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0
需用时 04:28
惠特尼•休斯顿真的溺死在浴缸中吗?

当地时间2月11日,美国歌星惠特尼•休斯顿被发现猝死于洛杉矶贝弗利山庄的希尔顿酒店,年仅48岁。根据洛杉矶媒体的新闻报道,当时急救人员在浴缸中发现了惠特尼,并立刻对他进行了心肺复苏(CPR),20分钟后,宣布死亡。

洛杉矶验尸官办公室随后对惠特尼的尸体进行了尸检,并宣布“并未发现犯罪行为”,并表示仍需几周后的毒理测试结果才能最终确定死因。

不过好莱坞八卦网站TMZ在这一天先后放出多条披露惠特尼死因的新闻,并得到了国内多家媒体的跟进报道。根据TMZ网站的消息,洛杉矶验尸官办公室告知惠特尼的家人,惠特尼并非死于溺水,因为肺里并没有“足够多的水”,他们认为惠特尼死于阿普唑仓等处方药与酒精混合之后引起的反应。

TMZ公布的浴室现场照片。

TMZ公布的浴室现场照片。

这则报道的说法有几分可信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简单分析一番。

肺里没水就不是死于溺水?

这个新闻中,第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洛杉矶验尸官说“因为肺里没有足够多的水”,所以并不认为惠特尼死于溺水。

在讨论生前溺水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验尸官是什么身份。美国有两种现行法医制度,一种叫验尸官(Coroner),一种叫医学检验人(Medical Examiner)。验尸官是一种民选官员,可能法医书一本也没读过,医学检验人才是真正的法医专业技术人员。所以有时候验尸官做出的报告可能并非特别专业。而在洛杉矶,执行的正是验尸官制度,而不是医学检验人制度。

了解了背景以后,再看这条消息就不足为奇了。在法医病理学中,有个词叫做“干性溺死”。干性溺死通常冬季多见,常见原因是冷水直接刺激或入水后过于紧张,导致声门闭锁空气无法进入肺部,或者直接神经反射抑制心跳引起的死亡。无论具体原因如何,干性溺死顾名思义,肺部就是没水或者水很少很少的。

而在惠特尼这种很可能有药物原因参与的情况下,溺死是不需要大量水的。我个人见过的,有一次,一位酗酒者倒卧街旁,淹死在不到我鞋子深的水里。而老法医说,还见过淹死在自己面条碗里的。

所以,肺里有没有水,显然不是生前溺死的判断标准。那么应该如何判断?在果壳谋杀站的 《用尸体语言解读“村官浮尸案”》 一文中曾经做过介绍,简单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要点:

  • 生前溺水时,水进入肺部后,会在呼吸的作用下,和肺部粘液充分混合搅匀,形成所谓“蕈样泡沫”。大部分生前溺死者,稍微挤压一下胸廓,就会有蕈样泡沫从口鼻溢出,甚至不用挤压,蕈样泡沫就直接挂在口鼻外面。
  • 如果生前溺死,水中的物质会和呼吸一起进入肺深部,有些物质是很难破坏,且容易检出的,比如法医常用的:硅藻。
典型的淡水型硅藻。

典型的淡水型硅藻。

综上所述,生前溺水需要通过上述两点来判断,而只通过肺中是否有水就断言死者是否死于溺水,并不准确。

浴缸溺亡,如何判断?

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惠特尼•休斯顿是在浴缸中被发现的,浴缸本应是休闲放松的工具,怎么会成为夺命浴缸呢?其实死于浴缸之中并不少见。根据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Health Statistics)的数据,2000年一年中,美国共有341人死在浴缸中。而热爱“风吕”(澡盆)泡澡的日本也时常发生风吕溺死的事件。

事实上,单一的浴缸难以置人于死地,一般还有会其它因素介入,比如疾病(如心脏病突发),或者饮酒过度,死者已经达到中枢神经抑制且肌肉无力的阶段(俗称烂醉如泥)。此外,滥用药物同样是导致浴缸杀人的因素之一。

药物和溺死都可以单独构成死因,两者在具体案例中作用孰大孰小需要区分。如果药物考虑协同作用后仍然远不足以造成中毒,那么药物是诱因,溺死是直接死因;如果药物足够引起中毒但不足以引起死亡,那么药物是次要死因,溺死是主要死因;如果药物和溺水单独都足以引起死亡,那么两者是联合死因;如果是药物足以引起死亡,而经过检验发现为死后入水,那么药物是唯一死因。

新闻中提到的阿普唑仑是一种苯二氮卓类的镇静催眠药,与安定(地西泮)同属一类,通常被用于缓解焦虑症状和改善睡眠。这类药物是中枢神经的抑制剂,可以增强γ-氨基丁酸的作用。γ-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经的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当它的作用增强时可以表现出镇静、促进睡眠和肌肉松弛等效果。

而酒精也与这类药物有一些类似的作用。虽然有时会让人感到兴奋和欣快,但总的来说,酒精也是一种中枢抑制剂。它也可以增强γ-氨基丁酸的作用,表现出类似药物的镇静效果。

TMZ公布的惠特尼家中的照片,桌子上有酒精。

TMZ公布的惠特尼家中的照片,桌子上有酒精。

正常情况下,单独使用阿普唑仑只会让中枢神经受到轻度的抑制,人只是感到平静和容易入睡,并没有什么不适症状。然而,如果抑制作用进一步加深,则可能出现严重嗜睡、心跳减慢、昏迷、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同为中枢抑制剂的阿普唑仑与酒精存在协同作用,也就是说,当这两种物质同时出现在体内时,它们的效果会叠加,产生比单独用药或饮酒时强得多的中枢抑制作用。而这种过于强大的抑制作用会使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神经中枢兴奋性降低,无法正常运作,进而产生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死亡。

惠特尼•休斯顿是自愿走向浴缸的吗?

在本案中,TMZ称惠特尼的死亡姿势为:脸部朝下浸在浴缸里,双腿伸直,就像是栽倒在浴缸里一样。

对于心脏病突发的案例来说,患者由于有强烈濒临死亡感,现场会相对激烈一点,死者往往肌肉紧张,且有挣扎的痕迹,例如将浴缸的水溅出。而醉酒则安静得多,因为中枢神经抑制,他们的呼吸本来就很微弱了,加上肌无力,挣扎什么的几乎可以不存在。

不过惠特尼显然不同。从她双腿伸直,貌似栽倒的姿势来看,我认为她很可能是在服药后走向浴缸,却在还没有完全进入浴缸时药效突然发作,一时腿软跌倒进去的。同时,跌入浴缸后应该存在溺水后的挣扎情节,因为如果纯粹因为中枢神经抑制引起的死亡人应该是软倒的,就像烂醉如泥的人一样。

因此,惠特尼很可能是服药后自愿走向浴缸的。

当然,这仅仅是根据目前仅有的信息做出的一个推断,在药物血液浓度的化验及是否生前溺死的检验结果公布之前,惠特尼的死因是无法做出准确描述的。

不过,抛开这些复杂的专业分析不谈,拨开云雾见青天,没有药物的作用,一个浴缸是很难致人于死命的,也就是说,无论惠特尼•休斯顿的具体死因如何分析,根子,还在药物滥用上。

想了解更多关于本案的细节吗? 来这里和@我是法医一同揭开谜题吧!

了解更多:

[1]CELINE DION Drugs Killed Whitney Houston
[2]Few Pills Recovered at Death Scene
[3]感谢@窗敲雨 对本文的帮助!
The End

发布于2012-02-15,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我是法医

法医病理硕士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