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7
需用时 04:44
科幻末日:天地浩劫

“我曾有个似梦非梦的梦境/ 明亮的太阳熄灭,而星星/ 在黯淡的永恒虚空中失所流离/ 无光,无路,那冰封的地球球体/ 盲目转动,在无月的天空下笼罩幽冥/ 早晨来而复去——白昼却不曾降临/ 人们在孤独的恐惧里将热情忘记/ 那一颗颗寒冷霜冻的心/ 都自私地祈求黎明。”

                              ——拜伦《黑暗》


地质灾变

各类“天地浩劫”题材科幻作品的封面。

各类“天地浩劫”题材科幻作品的封面。

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Mount Tambora)爆发。次年,拜伦的末日印象诗篇《黑暗》(Darkness)就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之一,直接死于该次火山喷发的人数多达万人以上,单欧洲就间接有20万人死于此后的气候反常,这也同时导致了嘉庆年间的云南大饥荒,以及北美的粮价飞涨;上一次同等规模的火山爆发发生在大约公元前16世纪的希腊,据信那次火山爆发直接导致了克里特岛文明的没落。

自然强力引发的恐慌诞生了数以千计诸如雷公电母的神明,而在这个时代,它们带来的则是名为灾难片的东西,同样数以千计。好莱坞背景的该类灾难片多带有科普性质(有时可能还倾向于伪科学),着重观赏性,可以说是以狂暴的自然为主角的动作片;大陆的同类影视作品则更倾向于表现灾难破坏下的同情心理,从反面凸显了自然对人的控制力。

此类题材中最常见的“火山与地震灾难”,虽然多数不可能产生全球范围的末日效应,但却拥有它自己的现实基础与货真价实的末日元素。

以日本这个处于地震带上的岛国为例,因为长期以来备受地震侵扰,因而诞生了形形色色以震灾为主题或背景的作品,载体广及小说、电影、以及动画:《日本沉没》、《日本以外全部沉没》、《东京地震8.0》、《死囚乐园》(Deadman Wonder Land)……而且因为是习以为常的事情,让作品染上了各种色调,甚至是调侃之态。

于2012年初上映的《陌生人6》(Strangers 6),发生在未来的韩、中、日三国经济共同区域——大连。三国情报当局获知以大连为震中,5年内极有可能发生一场毁灭性的大地震,威胁到三国乃至整个亚洲的存亡。而唯一能阻止这场大地震的方法是在大连机场地下设置特殊装置,将能源排放到地壳之外。

太平洋另一边的美国,也遭遇着同样的地理灾变困扰。1906年的旧金山大地震和1994年的洛杉矶大地震都是让人心有余悸的大事件,基于此所带来的社会认知度效应,涌现出了一系列描述地震火山等地质灾难的影视作品,包括众多更适合普世传播的电视电影或迷你剧,既有《地心抢险记》(The Core)这种相当科幻概念的电影、也有正在制作中的皮克斯真人电影《1906》这样的写实性影片。这些影片除了从视觉上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另一方面则常常附带心理灾难作为副题,从而利用灾难催生出诸如亲情、友情、爱情等等故事驱动线。


气候异常

位于美国阿拉斯加的美军HAARP项目。

位于美国阿拉斯加的美军HAARP项目。

坦博拉火山喷出的火山灰远播欧洲,遮天蔽日的火山灰,加上释放到高空中的二氧化硫,导致全球气温在之后一两年内下降了0.4至0.7摄氏度,1816年成为1400年以来北半球最寒冷的一年,因而被称为“无夏之年”(Year Without a Summer)。

那个一反温室效应威胁论的时代却遭遇了比当下更糟糕的情况。以气候灾变为主题或背景的电影不算少见。《龙卷风》(Twister)、《后天》(The Day After Tomorrow)、《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未来水世界》(Waterworld)都是其中最为人所知的。通常这类灾变故事中,自然的力量反倒不是反复被提起的,倒是其中因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等副面影响被夸大到了某种看似不真实的程度。J•G•巴拉德的《燃烧的世界》(The Burning World)便是一例,小说中因为工业废水排入海洋,水面形成覆盖油膜破坏海陆间水循环,继而引发了全球性干旱。古话里天灾虽不都来自天,但“天灾人祸”这个词的联系在当代却更像一种预言。

