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行踪
2423
需用时 04:50
2011年我们失去的11位科技巨人

全世界都知道,2011年史蒂夫·乔布斯离开了,但是这一年科技界痛失的不仅是这个手捧苹果的巨人,还有11位先行者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他们为之奋斗的世界。

谨以此文献给逝者,你们已经留下了让历史铭记的伟大成就。

丹尼斯·里奇 (Dennis Ritchie 1941.9.9—2011.10.9)

1972年丹尼斯·里奇(站立者)与肯·汤普逊一同工作的场景

1972年丹尼斯·里奇(站立者)与肯·汤普逊一同工作的场景

丹尼斯·里奇与肯·汤普逊合作创造了UNIX操作系统,好吧,你可能说这个系统已经不再被人们熟悉,但是他还是C语言的创造者,两项成就集于一人之身,丹尼斯很难不名垂史册。

曾经在贝尔实验室与丹尼斯共事的谷歌著名工程师罗伯·派克说:“无论我们怎么形容丹尼斯对现代信息科技的贡献都不为过。”

与史蒂夫·乔布斯不同,丹尼斯·里奇是一个非常低调温润的人,尽管他拥有两个影响世界的软件,获得过图灵奖和美国国家技术奖章,并且几乎所有现有网络产品都是基于他的成果而创造,但是他一直坚持在贝尔实验室从事科研工作了40年,用一生时间实践了自己“保持简单”的人生原则。

肯·奥尔森(Ken Olsen 1926.2.20—2011.2.6)

/gkimage/jk/aw/7p/jkaw7p.png

第一台运行UNIX系统的计算机是一台老式PDP-7,而生产这台机器的公司是美国DEC公司,肯·奥尔森是DEC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事实上奥尔森不是UNIX的粉丝,不过他绝对是计算机界的先锋人物,上世纪50年代,他与哈兰·安德森在马萨诸塞州的一个旧羊毛工厂中创建了DEC;到了上世纪80年代,DEC已经成为了全美第二大的计算机公司,而奥尔森一直是DEC公司的董事局主席,直到DEC被康柏收购。《财富》杂志曾经这样评价肯·奥尔森:“他有可能是这个国家最成功的企业家。”

保罗·巴兰(Paul Baran 1926.4.29—2011.3.26)

2007年美国总统布什为保罗·巴兰颁发国家科技创新奖章

2007年美国总统布什为保罗·巴兰颁发国家科技创新奖章

关于因特网的前身阿帕网(ARPAnet) 一直有一个传说:阿帕网是美国国防部为了在核打击下仍能通信而研制的军用产品。事实上第一个阿帕网的研制者只是为了让两台计算机能互相“交谈”而已,这个研制者就是保罗·巴兰——前美国兰德公司科学家,包交换技术的发明者。

巴兰是一个非常高产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他研发的技术涉及印刷、调制解调器、卫星传动器甚至金属探测器,而且这种金属探测器最后还被联邦航空局采用了。

但是包交换技术可能是保罗·巴兰最重要的遗产,这种技术能将大量数据分装成小包并发送,也就是现今因特网工作的基本原理。

雅各布·戈德曼(Jacob Goldman 1921.7.18—2011.12.21)

/gkimage/67/wn/vh/67wnvh.png

我们可以说,如果没有雅各布·戈德曼,就没有现在的个人电脑。1969年,作为施乐公司的首席科学家,雅各布有了一个想法,要为施乐公司创立一个独立的研究实验室,就像AT&T公司的贝尔实验室那样,可以不受公司干预进行独立研究。当时正值施乐公司花费了9.18亿美元购入SDS计算机公司,由于雅各布的推动和努力,施乐公司委派物理学家乔治·派克创立了帕洛阿尔托实验中心。

而帕洛阿尔托实验中心有多重要呢?沃尔特·艾萨克森在他所著的《乔布斯传》中为我们提供了参考:当乔布斯指责比尔盖茨偷窃了苹果的图形操作界面时,比尔这样应对:“情况应该是这样,我闯入了邻居帕洛阿尔托家想要偷他们的电视,结果发现你已经偷走了。”

除了图形操作界面,帕洛阿尔托实验中心还是以太网、激光打印机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创造者,而这奠定了个人电脑诞生基础的一切,都源于雅各布·戈德曼的一个想法。

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 1927.9.4—2011.10.24)

/gkimage/qy/gc/dm/qygcdm.png

他定义了“人工智能”这个影响人类文明的词语,而对于程序员来说,约翰·麦卡锡最大的贡献在于他创造了Lisp语言(这个古董级别的计算机语言至今仍在使用),以及发展了计算机分时系统。

