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5
需用时 02:46
不要说你不是“道德家”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似乎只有像鲁迅先生这样具有深刻洞察力的智者才会这样“客观”地看待人性。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只要某人的行为造成了消极后果,那么大多数人都会推断他其实是恶意为之的。也就是说,行为结果影响了周围人对当事人行为意图的推断,耶鲁大学实验哲学家约书亚•诺博(Joshua Knobe)将之称为“副产品”效应(“side effect” effect),也有人将它称之为“诺博效应”(Knobe Effect)。

你认为你不是这样的?但假如你参与了诺博教授的的实验,很可能也会陷入对他人的道德审判。作为诺博教授的被试,你会阅读到类似下面的文字:

某公司的副总向董事长报告:
“我们正考虑实施一个新项目,它会增加我们的利润,但会破坏环境。”
董事长答道:“我才不管这个项目是否破坏环境,我只要能赚钱就行。”
于是该公司进行了该项目,正如所料,环境被破坏了。

读完这个情境后,你需要作出如下判断:“请问,你觉得该董事长是有意破坏环境的吗?

如果你像大部分(82%)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一样,就会回答“是”。

当然,你还有可能读到另一个情景:

某公司的副总向董事长报告:
“我们正考虑实施一个新项目,它会增加我们的利润,但会保护环境。”
董事长答道:“我才不管这个项目是否保护环境,我只要能赚钱就行。”
于是该公司进行了该项目,正如所料,环境被保护了。

同样,你要对该董事长的意图进行判断,“你觉得该董事长是有意保护环境的吗?”这里,如果你像大部分(77%)参与实验的大学生那样,你也会说“不是”。

上述的两个情境唯一差异就在于将“破坏”换成了“保护”,虽然都不是有意为之,但人们更愿意谴责破坏环境的行为,而不愿表扬保护环境的行为。正是这一点的不同,让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不惮以坏的恶意来揣测他人”,同时也不舍以善意来表扬他人的行为。

诺博在其他类似情境中也都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这些情境的差别同样只在于主体行为带来的副产品的道德意义,其实主观态度都是一样的。

然而,“副产品”效应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对意图的推断,在某些情境下,人们甚至认为某些不好的“副产品”是行为人直接导致的。假如你又参加了诺博教授的实验,这次你首先碰到如下的故事:

在某系门口的接待处接待员在她的桌子中放着一些笔。
按照规定,行政人员可以使用,但是教学科研人员却不应该使用这些笔。
行政人员通常会拿这些笔,而有时一些教员也会拿。
虽然接待员不断邮件提醒他们,这个情况并未改观。
一天早上,一个行政人员在接待处碰到史密斯教授。两人都拿了笔。第二天……

这个故事有两种结尾。

情境1:
一个行政人员需要接待员记下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
却记录不了,因为他发现抽屉没有笔了。

那么你认为,教授和行政人员,谁导致了这个问题呢?
情境2:
接待员试图用笔刺系主任的眼睛,
但是由于所有的笔都被拿光了,
他的计划失败,系主任的眼睛得救。

那么你认为,教授与行政人员,谁救了系主任的眼睛呢?

看到情境1的大学生大多认为是教授导致了该问题。而在对情境2的回答中,很少有人认为是教授的功劳。

“副产品”效应的存在,引发了学者们关于人类推理的争论:人类是像科学家一样来推理,还是像道德家一样,根据道德后果来对人进行“审判”?

有学者认为人类在道德上的推理本质上是中性的、非道德的,只是由于情境或者其他因素的限制,让我们的判断变受到干扰,偏离了“科学”的判断。但是诺博教授认为,人们在进行道德推理时,会将已经发生的事实与其他可能的但未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当他人的行为带来消极结果时,我们可能在头脑中将该后果与无消极后果的情况进行比较,推断认为他人本来可以不做恶,但是却做恶了,因此是有意的;但是当他人不小心做了好事时,我们却认为本应如此,也就觉得没有什么值得表扬的。

不管这个效应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它的存在已经说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活着一个苛刻的道德家,让我们不惮以恶意来揣测他人。


参考文献

Knobe, J. (2003). Intentional action and side effects in ordinary language. Analysis, 63(3), 190-194. doi: 10.1093/analys/63.3.190

Knobe, J. (2010). Person as scientist, person as moralist.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 33(04), 315-329. doi: 10.1017/S0140525X10000907

Knobe, J., & Fraser, B. (2008). Causal judgment and moral judgment: Two experiments. In W. Sinnott-Armstrong (Ed.), Moral psychology (Vol. 2, pp. 441–448): MIT Press.


怎样加入心事鉴定组?

The End

发布于2011-10-26,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hcp4715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控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