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7
需用时 01:59
科学美国人:别再担心有人在网上监视你了

在这个时刻相连的世界,个人隐私被渲染过头了。

2004年谷歌推出了gmail:一个强大的具有千兆字节存储量的电子邮件账户。这是当时hotmail所提供容量的500倍。gmail的容量如此之大以至于它最初都没有设置邮件删除键,而这一切都是免费的。但这并不是合家欢喜,要想享受gmail,你还得接受它在你的来件上添加一些与邮件内容相关的文字广告。隐私权倡导者为此相当愤怒,对他们来讲,由软件算法来扫描信息关键字和由人察看你的信息是没有差别的。电子隐私信息中心立刻试图叫停gmail,美国加利福利亚的一个州参议员还提出一个法案禁止扫描电子来件内容。

2年后,出现了一项名为Futurephone的服务,可以让你免费无限拨打海外长途,你只要拨打在爱荷华州的号码,然后按提示输入要呼叫的电话号即可。而且你不需要说出你的姓名,电子邮箱或任何信息。当我为纽约时报撰文评论Futurephone时,我原以为我是在为读者做好事,但事实上,这快把人们逼疯了,人们疯狂的想找出Futurephone是如何盈利的,许多人最后认为这是场精心的骗局,为的是获取电话号码。而我在也博客答复了,明明在电话本上有一串美国人的电话号码,为什么Futurephone要花那份心思去特地获取?然后我的读者就回答了:要是那样的话,他们肯定是在窃听我们的电话。

对很多人来说,我们上网的时间越长,就越经常收到用隐私换取便利的服务。食品杂货店的联名信用卡(affinity cards)就能给我们打折,但我们要让他们记录我们买了什么,吃了什么。Amazon.com(亚马逊网)则得到我们的真实姓名和我们购买的商品名。Facebook(脸谱)收集了人类史上最大的个人信息库(有不止5亿的注册用户)。当然,便利换隐私这交易已经存在很多年了。信用卡留下了交易信息,电话让运营商知道你给谁打过电话。有个房子住真不错——但这也留下了你的永久住址信息。

保护我们的某些隐私是有理由的。但现在隐私恐惧已经转变成一种情感而不是理性的反应了(真的有人在乎你买了什么?)在网络世界,许多恐惧来源于对新事物的陌生。等到这种陌生变成了熟悉,就不会有人对gmail的做法感到惊讶,中年人甚至老年人都会注册Facebook。年轻的一代无法理解为什么长辈这么关心隐私,事实上,对新生代来说,网络服务的全部吸引力在于他们可以有目地的传播个人信息。

如果你也认为谷歌的gmail是踩到了个人隐私的地雷了,那你一定会对以下这些感到惊恐的,就我们所知的,谷歌正在收集我们的收看兴趣(通过谷歌电视),我们去了哪里(谷歌地图),我们和谁打电话(Android手机),我们说了什么((谷歌Buzz服务)和我们上网做了什么(谷歌浏览器)。

有人查阅你个人生活那些无聊细节的可能性那是相当的小,正如恐惧飞机出事,害怕鲨鱼攻击人,担心被雷电击中一样,你光跟着你的直觉走了,没有从大脑里得到真实理性的数据。

刊物:《科学美国人》2011年1月刊
导读者:疯子精灵王
原文:请看这里

(果壳环球科技观光团微博 http://t.sina.com.cn/guokrdigest

The End

发布于2010-12-27,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环球科技观光团

环球科技观光团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