毁灭地球的方式可能有一百万种,但总结起来不外乎两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而后一种是不可抗力,不过也并不意味着那会是人类制造不了的自然灾难奇观。

另一方面,我们也很容易发现,相对于火山地震,天灾的破坏性更全面,相对于前者的短暂、急性,后者是一种慢性的、大范围的破坏。这种形式的破坏性也表明了其可利用价值。位于美国阿拉斯加的美军HAARP项目(高频主动极光研究项目),传言能利用高频电磁波束控制高层大气,而被视作气象武器,吸引着数以万计的阴谋论爱好者的眼球。


星灾

来自太空的威胁。

来自太空的威胁。

近年来频繁的极端气候与地质灾难,引发了新一轮的自然灾难片摄制计划热潮:新线的《第六类》(Category Six)和《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大地震》(San Andreas: 3D)、20世纪福斯的《风暴骑士》(Riders On The Storm)、华纳兄弟/迪斯尼/皮克斯公司的《1906》……不过,也许不少人也都亲身感受过地震或台风的威力,也深知它们绝不可能瞬间就把整个种族都消灭殆尽,但所有这一切倒并不妨碍创作者们谱写自己种族可能的灭绝方式的狂想曲。

那便是另一种更深度的天地浩劫,不仅仅是突发而至的灾难,更是一场真正潜伏的内忧外患的末日。在“火星三部曲”中,两极冰山因海底火山爆发而融化,导致了那场漫无止境淹没文明的涨潮。而在J•G•巴拉德的《沉没的世界》(The Drowned World)中的另一场两极融化,则归结于范艾伦带的消失,这几乎超越了《未来水世界》、《后天》中因温室效应带来的淹没效应。而在我们头顶上,《太阳浩劫》(Sunshine)中的人们远赴早衰的太阳投掷炸弹,以期重启恒星。诸如《神秘代码》(Knowing)、《2012》、《2016:夜之尽头》(2016: Das Ende der Nacht)的太阳灾难更是不胜枚举……我们的标准与宇宙自己的,因为尺度问题,差距巨大,差尺之间,万劫不复。


月劫

《三颗月亮下的小镇》的宣传海报。

《三颗月亮下的小镇》的宣传海报。

另一颗通常与我们的心理情感情绪联系起来的天体——月亮的灾变题材也是不少,在诸如《星际猎人》(Cowboy Bebop)、《银发的阿基多》(銀色の髪のアギト)、《月殒天劫》(Impact)等作品中都有类似背景,与陨石或者人类的科技暴走有关。在星野之宣的漫画《殒月》中,人类在月球上建造粒子加速器,却发现全长51公里的陨石即将侵袭地球,科学家们利用大量人工小型黑洞撞击陨石欲图化险为夷,却只是让陨石飞向了月球……

2006年由ABC Family推出了一部科幻肥皂剧《三颗月亮下的小镇》(Three Moons Over Milford),故事一开始月亮便被陨石撞成了三大块,因为地心引力的缘故,月球碎片日益被拉进大气层,威胁着地球安全……

在故事中,小镇上的人们并未陷入恐慌,反倒是让我们见到了一种全新的规则和生活:追随主角的晨跑视角开场,途中我们见到了溜着一大群狗、手忙脚乱的男人,身着西装的莫西干头朋克上班族,在庭院浇花并不时向路人打招呼的裸女,玩单车的老顽童,搭摩的兜风的老太婆……最让人叹为观止的当然还是那场怪异的易装癖婚礼,婚礼上新郎女装,新娘男装,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场同志婚礼呢;教堂的门口的一块牌子上赫然写着:你的信仰正处于堕落的轨道上吗?(“IS YOUR FAITH IN A DEGRADING ORBIT?”)

当我们习以为常的巨大沉默体崩溃,当末日当真来临,是否我们所有人都能拥有像《三颗月亮下的小镇》的宣传词中所描述的那种释然心静呢:

“放轻松点……不就是世界末日嘛。”(Relax...it's only the end of the world.)



更多末日请点击 “科幻末日——被毁灭了一百万次的地球”系列

The End

发布于2011-12-30,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恶魔的步调

果壳作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