!改小了才不那么可怕啊,才能随便戴戴啊!梵克雅宝这本书给的评价是:


这一条项链能改出30多件重要的珠宝,还没算碎钻。

 


上图应该就是改动之前的样子:小吊坠里的6颗椭圆形红宝石,每颗8克拉左右;下面孔雀尾形状的大坠子,镶嵌了一颗25克拉的椭圆形红宝石、一颗10克拉的圆形红宝石;下面还坠着9颗水滴石切割的钻石,最大的一颗有25克拉。


1952年由梵克雅宝改成了下图,1974年在蒙特卡洛拍卖。(说实话我觉得这个水滴形切割的钻石非常不好看,起码在照片上丑。)

 


下图是梵克雅宝给她做的祖母绿莲花项链和耳环,不是一套。




关于祖母绿项链……她还跟辛普森夫人(对,就是温莎公爵的那位辛普森夫人)呛过声。她有另外一条祖母绿项链,卖给了著名珠宝商海瑞温斯顿(Harry Winston),HW修改之后卖给了温莎公爵夫人。在一个晚会上,一向不对盘的俩人狭路相逢,公爵夫人戴着的正是这条原属于巴罗达王妃的祖母绿项链。


Sita Devi开口了:


“这些祖母绿戴在你脖子上,还不如在我脚脖子上好看。”


公爵夫人不堪其辱,第二天就把项链退回了海瑞温斯顿。


(按照梵克雅宝的说法,Sita Devi并没有把它们做过脚链啦,只是为了气气对方。不知道海瑞温斯顿是怎么描述这段纠纷的。)


后来这个场子是12年后被温莎公爵找补回来的,在她已经没那么有钱的时候。



下面是一个漫长的记仇:


1969年的时候,王妃收到了一封舞会邀请函,即将举行的Oriental Ball可能是二战后巴黎最盛大的舞会。王妃让秘书回话说:除非送来新的邀请函,把我的头衔写作“巴罗达王妃殿下”,否则我不参加。


舞会主人致电温莎公爵,公爵回复:


“她不是什么皇室的殿下,更没有资格自封‘殿下’。”


当然,她就没法参加这个舞会了。


1956年离婚,奢侈生活和失败的投资迫使她1974年在蒙特卡洛拍掉了几十件珠宝,比如前面说过的两条项链;儿子1985年在四十岁生日之后自杀身亡,老太太1989年病逝。


最后是一些零散的能找到大图的珠宝……啊年代久远就是不好,图很不好找。


  • 这个烟盒好好看啊,放现在能拆成多少件“梵克雅宝高级珠宝”啊?

 


烟盒的灵感来自那幅“欧仁妮皇后和侍女”。



  • Cartier的天然大溪地珍珠手镯。原本是一套来着。





 

 

 

这个项链跟最开头那串大项链应该不是同一条。

 

伯爵表。

 

梵克雅宝的小盒子。


梵克雅宝的绿松石戒指。


本文主要参考了这本书:Van Cleef & Arpels: Treasures and leagends。还蛮好看的,讲各位王后公主的珠宝和背后的故事。


活儿姐有话说

看的时候一直在数零。

喜欢好看又买不起的珠宝,欢迎关注本文作者:


今天就到这里啦!

以后还会更新好看好玩儿的东西哒

关注这个微信号

有更新就能第一时间知道啦

Mai-Bu-Qi

买不起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跑过来看你点赞~

The End

发布于2017-04-11,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美丽也是技术活

美丽也是技术活官方帐号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