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人
1441
需用时 02:52
诺奖的意义是,这些人类的顶级智慧,早已汇入最平凡的烟火

点击图片进入历年诺贝尔奖解读合集

果壳又来为诺奖加班啦!年复一年地第一时间为大家解读,与其说是工作,更像是一种习惯。因为在这百年间,那些经过诺奖认可的人类顶级智慧,早就已经照亮了我们身边每一个平凡的角落。明亮白光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赤崎勇、天野浩与中村修二,表彰他们发明了高效率的蓝色发光二极管(LED)。这项诺奖技术应用十分广泛——比如说,它应该就藏在你家的照明灯里。

如今,照明灯广泛采用了LED光源 | 图虫创意

现在的居家照明大多采用LED光源,它能发出明亮的白光,非常省电,使用寿命也比过去的灯具更长。LED灯不像荧光灯管那样含有汞蒸气,因此它更安全,对环境也更友好。

产生白光必须凑齐红、绿、蓝三色LED,在这其中,蓝光LED的研发最为艰难。直到上世纪90年代,基于氮化镓材料的蓝光LED才终于问世,这种技术给照明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

怀旧电视

还记得那些厚到可以趴猫、屏幕总有静电的老式电视机吗?这种曾走进千家万户的电视也与诺奖研究有关。

老式显像管电视 | pixabay

1905年,德国物理学家莱纳德(Philipp von Lenard)因其对阴极射线的研究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奖。他的研究成果为阴极射线管的发明奠定了基础,而阴极射线管正是老式显像管电视最关键的元件。

阴极射线的本质是一束电子流,通过磁场控制电子偏转到不同方向,然后击中电视屏幕的不同位置产生发光,这就是老式电视显示图像的基本原理。笨重的显像管电视如今已被淘汰,但它的一些特征依然作为视觉表现手法保留了下来。

手机电池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汉(M. Stanley Whittingham)、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们对发明锂离子电池做出的贡献。毫无疑问,他们的研究成果现在就在你手上。

锂离子电池通过锂离子的移动来储存或释放能量。它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优势,因此可以让电子设备变得更加轻便小巧。如今,几乎所有的便携电子设备都使用了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也常用它作为能量来源。

如果没有轻便的锂离子电池,我们的手机恐怕还停留在板砖形态 | pixabay

光纤上网

在办理宽带上网时,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光纤入户”这个词。而让光纤通信有机会走进寻常人家的人,正是200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高锟。

在1966年,高锟发表了重要的学术著作《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在这篇论文中,他开创性地提出了利用石英基玻璃纤维传输光信号,进行长距离、高信息量通信的设想,并计算了实现光纤通信的条件。

一束光纤 | Wikipedia

根据高锟的研究论文,玻璃制造商康宁公司在1970年成功制造出了可实现长距离通信的光导纤维。现在,光纤缆线承载着全球超过95%的数字数据传输,构成了互联网的基础。

基因检测

如今,基因检测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只需要收集一些唾液,或是用棉签刮下一点口腔细胞,就能分析出疾病风险、代谢状况、家族血统等诸多信息。

基因检测能变得如此方便,也离不开一位诺奖得主——他就是生物化学家穆利斯(Kary Banks Mullis),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的发明者。

进行DNA扩增的PCR仪器 | Wikipedia

PCR是一种能将DNA分子大量复制的技术,它非常可靠、节省时间,同时又相当便宜。只要有了这种技术,哪怕采样时只能取得很少的DNA样本,也同样可以测出可靠的结果。在犯罪取证、分子考古学等领域,这一点尤其重要。

医院和药房

在生活中,医院可能是最能集中展现诺奖成果的地方。许多人们习以为常的检查和治疗手段,其实都源自诺奖研究,下面就是一些例子。

1901年,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得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拍下了史上第一张X光片,而如今,X光片成了医院最常用的影像检查之一。除此之外,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以及心电图技术的开发者也都获得过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无论拍x光片、做CT还是做核磁,其实都是在体验诺奖研究成果 | pixabay

许多经典的药物同样来自诺奖研究。这其中包括源于天然产物的胰岛素、青霉素、青蒿素、链霉素,也包括源于人工合成的磺胺类抗菌药。

Guokr

最伟大的科学,终将汇入寻常烟火,点亮人间。

参考文献

[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8-07355-4

[2]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thode_ray_tube

[3] https://www.nobelprize.org/

作者:窗敲雨

编辑:黑jio妹妹

封面图来源:图虫创意

稍后,果壳将为大家带来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敬请期待!

快来关注,不要错过!

点击图片进入历年诺贝尔奖解读合集

The End

发布于2025-10-06,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果壳

果壳网官方帐号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