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4
需用时 04:43
《传染病》,用现实逼近末日

编辑:电影《传染病》在美上映第一周便拿下北美周票房冠军。正如昨天的一篇文章 《科学让末日预言更逼真》 ,《传染病》似乎正是这个观点的最好例证。它用严谨冷酷的态度告诉我们:最真实的恐惧,来自最真实的现实。(文中包含某个大明星饰演的角色会先死的剧透,如果你在先前的新闻报道中已经知道,就可以无视这个剧透了。)


/gkimage/a0/bs/ac/a0bsac.png

《传染病》海报。


Don’t talk to anybody, don’t touch anybody!

(别跟任何人说话,别接触任何人!)


画外音响起,伴随着这神经质的女声,屏幕上闪过一幅幅人类相互交流碰触的画面。语言交流,肢体接触,抚摸,拥抱,本来是人类彼此抚慰传达爱意的基本方式,在此时,却会招致死亡。

仅仅二分二十八秒的预告片里,史蒂文•索德伯格就为自己执导的灾难惊悚片《传染病》营造出足够冰冷的末日感,令人脊梁发冷。不过老练观众是不会因此就买账的。要知道近年来大多数电影乏善可陈,但是预告片倒是一个个做得越发出色,单靠预告片说服力还是不够。

近日,众人翘首以待的电影《传染病》终于在全球范围热映。是骡子是马终于可以一见分晓。


奢侈到浪费的“传染”阵容

/gkimage/g5/xi/ht/g5xiht.png

《传染病》海报。

该片阵容已经不能用强大二字形容。且不表导演索德伯格,《谍影重重3》的编剧斯科特•Z•本恩斯,单看出演名单,就有种奢侈到让人牙根发痒的地步,替制片方头疼该如何排名先后:马特•达蒙 、格温妮丝•帕特洛、凯特•温丝莱特、裘德•洛、玛丽昂•歌迪亚、劳伦斯•菲什伯恩。这些一哥一姐走到哪里哪里就有粉丝尖叫。随便谁都可以挑起一部大片的大梁。可偏偏都愿意在一部没有主演而言的电影里担当角色,只能说索德伯魅力无穷。

索德伯格的大手笔,早在《毒品网络》就初见端倪,到后来的《十一罗汉》系列更是阵容耀眼到让人目盲,索德伯格的片子里总是众星云集。但哪一次也没有这次那么奢侈,奢侈到许多观众看完后抱怨导演在浪费演员。《传染病》中为力求真实呈现现实,所有大腕被令剥去平日光鲜夺目的外在,弃去明星派头,不单是素颜,尽显普通人在大灾难中心力憔悴,还必须使表演风格符合全片压抑写实的氛围,完全舍弃个人风格,只在有限的表演空间里发挥。最令观众吃惊的是,在影片不到二十分钟的时候,奥斯卡影后格温妮丝.帕特洛早早死去,其猝不及防一反以往同类型灾难片的惯例,原本期望最后美人起死回生大逆转的观众不由在心里发出和马特达蒙一样的质问:what happened!

这就是索德伯格的《传染病》:死亡如时钟一样准时。在它来临之时,人类无计可施。没有大英雄没有大恶棍,每个人都是普通人,每个人都会死去。


末世情怀

/gkimage/r7/1c/vw/r71cvw.png

《传染病》剧照。

既然用了那么多一线演员,并且在预告片里就揭示其中一个必死的命运,那么接下来随着影片发展,一个问题就会成为观众巨大的悬念?谁会成为下一个牺牲品。尽管这个问题有些远离导演本意,但必须得承认不少影迷粉丝们的确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走进影院的。

