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3
需用时 04:12
天宫“得道”,科幻“升天”?

公元2011年9月29日,中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这是一个里程碑性质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历史性突破。万众狂欢中,有一群人表现得与众不同。一方面,他们觉得这事儿值得喝两杯;另一方面,他们并不觉得这是这么了不起的事情,因为,他们已经去过时空的尽头,饱览过为数众多的宇宙奇景。

他们是中国的科幻迷,一群在现实与梦想里同时展开征程的人。对于喜欢科幻的人来说,比较值得期待的是,以“天宫一号”为第一块基石的空间站工程,能给科幻带来怎样的改观?

https://1-im.guokr.com/gkimage/na/vr/tq/navrtq.png

“天宫一号”及其后续工程。图片来源新华社。


重大科技事件能否推进科幻发展?

关于“天宫一号”发射与中国科幻的关系,乐观的看法是这样的:“天宫一号”发射成功,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使国人对于科学的热情突然暴涨,隶属科普体系的科幻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于是乎,科幻出版如雨后春笋狂飙猛长。主流文学作家一窝蜂地改行写科幻小说,还美其名曰“其实我们一直在写科幻”。影视圈也积极地参与进来。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科幻大片《天宫三号》获得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其全国票房直逼历史性的十三亿,而国际市场还没有统计在内!与此同时,一部名为《天宫传奇》的二百五十集在电视和网络上热播,引发了近三十年来的收视狂潮。人们都很感慨: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搞起科幻来就是不一样啊。只有资深科幻迷在一旁愤愤不平:想当年,我们痴迷科幻的时候,你们说什么来着?

打住吧,这样的幻想虽然令人心旷神怡,却经不起推敲。那么,重大科技事件(例如“天宫一号”的发射)与科幻发展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是否重大科技事件的出现一定会促进科幻的繁荣与发展呢?回顾世界各国的科幻史,答案是:不一定。


先来看一个乐观的例子

1957年10月4日,苏联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弗拉基米尔•加科夫等人在《科幻小说百科全书》中称苏联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开始于这一年,事件是“院士作家”叶菲列莫夫在杂志《青年技术》上发表《马醉术》。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偶然。四年之后的1961年4月12日,宇航员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类。此事对苏联科幻的影响更加巨大。

https://1-im.guokr.com/gkimage/tc/dd/36/tcdd36.png

前苏联发射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据有关资料对上世纪60年代的统计,一般科幻小说第一版的发行量在10万-15万册之间,往往在数天内销售一空。其读者群包括各个年龄段,从12岁-80岁,其中50%的读者是15岁-25岁的青少年。50%的读者具有小学和中学文化水平,另一半则是具有高学历的读者。因此,科幻小说的读者群包含了各个年龄和职业层次。

在苏联科幻黄金时代,许多科学家参与了科幻小说的创作,包括医生、工程师、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语言学家,这使得他们笔下的科幻小说具有无与伦比的科学性。其中,以写“正午世界”系列科幻小说闻名的斯特鲁格特斯兄弟(有时也翻译为斯特鲁加茨基兄弟)影响最大。


再来看一个不乐观的例子

苏联的例子让人欢欣鼓舞,还真是火箭“得道”,科幻“升天”啊。但问题并不是这么简单,让我们再来看美国。

苏联在太空领域的领先让美国人很不是滋味。已经写了20年科幻,靠“基地系列”和“机器人系列”饮誉全球的阿西莫夫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放弃写作科幻,改行为科普杂志写作科普类文章。这一改行,又是20年,直到上世纪80年代阿老才重新开始写科幻。当然阿老在科普方面的贡献卓著,但另一方面,作为美国科幻黄金时代四大才子之一,阿西莫夫不写科幻,不但是美国科幻也是世界科幻的一大损失。

阿西莫夫并非个案。事实上,整个60年代美国科幻处于萎缩状态。50年代是美国科幻杂志的黄金时代,专业科幻杂志有40多种,开设有科幻栏目的杂志更是数不胜数。然而,到了60年代初,大浪淘沙,就只剩下《幻想与科幻杂志》、《银河科幻小说》、《惊人科幻小说》等几家大杂志。哪怕是历时11年,耗资255亿美元,全美国上上下下数万科学家参与,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登上外星球的“阿波罗计划”也没有能够扭转美国科幻的颓势。

美国科幻史上的这一波低潮的原因有多方面。黄金时代的模式化写作与科学悲观主义的兴起与盛行都是重要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原子弹的爆炸与载人航天的实现,仿佛使现实科学追上了科幻的脚步,人们觉得似乎没有必要再从科幻中寻求快乐与梦想。因此,阿波罗登月,美国科幻不但没有升天,反而颓废了。


回到中国

回到中国,天宫“得道”,科幻是会“升天”,还是继续“默默无闻”呢?鉴于中国的独特国情,我的答案并不乐观。

继续讲苏联和美国的科幻史,也许中国科幻能从中能得到启迪。

苏联科幻黄金时代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后苏联在与美国的角力中败下阵来,国力减退,科幻由此式微,到1991年,苏联解体,苏联科幻烟消云散。继承苏联科幻衣钵的俄罗斯科幻在颓废了十多年后,进入21世纪才重现江湖。

美国科幻界没有坐视科幻的颓势。首先,他们开辟了科幻杂志之后的第二市场,即科幻图书。1961年,海因莱茵的《异乡异客》狂销700万册,使出版社和科幻作家发现原来科幻图书也可以是畅销书。此后,新兴的科幻作家大多是在杂志上发表短篇,赚取名声,稍有名气就会转入长篇写作,直接出版单行本。这种模式一直持续到现在。其次,他们更改了文风。1965年到1975年,源自英国的“新浪潮运动”在美国得到发扬光大。这场科幻主动向主流文学靠拢的潮流虽然因为失去了科幻的内核而得不到读者的认可,但也不乏经典之作。第三,他们找到了普通人更为容易接受的方式来继续科幻之路,那就是科幻影视。1968年《2001:太空漫游》的热播与获奖,催生出一个全新的科幻电影时代。

因此,靠一项重大科技事件推动科幻发展的想法可以理解,也可以期待,却不能认为这是必将实现的未来。当然,从长远看,对于中国科幻的未来,我们有理由乐观,而“天宫一号”的发射,给我们的乐观增加了最新的理由。“天宫工程”会持续十余年,在这十余年中,它将一直留存在公众的视线之内。与之有关的信息也将受到极大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科幻的方方面面都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The End

发布于2011-09-30,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萧星寒

资深科幻迷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