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有成千上万缕微小的发绺儿挤在小小一个脑半球上,抢占空间地盘时候此之间难免你争我夺冲突不断,于是每天顶在我们至高处的这些纤维状物形成了复杂难解的系统关系。这系统是如此特殊,没有流体和固体的现成公式及模型可以套用到上面去,因此至今还没有谁敢大胆说自己已经得到途径去厘清它们的运动模式。
有人曾经让两名理发师,在三星期内每天下午的4到7点之间(因为这个时间段内头发似乎最容易乱)给顾客头上的“结”做统计,这个“结”的定义是“对梳子有一定抵抗作用的而非仅仅看起来是一团小卷卷”。在此标准之上,从212个脑袋(123直89卷)上搜集来证据,得出如下结论:平均而言,卷发人士脑袋上有2.9个纠结,而直发人士多于5.3个。听上去似乎相当违反常识,清汤挂面怎么可能比大波浪或者小麦穗来得更纠结呢?最后,研究者通过聚合物动力学模型找到了答案:虽说卷发小绺互相碰在一起的概率要大于直发束儿,但是后者两两作用的角度却显然比前者更为容易引起纠结。直发与直发构成的角度大,会让头发表面的毛鳞片互相锁住,导致纠缠不清。
烦恼的另一个原因是它们会变白,也正因为这一点,染发制剂行业的香火方能源源不断。奥巴马上台后不久,就有图片报道在他的两个鬓角抓到了几团白,并认为那是压力给带来的。传说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在上断头台前一夜头发悉数变白,恐惧和绝望是否能造成如此后果?你可以信也可以不信。但专家绝对不会承认有这种事:倘若你今天受到失恋之类重大打击,影响到黑色素细胞形成,这个效应会在有关角质细胞冒出头皮来的那一刻得到证实,但要记住,是在两个月之后!
到底什么机制让头发变白呢?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提出了他们的解释:每个头发细胞都会产生微量的过氧化氢,长期积累的高浓度过氧化氢阻碍了头发中黑色素的形成,最后导致头发由内至外逐渐变白。如果能找到这个变化中发生作用的所有化学物质,那么就能进一步揭示头发变白是否由压力所致。而哈佛医学院的分子肿瘤学家大卫•费希尔(David Fisher)等人发现一种实验鼠的Mitf基因发生变异后,在6~12个月大时毛变白,而另一种由于Bcl2基因变异,出生后几个星期就变成“白鼠”。他们进行了确认,认为这个过程中实验鼠体内产生黑素细胞的干细胞的确在逐渐消失。
有一百条理由坚信科学家对烦恼丝的研究还会不停地继续下去,只要……我们还在意它们。进化学科普名著《裸猿》里面写得好:我们的头发具有性的意义。男女发式现已迥然不同,因此成了第二性征。头发的性别涵义不可避免地要影响两性的行为模式。抚弄头发含有极强的性爱意义,所以它不能作为简单的社交友好的表示……
作者: 庄小哥 。 原文 发表在“ 科学松鼠会 ”网站,有删改。
点评:头发枯结、白发,都是头发“变老”的表现,头发的另一大烦恼莫过于脱发,除了激素、基因等问题,头发没有“青春的韧性”也是原因之一;黑色素细胞形成受阻导致的朝如青丝暮成雪,永远是面对明镜时心底最深的恐惧;闪亮、光滑、清洁的头发,则代表着年轻健康与营养充足。事实上,研究早已证明,当我们在心底暗自估算他人年龄时,头发的影响权重相当之大。想让你的光彩照人的秀发不再掉落纠结?你需要了解更多头发相关的科学知识,关注你的身体,关注你的头发,让头发“年轻”起来,也能让你更加精神焕发!
请 登录 后发表评论,你也可以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