毫无疑问,谁会死掉是本片的一个大悬念,而另一个问题同样吸引人,并且还是本部影片的精神内核。那就是——人们该如何想方设法活下去。

在这个问题上可以看出《传染病》与同类型影片的差异。1995年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灾难片《恐怖地带》也是一部讲述人类面临传染致死性疾病的惊悚电影。这部片子是部标准的好莱坞灾难片,有英雄有坏人,英雄注定胜利,美人必能不死,疾病是地域性的,在一定程度上是可控制的。很明显,15年后上映的这部《传染病》则比它要悲观很多,充满着灰暗的末世情结。疾病是全球性的,死亡速度人数远远超过历来同类型片子。疾病在城市扩散后的暴乱抢劫等场面更是直指人心。最关键的是,在《传染病》中你找不到一个可以掌控全局的人。剧中人物在传染病爆发时所表现出的无力感更是其他片子完全没有的。

马特达蒙和女儿一定等待抽中大奖,抽中者可以获得免疫机会,裘德洛扮演的博客媒体人甚至连真正的记者都算不上,认为政府是传染病的幕后策划者,散布他认为是真相的谣言。凡此种种,人生百态,每个人只是动荡时代里摇摆的棋子。


逼视现实

/gkimage/1e/jy/0k/1ejy0k.png

《传染病》香港片场。

正如索德伯格自己所说,他讲的与其是传染病,不如说是在讲述一种人类的困境。在公共环境由同类接触传播的疾病,导致人类对同类的完全不信任,现代文明加之现代疾病的双重压迫,对个体而言那句“他人即地狱”真是一语成谶。

整部影片力图将观众带进情景里,体验在场的深切恐怖。影片开始后的二十分钟,索德伯格将各种死亡场面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观众还能看到影后格温妮丝•帕特洛饰演角色在苦苦挣扎后无可挽回地死去。这还不够。导演更是为大明星安排了“开颅解剖”镜头,让观众看到格尼温丝的头皮被掀开到脸上,整个过程长达两分钟!

这样的恐怖强度不免让人想到《电锯惊魂》一类经典恐怖作品。不过少年得志、26岁就获金棕榈大奖的索德伯格当然志不在此。《传染病》绝非单纯追求感官刺激的恐怖电影。《传染病》沿袭了索德伯格在《性谎言录像带》里的风格,镜头语言内敛,色调冷峻,加上《十一罗汉》、《毒品网络》中运用得滚瓜烂熟的多线索并进的叙事方式,整个电影呈现出强烈的写实效果,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观众,这样的事会真的发生,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就在你我身边。

正是这种逼近真实的现实风格,触发了观众内心深处的恐惧机制。电影院里身边人打个喷嚏都可以让你汗毛竖起。

索德伯格的电影从来不缺乏逼视现实的强大力量。为了获得真实性,在拍摄《应召女郎》时,他本人同他的编剧团队一起采访那些年收入百万美元的高级应招女。当拍摄《传染病》时,他们在亚特兰大、芝加哥、明尼阿波利斯、旧金山、迪拜、日本、瑞士、英国、巴西、俄罗斯、马来西亚、香港等地拍摄外景。

另外,编剧本恩斯拜访传染病领域顶尖专家,寻求极为专业的建议,还自己做起病理学研究。演员和其他工作人员也毫不懈怠,他们走访哥伦比亚大学传染免疫中心的实验室,学习专业内容,观察科研人员如何使用仪器,记录专业术语。影片里研究室的场景就是根据哥伦比亚大学的实验室设计的。追求百分百科学真实性的索德伯格,还请来专家为影片中的“病毒”设计了符合科学规范的3D模型。不遗余力地追求科学真实性固然令故事的发展看起来可靠真实,但也惹来不少麻烦,比如专业术语过多阻碍观众理解影片内容。这还不是最糟的。

因为本恩斯是根据SARS爆发时期发生的事情改编,不但如此还毫不避讳地将SARS原发地——香港作为疾病原发地。观众很难不联想到那场影响全球的SARS恐慌。此片在中国大陆上映的日期恐怕得无限期延迟了。即便可能牺牲中国大陆这一能带来巨大利润的市场,索德伯格和本恩斯仍旧坚持来源于现实的构架。由此可见《传染病》作为电影作品的不妥协态度。

毕竟,真实永远是电影艺术的内核动力。对于有警示作用的科幻灾难电影尤其是。

The End

发布于2011-09-22,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