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9
需用时 04:08
不同文化的沟通为何要付出血的代价?

经验说:我们主张多元化并能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

实验说:人天生就爱抱团,你认为别人的观点错误只是因为他们的看法和你不在一条战线罢了。

“9•11事件”之后,人们更意识到不同文化间沟通的历史是用鲜血染成的,即使在文明已经发展到公元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同文化是怎样形成的?为何又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你死我活的深仇大恨?心理学博客 You Are Not So Smart 揭示了其中的一些心理原因。

从孩子们身上看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1954年,在奥克拉荷马州,心理学家谢里夫(Muzafer Sherif)将两批十一二岁的男孩带到了奥克拉荷马州的罗伯斯洞穴公园(Robber’s Cave State Park)参加一个童子军露营。谢里夫和研究人员安排两批孩子分别驻扎在公园的两个区域,开始时两帮孩子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谢里夫的目的是观察人类如何在一个新的环境中产生文化以及集体间的摩擦如何影响文化的发展。

谢里夫和他的同事们装作营地的工作人员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以便在不干扰实验的情况下记录信息。孩子们安营扎寨后不久,社会阶级便立刻形成——他们各自选出了首领、追随者以及其他特殊角色。规矩也随之产生,例如,某天嘎嘎帮(the Rattlers)的一个男孩白天干活时弄伤了自己的脚,他一直坚持直到晚上睡觉时才告诉同伴。从那以后,滚筒帮的孩子都会等到一天的工作结束才会告诉他人自己的受伤情况。

/gkimage/p9/j5/r7/p9j5r7.png

电影《蝇王》剧照

仪式和礼节也会很快产生——例如,帮派首领或是其他高级成员会在吃饭时保持优雅的姿态,维护仪式的秩序。几天后,首领的意见成为部落的礼节,成员自觉遵守。各种文化活动也随之兴起:他们发明了游戏并制定规则,他们开始为活动打扫场地,并建立了分工与奖惩机制,勤劳者得到表扬,偷懒者受到惩戒,还制作了帮派的旗帜和标识。

多元文化的冲突,孩子变成野蛮人

渐渐的,孩子们开始发现他们并不是营地中的唯一存在的帮派。露营第一周结束后,嘎嘎帮在棒球场上发现了另一帮孩子。从此,两帮孩子便开始思考如何与对方相处。另一帮孩子们得知他们的对手名字叫“嘎嘎帮”时,为了在气势上压倒对手,他们给自己起了一个更有威慑力的名字:“老鹰帮”(the Eagles)。

/gkimage/h0/pf/e6/h0pfe6.png

实验中,孩子们第一次见到另一帮孩子的情景。

研究的发展正如研究人员所料,于是便按计划让两帮孩子在体育比赛上一决胜负。研究人员不仅仅要观察文化如何形成,还要观察不同的部落之间如何展开竞争并影响文化发展。他们告知孩子们要进行棒球、拔河、橄榄球、寻宝奇兵等比赛,孩子们得知后兴奋异常。赢家可以获得包括奖牌和刀具在内的奖励,比赛结束后,获胜的一方会兴奋地亲吻这些奖品,然后将它们藏起来。

谢里夫发现,两帮孩子花了很多时间打口水仗,他们互飙脏话问候,给对方取侮辱性绰号,通过贬低对方使自己感到满足。但研究人员还没研究出下一步计划,孩子们的表现已经开始使实验失去控制了。

一天,老鹰帮的几个孩子发现嘎嘎帮在棒球场上的旗帜无人看守,便将其拔起烧掉,随后将烧掉后的残骸放回原处并高声歌唱挑衅歌曲。过了一会儿,嘎嘎帮发现了对方的暴行,于是也同样策划实施了焚烧对方旗帜的行动作为回应。老鹰帮发现了对方的回击,决定与对方展开面对面的对峙。两派的首领带着手下到指定的地点准备开始一场决斗,好在研究人员立刻介入终止了事态恶化。那天晚上,嘎嘎帮突袭了老鹰帮的营地,掀翻了床铺,撕坏了蚊帐。

第二天,嘎嘎帮又偷走了一个老鹰帮孩子的牛仔裤,在裤子上涂鸦侮辱性图案,跑到老鹰帮营地前大肆炫耀,老鹰帮随后也组织反击予以回应,局势在研究人员的干预下没有恶化。而连续的互相挑衅后,双方的冲突终于升级,两帮孩子大打出手。孩子们准备了刀具、石块等武器,准备向对方攻击。研究人员害怕闹出人命,立刻阻止了打斗,并将两帮孩子分别移到别处,避免再起冲突。

是什么让我们变成了野蛮人?

看到这里,故事的发展也许在大多数读者的意料之中。我们知道在特定的情况下,人会变得野蛮。我们也知道只要有人聚在一起,各种文化就会像童子军营地里发生的一样迅速发酵产生,而且一旦有了竞争,夏令营就可能变成野蛮的原始部落。

但多数人并不了解的是,到底是什么因素驱使我们变成了野蛮人?我们经常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思考谁是伙伴,谁是对手。你把自己归为某一个群体,同时与其他群体划清界限,并且像夏令营里的孩子一样给与其他群体下定义。实际上,我们对他人的理解总是受到了很多心理因素的干扰,今天提到的叫做“认知不对称假象”(the Illusion of Asymmetric Insight)。这也是使不同的人类群体互相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

凡人不止一面

人是多面的动物,每个人在不同场合都会有不同表现。上班时的你、上学时的你、朋友聚会时的你、家人面前的你谈吐举止都不相同,我们在不同场合会戴上不同的面具。在餐厅吃饭偶遇领导,或是在电影院巧遇旧女友,我们会立刻变成另一个人,变脸的速度比克拉克变成超人的速度还快。而在他人眼里,这种奇怪的行为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为每个人都是这么做的。人的这种特点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但是很少有人仔细去思考背后的原因。

在英文中,“person”一词源自拉丁语“persona”,指的是演员们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由此可见,早在摩登大圣横行之前,“面具人”在西方文化中就早已出现。莎士比亚说过:“世界就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女人都只是演员而已。”(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illiam James)说过:“一个人有许多面,在不同人面前展示的自我都不相同。”(看来某品牌的男装也应该向詹姆士先生缴纳版权费。)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 G. Jung)对“面具人”的概念也有独到见解,他说:“面具表现的并不是一个人真实的一面,但对其他人来说,他们看到的面具就是真实的你。”

编者的话:每个人都有很多面,那么人与人之间能够真正了解吗?每个人的这些不同角色是怎样造成人与人之间的误解的?请继续阅读《 人与人的不理解让我们更团结?

本文翻译自

The Illusion of Asymmetric Insight


怎样加入心事鉴定组?

The End

发布于2011-09-09,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弯兔123

心事鉴定组特约翻译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