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4
需用时 04:20
科幻末日:时空危机

来自异时空的恐惧,在科技时代以前曾是天堂和地狱,恶魔的步调与神的喜怒无常共存;在这个时代,则可能是深渊,可能是另一个星球,另一个宇宙,甚至时间另一头——

种种“时空危机”题材的科幻作品。

种种“时空危机”题材的科幻作品。


接触性空间恐惧症

在阿西莫夫的小说《神们自己》(The Gods Themselves)中,两个平行宇宙通过“电子通道”交换能量,仿佛是各取所需。在故事里,在这样的既得利益背后,加快毁灭的那个通常必定是我们的宇宙。这样才有启示性。

在根据蒂芬•金的小说改编的电影《迷雾》(The Mist)中,被开启的大门通往一个充满迷雾的世界,带着恶魔般翅膀、嗜血、庞大的各种生灵到现世来,面对它们,笼中之鸟的人类便立即陷入了宗教式的挣扎。没有救赎,毁灭救赎才是真正的末日主题。

这里所说的恐惧感不是对遥远的异乡,而是一种嵌合式的,我们的世界与异度空间是一种类似以AR (Augmented Reality/扩增现实)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混合态世界。这种恐惧的入侵不存在一个遥远战线,概念上来说,更像是《科洛弗档案》(Cloverfield)中怪物所来自的海沟,相对于我们,那就是地球内部的宇宙,人类对此至今所知甚少,就算跟月球比起来,也可能都是更为陌生的所在,而陌生某种程度来说就意味着危险,事实上它就是我们的一部分,是我们不常用到的阑尾器官,是我们碰不到的背部……这就是为什么鬼故事里有许多“不要往后看”的情节。

因此,对于不确定性空间的恐惧情绪,包含着一种接触性恐惧症。就好比一只蜘蛛跳到你手上,你必定下意识甩之而后快,让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以及它所占据的时空离你越远越好。


如果世界是苹果树:此消彼长的平行宇宙

北欧的世界之树。

北欧的世界之树。

世界各地的神话中都有世界树的影子,这是最早的平行宇宙(多重宇宙)概念。最著名的则是北欧神话中的尤克特拉希尔(Yggdrasil),这颗树被形容为宇宙的全部,分成三层九个世界,人类居住于第二层的中庭(Midgard),而最上层的则为诸神国度(Asgard)。科幻剧星际之门系列(Stargate)的部分种族设定就来自于北欧神话、以及包括埃及神话、中国神话在内的各路神话体系,对抗来自外星甚至是来自平行宇宙的异世界威胁,就成了该系列剧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平行宇宙观如是说,如果世界的总和是一颗树,那么树上的果实就是一个个平行宇宙;我们如此设想,一棵苹果树只能获得一定量的营养和能量,那么,苹果树上所有苹果获得的营养和能量必定不是毫无限制的,有大一点的苹果,也有小一点的;苹果的数量越少,它们必然个头越大——一个宇宙的强盛,代表着另一个相似宇宙的没落。鬼头莫宏曾被改编为动画的漫画作品《地球防卫少年》(ぼくらの)就是按照这样的意图描述的,而J•J•艾布拉姆斯带给我们的《危机边缘》(Fringe)似乎也可以被称为《地球防卫少女》。《危机边缘》中两个地球间的激化矛盾在第二季季终集到达高潮之后,世界间的较量已经成了司空见惯的剧情构成。而除去空间之外,该剧又开始在时间上煞费苦心——将主角从时间线上抹去,这事实上很可能就产生了第三、第四个宇宙。

《危机边缘》的平行宇宙危机。

《危机边缘》的平行宇宙危机。


恶意的时间

涉及时间或时间旅行的末日题材影视作品自然不在少数,除了一再提到的“终结者”系列以外, 广义上来说《十二只猴子》(Twelve Monkeys)、《死亡幻觉》(Donnie Darko)、《4400》(The 4400)、《英雄》(Heroes)、《迷失》(Lost)、《未来闪影》(FlashForward)等等都是。在FOX新版的外传剧集《终结者;莎拉传》(Terminator: The Sarah Connor Chronicles)的“终结者”平行宇宙中,地球依旧遭受到机器人的威胁,同时它又为我们解释了一种约翰•康纳存在的可能性:也许在约翰•康纳去未来之前根本就没有约翰•康纳这个人,这也就是当最后穿越至未来的约翰•康纳提及自己的名字时,那些人为什么没听说过的原因,因为穿越的那一刻才真正是反叛军领袖约翰•康纳传奇的开始。约翰•康纳不过是个虚构的历史人物,就像所有的神明,大家以为他存在,于是他就出现了,就像耶稣那样的弥赛亚,一位从天而降的受膏者。一个救世主形象,一种英雄符号,这便是几乎所有带有末日情结作品的着重点。特别是在我们搞砸的情况下,更是需要这样救赎符号。

在提姆•鲍尔斯的《三日而亡》(Three Days To Never)中的爱因斯坦,认为用核弹去消灭一个城市中的所有人是可以考虑的事情,但在时间线上完全抹去一个人的存在则触及了他的底线。悲惨地活着,好过没活过,就是我们对存在的妥协。

但事实是,时间确实是能折磨人。伊藤润二的漫画《长梦》中在睡眠的躯壳内飞逝的时间,躯壳内外就如小说《时间回旋》(Spin)的地球外内,人体宇宙中,时间飞逝,群星死去,一片漆黑。时间让你体验衰老的恐惧,也为你带来摆脱不了的恐怖。

时间总是连接起无数个你,而你却连接不起时间;换种角度,我们每一个个体又何尝不是被时间隔离起来的地球,如果你不再去观察周围人事的变化,你自己停止变化,对于你来说世界的时间就已经到了尽头。反过来,让太多别人的时间干涉到你的,你也会因此混乱致死。而这种时间的心理学末日的模拟,从模式上来说像极了时间旅行带来恶果的微缩思辨模板。

后半生一直居于斯里兰卡的英国科幻小说家阿瑟•克拉克,对于记忆有这样极为美妙的比喻:记忆就像是海面上的一座座岛屿,它们表面上看似毫无关联的,但在海底的基础却一直紧密相连着。那片海就是时间,当有一天海干涸的时候,所有的记忆将会真正融合,不管是过去的,现在的,还是将来的,你的,或是我的——这可能就是“即视感”(déjàvu)存在的原因。就像《童年的终结》(Childhood's End)中有过的描述,如果真是这样,事实上我们就不知道神话到底是来自过去抑或来自未来,恶魔到底是来危害我们还是来引导我们的了。对于我们来说,大概时间就是恶魔本身。

在《绅士的启示联盟》(The League of Gentlemen's Apocalypse)的虚构世界Royston Vasey中,世界面临末日,唯一能阻止灾难的方法是奇怪的居民(恶梦般的角色)找到通往真实世界的途径,并迎战他们的创造者。

而在迪士尼影业正在计划的一部电影《时区》(Time Zones)中,因为一件全球性的大事件,地球上不同地区陷入了不同年代,不同时间割裂占据着地理表面,穿越不同的“时区”,意味着进行了一场时间旅行……

以上的例子其实大略就可以简单地说明时空危机令人匪夷所思之处了。时间的流动与空间的囚禁赋予我们存在,一如电流与硬盘赋予AI之存在,那样的存在,恐惧即为存在本身。



更多末日请点击 “科幻末日——被毁灭了一百万次的地球”系列

The End

发布于2012-01-19,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恶魔的步调

果壳作者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