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
需用时 03:50
禁食:算是一种治疗吗?

吃饭是人的本能;有饭不吃,或者说禁食,却也是人类的一种古已有之的特殊行径——有的为了宗教,有的为了修道,有的为了艺术,有的为了明志,也有的是为了治病……

为了宗教的,许多宗教都设立“斋戒日”,信徒们在这一天恪守教规,净化心灵。为了修道的,有中国古代的辟(bi)谷,即不吃五谷,是道家想要修炼成仙的一种方法。为了艺术的,有卡夫卡在《饥饿艺术家》里描写的那位表演忍耐饥饿的艺术家,为追求艺术的完美境界而把自己活活饿死。为了明志的,有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动辄绝食21天的勇气唤起印度人民的反抗斗志。而为了治病的,正是我们今天的主题。(图为插图版《饥饿艺术家》的封面)

禁食疗法是什么?

1911年,德国的奥托布辛格博士因胆囊炎和关节炎尝试了禁食,并获得疗效,而后他潜心钻研,在9年后创办了一家开展禁食治疗的医院,从此禁食成为了一种疗法。

作为一种治疗手段,禁食当然不会把人饿坏,更不会让人饿死。禁食疗法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除了可以适量饮水、进食少量蔬菜汁、果汁外,禁止食用其它一切食物,仅仅依靠体内的能量储存保障生命活动的需要,以此来治疗或预防某些疾病。

根据禁食时间长短,可分为间歇禁食和完全禁食。间歇禁食疗法的患者每隔几天禁食 1 天,完全禁食则以1周或更长的时间为 1个疗程。为了安全起见,完全禁食必须住院,在有经验的医护人员监护下进行。住院期间会通过检测血液、尿液来检测各种指标,也会在初期通过灌肠来解决便秘问题。

那么禁食到底是用来治疗或预防哪些疾病的呢?或者说,到底什么样的疾病非要挨饿才行?这个问题还真有点说不清楚,因为当初创立禁食疗法的,以及后来愿意去尝试它的,其实大都是些走投无路的人,他们对自己的疾病已经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挨饿也成了一种选择——只要死不了,没准会有奇迹发生。

别说,所谓的“奇迹”似乎还真的发生过,包括皮肤病、风湿病、消化道疾病等各种疑难杂症,都有人宣称通过禁食得到了改善。不过这些病例既零零散散,又缺乏实验依据,放到今天只能当作故事听听,很难叫人真的相信。

到了现代,虽然也有不少针对禁食疗法的研究和病例报告,但关于它可以治疗哪些具体疾病,依然没有充分验证,自然也就没有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可。现在能够肯定的,也只是它能够用来对付单纯性肥胖、高脂血症、以及部分合并肥胖的II型糖尿病患者。

从已有数据来看,禁食对减肥的效果是最明显的。据统计,禁食7天,女性平均可以减掉3-5千克,男性平均可以减掉5-7千克。而且结束禁食之后,他们的食量也会有所减少。不过这可绝不是一劳永逸的,恢复饮食体重就会反弹。

至于高血脂症呢,有研究发现,禁食恢复饮食 3 周后,血脂会发生良性转变,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而通过观察健康成年男性禁食和恢复饮食的胰岛素活动,表明间歇禁食可以增加人类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率。

不过对于高血脂和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本来就需要控制日常饮食,禁食只是一种略显极端的控制手段,因此也并不能根治,更不能代替常规治疗。

禁食是什么感觉?

好吧,虽然禁食除了减肥并不一定有什么治疗效果,但为什么有的人饿了几天反倒越饿越精神了呢?其实那只是假象,那是他的大脑在自欺欺人。

据某些亲历者说,禁食头几天会饿得要命,极其强烈地渴望得到食物,可是到了第4天,他忽然不那么饿了,因为大脑中开始分泌内源性脑啡肽,它会让人产生一种欣快感,饥饿感随之消散。所以,与其说是越饿越精神,不如说那只是大脑在安慰饿过了头的身体,也是人体的一种代偿机制,所谓虱多不痒,债多不愁,饿多不慌。但这只是一时的安慰,长期挨饿绝不是什么美妙感受,中国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的人都知道。

根据国外相关研究,禁食过程中的人普遍会出现头晕、头疼、乏力、口腔异味、胃痛、失眠、焦虑、恶心、呕吐等不适,还好在禁食结束后都可迅速恢复正常。

禁食会饿死吗?

小说里经常会描写一个人“不吃不喝,绝食而死”,让很多读者都以为绝食是很容易死掉的。但实际上要想靠不吃饭把自己饿死,还真没有那么快。

/gkimage/mm/g4/22/mmg422.png

绝食中的甘地和幼年时期的英迪拉甘地(后成为印度第一位女总理)

比如甘地,把绝食作为非暴力抵抗的方式之一,一共进行过12次禁食。那样一个身体瘦弱又工作强度惊人的老者,三番五次禁食,常常一禁就是21天,只喝清水和盐水,竟也回回都挺过来了。

/gkimage/cv/kd/2b/cvkd2b.png

电影《饥饿》的海报

再比如一个真实的绝食至死的故事——1981年,为了抗议英国撒切尔夫人拒绝给予被俘军人政治犯待遇,北爱共和军成员鲍比•桑兹(Bobby Sands)带头进行绝食抗议,在饿了66天后死亡,随后又有9名共和军成员进行绝食“接力”,也平均在五六十天后死亡。这个时间恐怕比一般人想象得都要长。

这段历史后来被拍成了电影《饥饿》(hunger),主演迈克尔・法斯宾德(Michael Fassbender)为了演出绝食者骨瘦嶙峋的逼真效果,在医护人员监督下进行了为期10周的禁食,期间即使有少量进食,也只选择最低热量的食品。事后他承认,禁食的那段日子不堪回首,加上表演的压力,甚至快要精神崩溃。不过还好他只是演戏,拍完戏后恢复饮食,他也就逐渐恢复了原来的体型。

由此看来,目前能够确知的一点只是——禁食疗法死不了人。但如果它也治不了病,存在的意义又何在呢?单纯只为了减肥,值得去医院如此大费周章花钱挨饿吗?细水长流,慢慢饿,慢慢减,也许更保险。

了解更多:

链接:电影《饥饿》 http://movie.mtime.com/80215/#menu

Michalsen A, Hoffmann B, Moebus S, et al. Incorporation of fasting therapy in an integrative medicine ward: evaluation of outcome, safety, and effects on lifestyle adherence in a larg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J Altern Complement Med, 2005, 11(4)

Ziaee V, Razaei M. The changes of metabolic profile and weight during Ramadan fasting〔J〕. Singapore Med J, 2006, 47(5)

Halberg N, Henriksen M, S derhamn N, et al. Effect of intermittent fasting and refeeding on insulin action in healthy men〔J〕. J Appl Physiol, 2005, 99(6)

Bouhlel E. Zaouali MRamadan Fasting and the GH/IGF-1 Axis of Trained Men during Submaximal Exercise〔J〕. Ann Nutr Metab, 2008, 52(4)

Hachemi S, Gaigi S. Jallouli KHow a diabetic lives during the month of Ramadan Tunis Med. 2008, 86(2) 柯斌、秦鉴、孟君、吴正治:《禁食疗法及其研究进展》《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19卷01期

The End

发布于2011-05-19,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余水遥

医学编辑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