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蜜蜂的工作井然有序,蜂巢还是经常受到各种侵扰,比如蜂螨、羽翼畸形病毒和肠道真菌就是蜜蜂的几种大敌。最近科学家发现,被寄生蝇寄生会让蜜蜂变成在夜间飞行的“僵尸”,这可能能给称为蜂群崩溃紊乱(colony collapse disorder)的蜜蜂失踪现象提供一个新线索。
从2007年开始,成千上万美国蜂巢遇到灾难,蜜蜂莫名其妙的消失在蜂巢外。每年美国蜂巢损失中大概有7%是因为蜂群崩溃紊乱。目前为止最合理的解释是,可能是寄生螨、病毒或杀虫剂等多种压力混合起来造成了蜜蜂消失。
《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2012年1月3日的 报告 中,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的赫福奈克(John Hafernik)和同事发现,一种分布在北美的蚤蝇 ( Apocephalus borealis)会在蜜蜂腹部产卵,寄生的结果会让蜜蜂在晚间无方向的四处飞,而不是待在蜂巢,直到最终被杀死。至今为止,这种感染率还不至于对蜂巢造成太大影响,不过研究者表示,这确实值得我们注意。
这个发现可能不是造成蜂群崩溃紊乱的唯一原因,不过赫福奈克认为寄生蝇的这种影响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蜜蜂离开了蜂巢,“蜜蜂似乎是在半夜离开的蜂巢”。
赫福奈克的研究团队将继续调查,以确定这种夜间飞行是否是由于寄生影响了蜜蜂生物钟所致。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出于保护蜂巢的需要,感染寄生虫的蜂被驱逐出了巢。
编译自: | 《新科学家》网站1月3日 |
---|---|
原文: | 请看这里 |
图片: | Christopher Quock |
(果壳环球科技观光团微博 http://t.sina.com.cn/guokrdig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