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5
需用时 02:11
为神马早睡早起身体好

(文/Brandon Keim)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类有着自然形成的昼夜生理规律,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对人类作息的昼夜生理节律很感兴趣,于是便有了以小鼠为模型,人为地用光亮和黑暗打乱小鼠作息节律的实验,科学家们发现,这种情况下的小鼠,其身体和大脑都开始变得紊乱。

实际上,小鼠并不是研究人类昼夜生理节律的最佳动物,因为小鼠的昼夜生理规律与人类并不相同,不过这世上本来就没有最佳的动物模型可以完全模拟人类,因此科学家们做这个实验旨在了解昼夜生理节律被打乱后会发生什么情况。

要是在以前,即便科学家想人为地去破坏昼夜生理节律都不可能实现,现在仰仗于机械化的计时工具和人造光源,重新塑造一种节律或是破坏节律都变得简单。在生命历史的长河里,生理节律一直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别说人类,就连简单的初级生物如藻类都有生理节律。

洛克菲勒大学神经科学家Bruce McEwen说,现代社会,文化和娱乐活动增多,24小时内人们不再依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行事,24小时都可能在休息或是在活动,24小时的光明—黑暗性规律生活已经弱化或是打乱。Bruce McEwen就是小鼠昼夜生理节律研究的领导者,发起者,他的这项研究发表在12月11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他希望通过研究来了解昼夜生理节律被破坏后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伤害程度。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昼夜生理节律紊乱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可是我们却不了解昼夜生理节律的真相。昼夜节律“时钟基因”被哺乳动物的大脑视网膜区域的信号控制着,对整个基因网络具有调控作用。激素平衡信号与昼夜节律高度关联,如果昼夜节律发生改变可能与糖尿病、心脏病以及癌症的发生相关联。

这些关联让人们开始关注节律的研究,遗憾的是我们目前完全不知道节律如何发挥作用,于是我们开始从动物身上寻找答案。为了破解慢性节律失衡的影响,McEwen带领的研究团队改变小鼠的白天和黑夜,通过实验室的电灯给小鼠创造一个有20小时的白天,而对照组仍旧有着正常的24小时环境。在6周内,科学家们发现,被打乱节律的小鼠与对照小鼠在摄取相同的食物后体重增升高较快。节律紊乱的小鼠变得肥胖,并且体内的两种与代谢相关的激素水平发生改变,胰岛素和leptin。

McEwen还将研究拓展到脑部,他们发现节律紊乱小鼠的前额叶皮层,一个控制情绪和认知的区域,那里的神经元萎缩并且还发生了一些复杂的变化。节律紊乱的小鼠方向感变得差,并且在新环境变得容易受惊。McEwen希望他们建立的破坏节律模型能够吸引更多的科学家进行深入研究。

McEwen研究团队写到:昼夜生理节律的主要作用不仅影响生理健康还影响心理健康。如何将这些研究结论延伸到人类的健康上是一个更重要的议题,因为这也许能够解释某些代谢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原文看这里

科技名博微博

看完文章来这里调查一下吧

博主介绍: Brandon Keim出生在Maine,现住布鲁克林,这是个让他感到大自然蓬勃生机的地方,它们会在任何想象不到的地方生长。作为文化和科学的自由作家,他感兴趣的领域十分广泛,如科学,文化,历史和人性。他的作品遍布各个角落,如Wired.com,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USA Today, ABC News, Seed, Psychology Today 和 Nature Medicine。

The End

发布于2011-01-14,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Sophia

生命科技探索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