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也是技术活
3246
需用时 06:29
看完《神奇动物在哪里》,我就被女二号的衣服美瞎了

活儿姐有话说

最近《神奇动物在哪里》正在热映,不知道大家都看了没?反正活儿姐已经第一时间就跑去看电影啦~片中除了小雀斑(毫无疑问的)让活儿姐印象深刻外,另一个非常亮眼的角色就是女主角的妹妹奎妮——她的每件衣服都好漂亮啊!








如果你之前看过《大西洋帝国》、《唐顿庄园》、《费雪小姐探案集》这些片子,应该会觉得这奎妮的服装似曾相识。这种受影响于爵士文化的服装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活儿姐找来了神猫罗尼休来给大家讲讲~


喜欢就点赞,喜欢得不得了就转发到朋友圈吧~


1920年代,在被称作“爵士时代”的十年中,整个西方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战的结束彻底终结了古典时代,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全新的,充满活力的社会风貌,自然也少不了完全不同以往的时尚潮流。对于当时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个追逐时髦,大肆挥洒享乐主义的“辞旧迎新”时代,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菲茨杰拉尔德所言:“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


西方世界的各大都市,是爵士文化的中心,而活跃在这里的女性,便是二十年代风貌的最佳注脚。随着各种新兴艺术和思潮的来袭,女装发生的变化是最为剧烈的。受如火如荼的女性解放运动影响,设计师们摒弃了曾经数百年间占据时尚中心的束胸衣和繁琐长裙,新兴的服装打出了自然简约,解放身体,轻盈俏皮的招牌。时尚不再束缚身体,转而以展示自然体态为宗旨。


这一时期女装的经典款式便是宽松,低腰线,不凸显身材线条,带有“小男孩”既视感的筒状连衣短裙,非常符合新时代新风貌的需求,一经推出立刻大受好评。




二十年代的时装画片。


在二十年代的十年中,爵士风格经历了从初始到成熟,随后迈向下一阶段的过程,其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腰线的升降。二十年代初的女装仍是上一个十年的风格——比较高腰的束腰上衣。随后腰线便不断下降,在1925~1926年间达到最低,复又重新上升并最终在末期形成了三十年代流行的修身长裙。不过在大部分时间中,女装的整体样式都是筒形的连衣短裙。



二十年代服装款式变迁。


在这一前提下,不同场合,不同时间的穿戴,也是相当丰富多彩——譬如,日装和晚装的差异便是最为明显的。


日装在女性生活中占据了绝大多数时间,在二十年代的很多女性中,休闲款的连衣短裙大受欢迎,简练的直线条,颜色与花纹雅致不花哨,装饰适中,有时会加上一件短马甲,给人一种整洁的美感。无论是上班还是参加游园会,都端庄而大方。这些连衣裙的款式大同小异,主要通过不同的色调和花样来区分穿着人群。



二十年代穿日装裙的女士们。


除了整体式的连衣裙外,还有一种常见的日常装束是衬衣加短裙,外穿宽松的罩衫。虽然并不是典型的低腰连衣裙,但这类服装的上衣往往较长,下摆多延至臀部以下,所以和裙子搭配起来后依然是低腰筒形的经典款式。


而对于响应女权运动口号,积极加入职场的女性,一套笔挺的女式西服套装也是相当受欢迎的。西方女装大约在1890年代开始从男性服装取材,逐渐出现一批走简洁硬朗路线的女装。而到二十年代,在女性解放思潮提出的性别平权口号下,男士服装的设计手法也在女性服装上体现得越来越多。当时的数位新潮设计师,比如可可·香奈儿更是将这一打破性别垄断的风尚推到了极致,将简约风格的套装及以往只属于男性的针织衫推广到整个女装圈。


香奈儿推广的女性套装。


除此之外,一种现如今司空见惯,在当时却是相当惊世骇俗的事物也正在蓬勃流行中,这便是——女裤。女性的裤装虽然在1910年代已经出现,但真正得到普及,并与男装裤款式缩短距离是在二十年代中叶。我们可以猜测,当时渴望放飞自我的时尚女性会多么欢迎这种很有吸引力的中性美。





1920年代的裤装女性。(当然活儿姐不鼓励大家用抽烟来凸显中性美)


在1925~1926年,也就是爵士风尚达到顶点的时候,女性日装受到当时海军制服的影响,领巾这一元素几乎成了全民爆款。如果你在白天上街,可以看到大群女人脖子上戴着各式各样的领巾。



1925年时装杂志里的海军范儿领巾。


女性日装的标准配置是帽子,直到六十年代之前,不戴帽子就出门都是很不体面的,如香奈儿所说“帽子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二十年代的女帽和服装一样出于特别的转型时期,在此之前,女帽都流行夸张华丽的造型,女性的头部和发型就像是作为帽架而存在的。


而到了二十年代,伴随着人体本身越发受到重视,帽子也与发型一起迅速简化,转而以一种特别的钟形帽为主流。顾名思义,这种帽子看起来就像个铃铛,半球状包住脑袋的帽身,像短裙一样微微打开或向上翘起的窄帽檐,或者干脆没有帽檐。这种营造出短发效果的帽子,也是响应了当时的“小男孩”风格。此外还有帽檐像翅膀一样下垂的小草帽,和平直的碟形帽,也都是以轻便简单为宗旨的。


二十年代的各种帽子。


二十年代的白天和黑夜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二十年代的大都市中,行色匆匆的人们和喧嚣的交通,像一个庞大的机器高速而井然有序地运转着,与现在并没有太大差异。而夜生活,才是爵士时代的精髓,可以说也是这个名称的由来。随着夜幕降临,一种新的生机才伴随着一整夜的歌舞升平,纸醉金迷露出头角。


对于那时的女性来说,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她们的生活才真正开始。换下一本正经的日装,她们摇身一变,瞬间化作流光溢彩的爵士女郎。二十年代的晚装和日装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其存在的意义便是——奢华!闪耀!性感!


