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想知道一部摩托车的内部构造,会用什么方法呢?普通青年会去用搜索引擎,人类几乎所有的知识都能通过搜索引擎找到。那么文艺青年呢?文艺青年会用X光摄影为我们营造出一个不一般的透视世界。
在英国,有一位文艺青年休·特维(Hugh Turvey),他端起相机,用X光摄影为我们呈现出异彩纷呈的透视世界。
谈起创作,特维称自己更像是一个工匠,而不仅仅是一名艺术家。在拍摄的前期,他需要为拍摄对象设计出一部“唯它专属”的拍照设备。他说:“我没有找到对任何对象均适用的设备,也没有想过这台设备是可能存在的。所以,对于每件作品,我都为其设计出一套独一无二的设备,以得到最佳的拍摄效果。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捕捉小件的低密度的物品时的要求,就与拍摄精密复杂的仪器时所需要的设备完全不同,甚至对于同一物品,微小角度的差别都必须重新设计拍摄器材。”
所以,特维的工作室像是一个大工厂,各种机械零件、医疗配件和摄影器材随处可见。其在拍摄时采用的摄影技术与普通相机更是截然不同,他沿袭了被称为“photograms”的传统摄影技术,将要拍摄的物体直接放在感光纸上,然后进行曝光。感光纸根据物品不同区域的不同透明度可以得到从白到黑、层次渐进的灰度图像。与传统的photograms技术不同在于,特维用以曝光的光源频率不再局限于可见光,而是更高频率的X光。X光具有穿透物体的能力,根据穿透区域密度和物质的不同,X光会有不同的残余量用以曝光,从而实现透视的效果。
所以,特维称自己的X光摄影并不是简单的艺术,而是结合了多项复杂的技术。在拍摄时,要结合过曝光技术和多次曝光技术。在胶片处理上,要考虑化学处理和滤波。同时,设计拍摄设备时,又要考虑到机械和物理的知识。据特维说,由于没有镜头来预览成像效果,所以在拍摄之前必须对要拍摄的物体了如指掌,明确各处明暗和细节的展现方式,为不同的需求计算出不同的曝光值。即便如此,得出来的结果还是存在着偶然性和较大的偏差,需要反复多次调整各处细节,才能得到满意的照片。
在特维的作品中,比起精准的透视细节,更拉轰的还有斑斓的着色,一扫原始X光图片中乏善可陈的黑白色,更渲染出被摄物品栩栩如生的生命感。这些丰富的色彩是通过怎样的技术手段实现的呢?特维给出的答案着实令人意兴阑珊,在现阶段,其着色均是手工添加的。不过,与其他的X光摄影家不同的是,除了着色以外,他的照片再无任何后期处理。
除了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外,让休·特维声名鹊起的另一产品,是为iPad上专门设计的电子书,《X is for x-ray》。在书中,他用26种常见的日常用品对应26个英语字母,为每个物品呈现出逼真的“三维”透视效果,可通过指尖在屏幕上的互动操作实现放大和缩小,也可以旋转观察。
这些物品的X光透视图,均由特维倾力打造。那么,又是怎么由二维的静态透视照片得到三维的动态透视效果呢?
其实,这只是一个“障眼法”,细心的用户可以发现,X is for x-ray的三维旋转中,并不是对于任何一个方向的旋转轴都可以实现旋转的,而是只能绕着垂直轴,实现360°旋转。所以,此时屏幕上所呈现的三维效果,是假三维,由图像拼接技术所得到的。其原理为,在拍摄时将原始物体固定,在某一固定的水平面上,以物体为圆心,相机绕圆心旋转360°进行拍摄,得到一组图片。然后,通过图像匹配和图像融合两个步骤,得到图像拼接的结果,以实现任意角度的环视效果。在这种技术下,如果拍摄的密度足够高,即可实现非常逼真和高效的单轴旋转结果。其技术弱点就是,旋转轴固定,无法实现球面的360°任意旋转。
不过,仅为了实现单轴旋转的酷炫效果,Turvey也一定是煞费了苦心。
特维自称,其早期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俄国的结构主义(Constructivist concepts)文化,即通过各种事物表象系统隐藏下的各种关系,探寻出一种新的表现方式。Turvey深谙其内涵,并将其运用到作品实践中。他的作品正如他最喜欢的那一句话,seeing the unseen。
看到,看不到的世界。就让我们由这句话,开启特维为我们营造的奇幻透视之旅吧。

玫瑰

百合

百子莲

海芋

风信子的成长过程

魔术师的兔子
X is for x-ray视频:
X is for x-ray的网址:http://www.touchpress.com/titles/x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