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1
需用时 02:28
第三方惩罚:路见不平吼不吼?

请你设想这样的场景:当你走在路上,旁观了一起“碰瓷”事件的全过程,你是否会挺身而出,帮助被碰瓷的陌生人维护他的权益?当你在便利店购物时,如果发现有人顺手牵羊,企图偷走一些东西,你又会不会袖手旁观,让可怜的老板蒙受损失呢?

这些随时可能发生在你我身边的事情,就是在社会学中关于第三方惩罚的研究素材。简单的来说,正如下面这张简图所展示的,当A对B的权益造成损伤,另一个与A和B都不相关的人C站出来对A进行惩罚,就是所谓的第三方惩罚。

图片来源:Patrick Roos, et al. (2013)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通常来说,第三方惩罚是一种利他性的行为,而且被认为是社会秩序的本质所在,因为这个第三方可能不只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一个社会群体里面的一群人。不同于法官们所代表的来自官方的裁决,第三方惩罚的实施与否其实往往只在于一念之间,因此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里,第三方惩罚的力度可能会是天壤之别。是什么社会因素造成了这样的差别?第三方惩罚又是如何演化的呢?马里兰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米歇尔·盖尔范德带领的团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社会关系的紧密程度和人口流动性可能是影响第三方惩罚的重要因素,相关论文发表在《皇家学会报告B》(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上。

米歇尔提出了一个猜想:如果在一个社会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有着更多的交集和联系,并且人们不会轻易离开这个群体,那么在这里发生第三方惩罚的可能性就更高。为了验证这个猜想,米歇尔的团队构建了一个进化博弈模型。在社会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最后通牒博弈模型:A获得100元钱,可以将其中的任意钱数分配给B,如果B同意则按该方案分配,B不同意则两人都获得0元。米歇尔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分配方案的决定权将落在一个第三方手中,即C可以决定A的方案是否施行,如果A的分配方案失于偏颇,C可以对A进行惩罚使其空手而归。为了引入社会因素,该模型的研究对象不是完全随机的人群,而是彼此之间存在关联,而且实验将反复在人群中进行。

通过对这个模型的结果进行统计,米歇尔验证了她的猜想。她发现在社会关系更紧密的人群中,第三方惩罚出现更为频繁,因为长此以往整个群体都获利更多,包括本来不相关的第三方在内。米歇尔认为,第三方惩罚现象之所以演化出来,是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完全无私的行为,它更多地像是一个信号:所有人都要遵守群体秩序并且参与维护秩序。如果你对其他人之间发生的不公平袖手旁观,那么这种不公平就有可能滋生放大,最终影响你自己的利益。由此可见,这种第三方惩罚如果能演化为一个社会性的机制,将能够有效的维持我们的社会秩序。

可惜的是,在当今的中国城市中,社会性的第三方惩罚机制显然日渐式微。米歇尔提出的两个关键社会要素:高关联和低流动性,恰恰和大城市的特点相反。如此庞大的人口数冲淡了人与人之间的关联程度,而人口的高流动性使得人们对城市的责任感很低,这些都是难以回避的问题,是由我们的社会结构所决定的。

然而,如今庞大的网络互动世界反而是第三方惩罚的有力平台,在网络中维护正义的低成本、一定程度的匿名性和迅速发达的消息通路利于第三方惩罚的发生——每天都有大量的网友为不公平的事件挺身而出,促使实施恶行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网络时代,作为无数事件的“第三方”,我们的手里都有一柄“剑”。见义勇为、挺身而出还是冷眼袖手、助纣为虐,存乎一心。

信息来源:EurekAlert!
文章题图:plus.google.com 

 

相关的果壳网小组

The End

发布于2013-12-13,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Lucorta92

生物医学博士后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