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壳说
1347
需用时 02:41
要找准自己的位置有多难?人类至少花了上千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吐槽过地球仪歪歪的设计——明明竖直着用更方便,为啥偏偏要斜着转地球仪呢?


| 曾经“正”过的地球仪

古希腊作为西方天文学的发源地,主张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太阳、月亮和星星不过是每日每夜绕着地球转的附庸罢了。由此,中世纪的古希腊天文学家亚里士多德-托勒密也提出“地心说”,并成为了当时主流的宇宙观。

↑↑在《创始记:逐出伊甸园》中,就是上帝推动着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前进 | Wikipedia

地球是“尊贵”的宇宙中心,那么地球的模型一定不能东倒西歪的,而外圈是日月五星和恒星天球,整个宇宙由此绕着地球展开。地球仪更像是一个“浑天仪”,不过这种大环套小环的直立设计特别复杂,用起来也很不方便。

↑↑浑天仪 | Wikipedia


| 地球仪怎么歪了?

时代在进步,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提出地球并不是宇宙的C位,而太阳才是。后来经过伽利略、开普勒等天文学家证明,“日心说”比“地心说”更为合理,能更地解直接简洁地释我们观测到的各类天文现象。

↑↑日心说和地心说对比 | malinc.se

在日心说里,地球不过是一个普通行星罢了,黄道面就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它和赤道面的夹角就是黄赤交角,这意味着地球每天都是斜着绕太阳自转和公转的。为了形象地展示地球真实的转动状态,地球仪也就变成了今天“斜着的”形象了。

↑↑黄赤交角和地球的转动 | Zodiac Astrology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日心说和地心说的更替引发了社会宇宙观的大变革,《圣经》也受到了极大的撼动,伽利略等科学家因此被罗马教廷严厉地审判并软禁。地球的旋转(revolution)这个词,后来也引申为新的意义——革命,那段黑暗的时期后来被称为“科学革命”。人类作为宇宙中渺小的“漂泊者”,在对自我认知的道路上,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 做人就是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到了今天,人类可观测的宇宙半径已经达到了上百亿光年。也就是说,假如我们现在观测到了“宇宙尽头”的一个爆炸,那么它已经是百亿年前的事情了。太阳也早就不是宇宙中的独苗苗恒星,目前已知的离我们最近的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大约在4.2光年之外。从太阳系到比邻星,中间可以肩并肩排列三百万颗太阳,而银河系中大概有上千亿颗恒星,距离我们都是难以想象的“天文数字”。

↑↑图 | Sciencenews.org

宇宙很庞大是已知的事实,但宇宙到底有多大,目前还没有定论,毕竟至今人类的脚步都没有逃离出太阳系。在畅想宇宙宏伟蓝图的《银河系漫游指南》中,沃贡人就对人类居然没在比邻星看到过地球的拆迁告示而感到非常惊讶。估计沃贡人很难想象,按照人类现有的科技,到达比邻星还需要好几万年这个事实。

人类对宇宙的认知在一点一点扩大,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也因此正变得越来越不起眼。经过了万年进化的人类文明之于宇宙,甚至还不如沙海中的一粒沙,这样一想还真是有些伤感。但值得振奋的是,人类对于地球和自身在浩瀚宇宙中的画像,也由模糊变为精确了。日益进步丰满的认知,能让人类更好地开拓宇宙未知。


| 要做就做宇宙中的智慧旅者

主观来看,时间长河中的人类文明就像浩瀚宇宙中的地球,从一开始都不过是漂泊者。在无尽头的迁徙漂泊过程中,人类逐渐定居,躬耕农牧,从原始的工业文明到今天第四次工业革命引领的全面智能,社会变得越来越“聪明”,前进的方向变得愈发精准。而每一次文明的巨大飞跃,都离不开对科技一点一滴的积累和耕耘,这样点滴变化,可能就正体现在你我眼前、掌间和脚下。

↑↑工业革命的演进 | IoTsens

一个多世纪前,别克第一次进入中国,从溥仪到孙中山,从美龄宫到周公馆,中国对于“好车”有了全新的标准。1998年,别克新世纪正式登场,也顺势将通用汽车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移植到了中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进步。

在未来,我们依然还会不断探索未知,虽然脚步远不能跟上想象的尺度。但真正的“智行者”能于斗室之中,仍能心游寰宇之内,在2020年继续#智行千里,纵情向前#!

The End

举报这篇文章

果壳说

果壳作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