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种日历
1781
需用时 03:33
说!哪个熊孩子把花瓣撕成了这样!

昨天介绍香石竹(康乃馨)的文章中,有小伙伴留言问到,它是否就是所谓的“抚子花”。其实这个充满日式风情的名字,指的正是香石竹的亲戚——瞿[qú]麦。

在《万叶集》关于秋之七草的描述里,有一种花的名字听上去像人的名字,它就是“河原抚子”。在日本,“抚子”这个词代表着温雅而有教养的女性,这一称谓充满了日式的“萌”系属性,不但在旧时代很风行,在时尚的现代也是一种雅称。那么,“河原抚子”是一种什么样的花,惹得人如此怜爱?


瞿麦,是否能以其柔美打动你?图片:Annie's Annuals & Perennials

瞿麦不是麦

从名字来看,“河原抚子”的意思就是长在河边的抚子花,而日本人常说的抚子花,正是瞿麦。瞿麦好看吗?估计很多人都会一头雾水,这种花似乎并不常见。从名字看,麦者多禾本,而禾本科的植物开花大多也不会很美丽。但实际上,瞿麦属于石竹科与石竹以及香石竹是亲戚。


瞿麦不是麦,就如<荞麦也不归禾本科>一样。图片:JardinsLeeds / flickr

说到石竹,你或许会很熟悉,毕竟这已是非常常见的花卉了,让人有点分不清它是人工栽培的呢还是野生在外的。在很多老式花坛里,到了盛夏时节,就会有大丛大丛的石竹盛开;虽有些花坛可能已经疏于管理,但花坛里的石竹却年年盛开。


丛生的石竹,或白、或粉、或紫。图片:Chin-Ching Lin / flickr

石竹花的颜色并不复杂,多是白色或是粉紫相间,但是石竹花瓣上有非常漂亮的花纹,而每一丛石竹的花纹都会略有差异。因此,成片的石竹并不单调,远望或者近观,都能发现千变万化的幻变。

石竹亦不是竹

野生的石竹广泛地生长在华北以北的东亚地区,在华北稍有海拔的山谷林丛的边沿,总有野生的石竹生长。国人栽培石竹也非常早,北朝农书《齐民要术》中甚至提及栽培它来作为食用,不过,书中不提“石竹”二字,而多以“瞿麦”出现。


作为石竹科的一员,瞿麦也有着相似的美。图片:Stan Shebs / wikimedia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石竹和瞿麦认作同一种植物。古人觉得石竹枝条形如竹,喜欢生长在石边草丛,故名“石竹”。石竹可食,作为一种野菜也曾进入过我们老祖宗的锅。


石竹科的植物,通常茎节膨大。图片:missouriplants.com

石竹的繁殖能力很强,虽是草本,但宿根多年,种子数量也异常多,于是有人形容“为性多秽,一种此物,多年不绝”;四面八方散布的石竹,则名“瞿麦”,“瞿”有四通八达的意思,“麦”则因其植株成熟时,包被着筒状萼片的果实形同麦稞。


图中凋谢的花儿正孕育着果实,模样如麦稞一般。图片:destigianni.com

然而古人不分的石竹和瞿麦,如今却是两个不同的物种。我们将寻常所见、驯化栽培的称之为石竹,而将它在山野中的一位近亲称为瞿麦。虽然分属两物,但石竹与瞿麦的关系依然亲密,同属石竹科石竹属。


五基数的花瓣、五枚雄蕊,石竹科的瞿麦。图片:chichacha / flickr

混淆已久的两朵小可爱


其实,两者在开花的时候很容易区别:瞿麦的花瓣边缘有着长长裂成丝状的裂片;而石竹的花朵,相比之下显得小且整齐,花瓣边缘的齿犹如我们儿时削铅笔产生的木屑。大朵大朵的瞿麦花和小小朵的石竹花,在草丛中并不难鉴别。

瞿麦与石竹,差别还是挺大的。图片:Nicolas Moulin;Change4Ever / flickr

在野外细心观察的人还会发现,这两种花其实不太喜欢长在一起。艳丽的石竹花喜欢长在草原和林地边缘,尤其喜欢山坡乱石草丛;虽然喜欢湿润,但是更喜欢向阳略微干燥的草坡上。而花大纤美的瞿麦则喜欢潮湿的山谷林缘,或是溪流河边,或者是高原潮湿的草甸林边。如果在同一座山,石竹喜欢生长在海拔较低的平缓之地,而瞿麦则喜欢更为冷凉的高海拔草甸。

生长在林地边缘的石竹。图片:Moonlit Meadow / flickr

对古人来说,两物习性不同,相遇不易,可能就因此混淆。其实古代的日本人也不分这两种植物。石竹很早便以观赏用途传入日本,日本称之为“唐抚子”,而那些生于河边溪流边的瞿麦就被叫做“河原抚子”了。


生长在河岸边上的“河原抚子”,模样柔美而飘逸。图片:naturgucker.de / enjoynature.net

温柔而坚定地生长


喜欢长在河边的瞿麦是一种很坚韧的植物。它茎杆很长,能以半匍匐的形态在河滩上生长。看似柔弱的茎杆常常在开花时抬起,长出富有飘逸风格的花朵。


出现在水岸边上的娇柔身影。图片:iwanvh

瞿麦繁殖能力出众,虽然植株隐没在荒草深处,但在花期盛放的秋天里,整个河边草原总会看到绵延不绝的瞿麦花。日本人为了区别远道而来的“唐抚子”,就又把“河原抚子”称为“大和抚子”了。

日本人对“抚子”的特殊情感,后来也延伸到了石竹属其它的很多观赏花卉。比如原产北美的须苞石竹,在日本培育出了众多艳丽的品种;对中国传来的“唐抚子”,他们也异常关切,从石竹中选育出四季开放的常夏石竹,在传入欧洲后成为了如今最重要的鲜切花——香石竹的亲本之一。


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康乃馨Carnation。图片:hbu.h-cdn.co

石竹们大放异彩,倒是这广布欧亚大陆的瞿麦略显冷清了。除了热爱它的日本人培育它作为花道中重要的花材,其他园艺对它鲜有热爱。不过,要知道,“大和抚子”增进的定义:天然呆萌略显拘谨,内敛而压抑的黑长直系美女。瞿麦坐拥“大和抚子”这个萌系名号,难道还不够么?

本文是物种日历特约稿件,来自物种日历作者@阿蒙。

你可能错过的精彩内容

郁金香:从草根到“网红”

帝王花:没点本身,怎么好叫这个名字

黑种草:秀色可餐的“雾中恋人”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The End

发布于2019-06-12,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