晚装是最适合用来展现新潮艺术的,它们往往是非常轻薄的无袖连衣裙,色彩艳丽,用大量亮片、水钻和彩色珠子缝缀出华丽的装饰艺术风格图案,配上轻浮的流苏和撩人的薄纱羽毛。



一些典型的二十年代晚装。


二十年代盛行的装饰艺术(Art Deco)风潮席卷了当时几乎所有艺术范畴,在女装上表现得也是淋漓尽致,尤其是晚装,几乎是这一艺术风潮的活动展示板。


所谓装饰艺术风,简单来说就是指对高度提炼化、绘画化的自然界线条,以及机械式的几何形状——比如斑马纹、折线、放射纹样——构成的装饰性图案的运用,兼具简练纯粹与热情时代感,反映出二十世纪建筑、科技等新生事物的大发展对美学的冲击,同时又将东方传统艺术——比如浮世绘——和刚刚受到广泛关注的古埃及与古美洲文明融入了新潮流。


同时装饰艺术讲究对比激烈的丰富色彩,所以二十年代的晚装上充斥着用各种耀眼鲜亮的材料形成的抽象图案和古文明风情,亮片便是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最广泛的运用。这时的晚装在现代风格中还保留着一些古典韵味,可以说是时代变迁转型期的直观体现,自然也有一种独特的美。





二十年代的Art Deco女装


和之前的时代有所不同的是,二十年代是一个女性意识觉醒的高峰。所以这时的年轻女孩热衷于作风开放的社交活动,绝大多数城市姑娘,即使是普通女工,手里也会有一两件晚装。不过这倒不是因为她们有机会去参加上流社会的聚会,这些自由自在的姑娘过着另一种夜夜笙歌的生活——她们是酒吧和舞厅的常客,也就是所谓的“Flapper Girl”。


Flapper本意“刚会飞的小鸟”,后来便被用来形容美丽轻佻,作风大胆的新生代女性。她们自力更生,追求自由生活,喝酒,抽烟,开车,流连舞厅,与年轻男子调情,大跳激烈奔放的舞蹈,完全没有以往的拘束。如果说上流社会的晚装还需要展示一点老式的优雅,那么这些女孩的衣服才是彻彻底底的爵士风情:可以廉价,但不可低调,要放肆上天,炫瞎众人眼。


于是宽松轻薄的低腰裙,闪闪发光的珠片绣,半透明的衣料,露出大腿的流苏裙摆,使她们成为了有史以来最性感的一群人。那时的酒吧中,点一支香烟,身穿轻盈性感又炫耀的短裙,挂一串串长项链,短发上戴着各种珠宝发带或土耳其式头巾,脚穿俏皮的绑带皮鞋,用羽毛装点自己,在柔和的灯光下,伴随着性感撩人的音乐,全身熠熠生辉的女士,是二十年代夜生活最美的一道风景线——你永远猜不出这些谜一般的女子在白天是什么模样,什么身份,因为,她们此时只为夜而生。


Flapper Girl们。


现在人装扮成的Flapper girl。


不过与此同时,我们熟悉的筒状裙款式也并未完全霸占整个服饰圈,还有一种更加奇特的裙装时不时会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这种被称作Robe de style的裙子简单来说就是二十年代的复古款,其主要特征便是带有裙撑,外形像个灯罩的长裙。


热爱古式服装的法国设计师Jeanne Lanvin是其中的佼佼者,如今我们看到的大部分Robe de style裙装都是她的作品。不过这种款式由于身处二十年代,所以其“复古”也是折中的——尽管下半身穿越回了19世纪,但上半身仍是当时流行的筒装低腰款,二者的结合相当清奇,也算是难得一见的异服了。


由于其特别的风格,以及不太方便的裙撑,所以Robe de style裙装往往被用在比较传统庄重的正式场合,比如上流社会的晚宴,自然就不是很大众了。


Robe de style裙装。


很可惜的是,随着大萧条的到来,爵士时代的梦幻也渐渐远去了。但这段现代时尚最初的华丽一幕,还是经常会在各种影视作品中出现,让我们又重温那摩登又浮华的年代。


活儿姐有话说

很多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事,都是前人在质疑和不解中的坚持换来的,比如女性穿裤子、开车。


美丽也是技术活

ID:PrettyNow

护肤、美容、纤体、整形……
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成为美人,但哪条路都没那么简单!

美丽是一门技术,想漂亮?

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一起修炼修炼!

如需合作,请联系sns@guokr.com


快过来点赞啦!


The End

发布于2016-11-27,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美丽也是技术活

美丽也是技术活官方帐号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