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金丝雀,我第一时间想起的却是金翅雀(Chloris sinica),金翅雀是一种我国常见的鸟类,鸣声也比较好听。小时候,老家的院子里也曾有过金翅雀筑巢繁殖,所以我一直以为书里提到的金丝雀就是常见的金翅雀,心想“这个金翅雀外表平平无奇,咋就成了名贵的笼养鸟呢?”,这个误解直到我上大学后开始观鸟才消除。

眼神凶狠(?)的金翅雀。图片:孫鋒 林 / Flickr
实际上笼养的金丝雀(Serinus canaria domestica)源自野生的金丝雀(Serinus canaria),分布在大西洋上的亚速尔群岛、马德拉岛和加那利群岛,这点在其英文名Atlantic Canary(大西洋金丝雀)或Island Canary(岛金丝雀)中也有所体现。

野生雄性金丝雀。图片:Juan Emilio / Wikimedia Commons
金丝雀是一种雀形目鸟类,个头不大,全长约13cm。野生金丝雀长相算不上醒目,和常见的纯黄色笼养品种相差甚远,雄性个体身上以黄色、黄绿色和褐色为主,头部和胸腹部多黄色和黄绿色,翅膀和尾羽上多褐色,杂有黄色,雌性个体比雄性个体颜色要暗淡一些。

常见的笼养金丝雀色型。通过选育,消除或抑制了黑色素基因,培育出我们熟悉的金黄色金丝雀。图片:John Gerrard Keulemans / Wikimedia Commons

大航海时代的产物
一切还得从大航海时代说起,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人开启了海上探索的新时代,哥伦布横跨大西洋发现了美洲大陆,麦哲伦则完成了环球航行,而加纳利群岛恰好位于他们的航线上。金丝雀最早便是由西班牙水手带回欧洲的,约在17世纪便实现了人工繁殖。在当时,金丝雀是非常名贵的鸟类,一般只有欧洲皇室和贵族才能玩得起。一些修道士也参与了金丝雀的人工繁育工作,他们故意制造短缺,而且只卖雄鸟,从而奇货可居,高价卖出。
后来,金丝雀的繁育壁垒被打破,普通人也能得到雌鸟,人工繁育得以普及,从而使其价格大大下降,成为了在欧洲广受欢迎且非常普及的笼养鸟。

左上为金丝雀的欧洲亲戚——欧洲丝雀Serinus serinus,其余的是笼养金丝雀的不同色型,右上为白色型,中间为肉桂色型,左下为金色蜥蜴型(Gold Lizard),右下为诺维奇绿(Norwich Green),黄色的那只为诺维奇黄(Norwich Yellow)。图片:Internet Archive Book Images / Flickr
时至今日,家养的金丝雀已经被培育出多个品种,且有着不同的观赏目的。按照观赏目的,可以将现代的观赏金丝雀可以归为三大类:一类主要以欣赏颜色为目的;一类主要以欣赏外形为目的;还有一类则主要以欣赏鸣唱为目的。
欧洲人似乎很热衷于培育外表奇特的鸟类品种,他们培育出了很多奇形怪状的家鸡、家鸭和家鸽,金丝雀也不例外。

一些形态“别具一格”的金丝雀。图片:Internet Archive Book Images / Flickr
英超诺维奇足球队队徽。图片:诺维奇足球俱乐部 / Wikimedia Commons
作为一种可爱的动物,金丝雀也经常出现在影视作品里。华纳兄弟的动画《崔弟和傻大猫》(Tweety Bird and Sylvester)里,小黄鸟崔弟就是一只金丝雀。《哆啦A梦》漫画里,静香的宠物鸟小皮也是金丝雀,在动画里则是灰文鸟(Padda oryzivora)。

崔弟和傻大猫这对冤家。图片:崔弟和傻大猫

金丝雀的“走红”
现代的金丝雀品种,除了黄色羽毛,还有红色羽毛。但是,野生的金丝雀身上并没有红色,体内也没有能让羽毛呈红色的基因。这些表达出红色羽毛的基因到底从哪里来的呢?
事情要从20世纪初说起,德国的两位鸟类学者Hans Duncker和Karl Reich尝试着通过种间杂交的方式来培育红色型的金丝雀。他们选用了南美洲的黑头红金翅雀(Spinus cucullatus)和纯黄色型的金丝雀杂交,并将杂交后代再和金丝雀杂交。但是,他们只得到了橘色的“杂种”金丝雀。
后来美国的育种家发现,黑头红金翅雀需要摄入含有胡萝卜素的食物才能变红。生物的外表不仅会受基因的影响,环境因素也很重要。于是,给“杂种”金丝雀的食物添加胡萝卜素之后,人们终于得到了红色金丝雀。

红色的金丝雀,是不是该叫“红”丝雀?图片:Luis Miguel Bugallo Sánchez / Wikimedia Commons

煤矿中的金丝雀
金丝雀不仅有脸和才华,还曾立下大功,救过很多人的命。过去,在矿井里,它们担当着保障工人安全的责任。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其中有甲烷、一氧化碳等,这些气体大多无色无味,过量吸入后可能致命。19世纪末,人们发现金丝雀对这些有毒气体非常敏感,吸入很小的剂量便会晕倒或者致死。因此,人们把金丝雀带进矿井充当“哨兵”,金丝雀状态不好时,工人就会撤离,从而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因此,英文中产生了“煤矿中的金丝雀”(canary in a coal mine)这个词组,表示有警示作用的东西,或者危险的征兆。

抗议标语写着“金丝雀要死了,而我们还在挖煤”。图片:Takver / Flickr
直到20世纪80年代,金丝雀的角色才被现代化的空气检测设备所替代。但是,金丝雀的作用不光是预警,它也是采煤工人的好伙伴。出现危险情况时,矿工们撤离时也会把金丝雀救上来,还发明了一些救助设备,将吸入了有害气体的金丝雀放到密闭富含氧气的空间内,拯救这位小“哨兵”的生命。吸雀rua雀,听金丝雀唱歌,可以给枯燥乏味的工作带来一些慰藉,这就是机械所不能比的了。

老人手中捧着的盒子,是抢救昏迷的金丝雀的吸氧装备。图片:Edna Winti / Flickr
你能养的小鸟鸟们
斑胸草雀:只想谈恋爱
牡丹鹦鹉:成天撒狗粮
虎皮鹦鹉:话唠又精分
鸡尾鹦鹉:呆毛小仙女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