约翰·麦卡锡还影响了好几代电脑“极客”,从他最初任教的麻省理工学院到后来他创立的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无数人成为了他的“人工智能”理论追随者。

但是作为一个人工智能纯化论者(AI purist),麦卡锡对97年IBM的“深蓝”击败棋王卡斯帕罗夫深感不快,他希望人工智能能够完美复制人类的思维,通过著名的图灵测试,而不是超越人类。

约翰·R·欧宝(John R. Opel 1925.1.5—2011.11.3)

/gkimage/ik/km/bq/ikkmbq.png

1980年,时任IBM总裁约翰·R·欧宝同时也是美国联合慈善基金会的董事局成员,某次他与同仁玛丽·盖茨聊天,提到IBM将要推出个人电脑业务,正在寻求一个优秀的操作系统,巧合的是,玛丽有一个正在开发操作系统的儿子:比尔·盖茨。接下来的故事,就无需赘述了。

约翰把全部人生奉献给了IBM,他开创了IBM-PC并引领IBM成功占领了个人电脑市场的大半江山,4年之后,当他卸任IBM的CEO一职时,IBM的缴税额提高了一倍,并且,还受到了美国司法部旷日持久的反垄断调查。

阿莎万·海丽(Ashawna Hailey 1949.10.8—2011.10.14)

/gkimage/hx/e4/sq/hxe4sq.png

上世纪70年代早期,AMD几乎已经被Intel打的体无完肤摇摇欲坠,但是在1974年,转机出现了,AMD的第一块Intel兼容芯片——9080研制成功,而当时肖恩·海丽正是9080芯片的设计负责人。

后来肖恩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阿莎万,也把自己的性别改成了女。他把自己的专业领域从计算机工业转向了娱乐界,这让人感到非常可惜。

1997年,当海丽回忆起自己在AMD的那段日子时说道:“与我曾经共事的那帮人总说,是我们挑起了AMD和Intel的微处理器大战。”

珍·巴迪克(Jean Bartik 1924.12.27—2011.3.23)

/gkimage/2z/f6/yz/2zf6yz.png

许多人知道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ENIAC,但是几乎没有人知道,ENIAC绝大部分的编程工作都是由六个女人组成的精英小组完成的,这个小组的最后一个在世成员,珍·巴迪克,于今年3月23日去世。

1945年,作为西北密苏里州立大学数学专业的毕业生,珍在一份数学杂志上看到了ENIAC招募编程员的广告。从那之后,她就开始与另外五个女同事一起用ENIAC那绝不“友好”的操作界面编写程序,计算炮弹轨迹。

珍·巴迪克与她的同伴们对计算机领域做出的贡献一直因为保密原因而不为世人所知,直到2008年,她才成为了计算机历史博物馆成员,09年,她又获得了IEEE协会颁发的“计算机协会先锋奖”。

木原信敏(Nobutoshi Kihara 1927.10.14—2011.2.13)

木原信敏(右)与索尼创始人井深大一同工作

木原信敏(右)与索尼创始人井深大一同工作

木原信敏头上的称号有很多,最著名的可能是“索尼鬼才”和“Walkman之父”,还有“Betamax之父”。

在木原信敏担任索尼首席发明家的生涯中,他主持开发了数百项产品,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研制的磁带录音机、录像带和数码摄像技术——也正是他,帮助索尼成为了一家跨国电子业巨擘。

罗伯特·高尔文(Robert Galvin 1922.10.9—2011.10.11)

/gkimage/3r/m1/m4/3rm1m4.png

罗伯特·高尔文执掌摩托罗拉长达30年之久,期间摩托罗拉成为了全球最大对讲机生产商,制造了全球第一部移动电话并成为了手机业霸主。

现任摩托罗拉解决方案(Motorola Solutions)CEO克雷格·布朗在罗伯特逝世之后对《今日美国》说:“他是摩托罗拉83年历史上最有领导力和创新力的领袖。”

查尔斯·沃顿(Charles Walton 1921.11.6—2011.11.6)

/gkimage/kp/jn/uj/kpjnuj.png

查尔斯·沃顿是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发明者和曾经的专利持有者,在上世纪70年代,射频识别技术相比它的竞争者条形码扫描技术显得昂贵而不实用,但是今天,所有的零售商都会利用RFID芯片来跟踪记录销售情况,而射频识别技术也已经进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部分,从赌场的筹码上到行李牌上到农场的动物身上,都贴着RFID标签。

不过沃顿并没有从这个专利中获利太多,因为射频识别技术的大规模利用是在他的专利权失效之后才开始的。当谈及自己的发明,查尔斯·沃顿满足地说,“我很高兴为人们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图片和信息来源: wired

The End

发布于2011-12-31,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小行踪

伪技术宅+伪文艺青年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