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丽也是技术活
1718
需用时 03:26
这种“纪念”宁愿没有——说说祛疤那点儿事儿
不论是因为小时候调皮捣乱,还是成年后的一些意外,很多人身上都会留下或大或小,或深或浅的疤痕。疤痕位置隐蔽或者疤痕本身不明显还好,碰上一些显眼的疤痕,虽然嘴上说着“哎呀没事,权当留个纪念了”,但心里没准还是有点膈应。那,如何消除疤痕呢?
都是受伤,为啥你会留下伤疤?

创伤达到真皮层是形成疤痕的必要条件。为什么呢?因为胶原纤维和血管都不存在于表皮,创伤如果只达到表皮是不可能留疤的,填补缺损的只可能是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画皮2》中,半边脸毁容的靖公主。好啦我知道电影总是很不真实,人家毁了容都辣么美QAQ

但很遗憾,常见的皮肤创伤只要出现渗血、流血那就肯定深达真皮层或以下了;皮脂腺、汗腺和毛囊的导管虽然也要经过表皮开口于外,但它们大部分的结构还是埋在真皮层中的,所以这些皮肤附属器的损害就算没什么出血也大多容易留疤。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皮肤科医生为什么都反对患者自行“挤痘”,因为很容易挤破肿大的皮脂腺囊,形成真皮层的感染、炎症,为后期形成疤痕埋下伏笔。
疤痕分几种,治疗方法各不相同

从形态上说,所有疤痕都可以粗分为增生性(高出皮肤表面)和萎缩性(低于皮肤表面)两类。

增生性瘢痕

增生性疤痕可以长得光滑也可以长得粗糙,可以柔软也可以坚硬,因为先有血管增生再到纤维增生,所以外观大多会经历一个缓慢的、从紫红色到白色的变化过程,有趣的是,增生性疤无论表面再怎么增生都不会大于基底面积,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渐渐变得不明显,如果你在此期间使用了一些宣称有祛疤奇效的外用药,那很可能就会成为“疗效”的见证者——然而其实不用这些药疤痕也是会减淡。

增生型瘢痕

持续不退、表面增大甚至大于基底的,称为瘢痕疙瘩,这种疤痕会超过原发损害的范围,呈蟹足样向外伸展。瘢痕疙瘩最常见于前胸烧烫伤的人士,穿耳洞及三角肌皮肤外伤导致的也不少见,里面透明的胶原束因为聚集增厚(一般增生性疤痕没有这种改变)而变得更为肿胀、坚硬且难以消退,而那些神奇的祛疤药在它们面前也只能纷纷败下阵来。(瘢痕疙瘩的图片有点重口,这里就不放啦,想看的请回复【瘢痕疙瘩】)

萎缩性疤痕在面部最多见,大部分是痤疮的后遗症,从形态上可分为冰锥型、滚轮型和箱车型三类。


冰锥型就是象给冰锥扎过的一样,开口直径较小,边缘陡峭,它可以持续不变也可以发展为滚轮型或箱车型。箱车型就是象给货柜箱轧过的一样,开口较宽,表面常呈长方形,边缘陡峭锐利,变化较少。滚轮型就是象给轮子轧过的一样,边缘有缓和的坡度,是由于底部的真皮或皮下纤维牵拉形成的。


滚轮型瘢痕用皮下小针刀结合化学剥落的治疗效果。

不管是什么样的疤痕,其本质都离不开“纤维增生+毛细血管增生”的特点。疤痕是否出现取决于创伤有没有达到“真皮层以下”这个前面说过了,此外它的发展变化还与原发疾病、肤色、年龄、部位、体质及早期伤口处理方法有关。预防方法一是清洁伤口异物,在早期做好伤口覆盖并保持湿润,二是对需要缝合切口尽量做好对合。

去疤药?省省钱吧别买了

市面上祛疤的外用药很多,但很可惜它们的疗效都缺乏高质量证据,搽了觉得有用的可能本就是不搽也会消的增生性疤痕。

说到这里顺便八一八两个祛疤药膏中常见的成分:多磺酸黏多糖和表皮生长因子。前者见于许多进口的祛疤药膏中,但里面主要成份实际是组织性肝磷脂,也就是俗称的肝素。肝素是抗凝血药,它可以为伤口愈合创造良好的环境,但对抑制纤维和血管增生却没见到太多高质量证据,也无法阻止疤痕形成。


编辑我小时候买过一种当时很火的薰衣草祛疤精油,结果当然是并没啥卵用……

另一个表皮生长因子(即EGF),在近年来的美容类产品中很红,宣传都说可以促进问题肌肤修复,还能抗皱、袪疤云云。这种因子确实存在,它发现于上世纪60年代,但一个巴掌拍不响,EGF要与EGF的受体(即EGF-R)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它们就好比钥匙与钥匙孔的关系。而人体本身有多少EGF受体则是由基因决定的,当钥匙孔都插上钥匙了,再增加多少把钥匙都不会有用了。所以,EGF对正常人来说不用额外补充。另外EGF也因为分子较大无法穿过完整的表皮,对病根在真皮层的疤痕可谓毫无抑制作用。

对疤痕疙瘩和萎缩性疤痕而言,还是得靠皮损内注射激素、强脉冲光、点阵激光(像素激光)、PLASMA离子束、化学剥脱法(果酸换肤)、subcision(皮下小针刀)以及磨削手术、植皮手术、同位素敷贴等单独或组合治疗。


增生性瘢痕用同位素敷贴治疗的效果。


单用点阵激光治疗疤痕的效果。

总而言之,袪疤是个技术活,要懂得准确识别和针对性治疗,这事还是交给懂循证医学的皮肤科、美容科医生吧;伤口早期处理也很关键;想通过涂药祛疤的,想想就得了。

题图来源:站酷网海洛创意

本文来自果壳网,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

The End

发布于2015-10-06,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美丽也是技术活

美丽也是技术活官方帐号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