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4
需用时 01:17
对少年来说,自恋才是硬道理?

我们都认识或者认为我们认识一类人,他们的自怜自爱似乎与自身水平不匹配。通俗文化将这些人称之为“自恋者”,这个词几乎算是个贬义词。但是一份新的研究显示,一些自恋的形式,至少在短期内是有益的,它帮助儿童完成通向成年的艰难过渡期。

这份研究发表在《社会心理和人格科学》(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上。研究人员表示,许多人认为自恋是一种终生都不会有太多变化的特征。但是近期的许多研究却显示自恋程度在青春期和20岁出头时开始攀升,随后开始下降。

而研究也发现自恋程度与它的用处都随着时间而降低。研究者调查了368名大学生和439名学生的家庭成员,以便得出学生和学生母亲的自恋程度(其他家庭成员数据样本量不够大)。研究者研究了三种自恋的形式,第一种是膨胀的领导欲和权利欲,这种自恋者怀抱一种信念,即自己知道很多,其他人应该向自己寻求建议;第二种是夸张的表现欲,这种自恋者高傲、卖弄、夸张估计自己的能力和才气;第三种自恋者乐于剥削他人来谋求个人利益。

在这项研究中,在前两种自恋类型中得分高的年轻人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度更高,而母亲的情况则恰恰相反。第三种自恋类型者则不论年龄大小,生活满意度都较低。大体上来看,参与者对有自恋特质的人看法较低,自恋型母亲易被认为神经质且责任心不强。自恋的学生不会被认为是神经质的,但是大多数参与者认为与自恋的学生和母亲相处的愉悦度比较低。

研究显示随着年龄增长,人们的自恋程度和自恋的意义发生根本性的巨大转变。对自身能力和前景的夸大相信能帮助年轻人渡过青春期,以及尝试寻找认同感时的混乱期。但在那之后,这些自恋的特质就与低生活满意度和较差的名声有所关联了。

刊物:sciencedaily网站8月11日
导读者:风之精灵王
原文:请看这里

(果壳环球科技观光团微博 http://t.sina.com.cn/guokrdigest

The End

发布于2011-08-14,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疯子精灵王

机械工程学士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