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1
需用时 04:25
拍案惊奇,原来折纸背后的数学如此强大

果壳DIY上前不久的 “叹为观纸”第一期:现代折纸介绍 一文让无数人喜欢上了折纸这门艺术。死理性派也来凑个热闹,讲一讲折纸背后的数学之美。

一张白纸,不剪不裁,却能折出无数变化。有时候尺规作图无法完成的任务,折纸却能解决。为什么它能有如此多变化呢?这还要从折纸对应的几何操作说起了。

折纸几何公理

1991 年,日裔意大利数学家藤田文章(Humiaki Huzita) 指出了折纸过程中的 6 种基本操作,也叫做折纸几何公理。假定所有折纸操作均在理想的平面上进行,并且所有折痕都是直线,那么这些公理描述了通过折纸可能达成的所有数学操作:

1. 已知 A 、 B 两点,可以折出一条经过 A 、 B 的折痕
/gkimage/ez/jv/tr/ezjvtr.png
2. 已知 A 、 B 两点,可以把点 A 折到点 B 上去
/gkimage/jx/8e/h0/jx8eh0.png
3. 已知 a 、 b 两条直线,可以把直线 a 折到直线 b 上去
/gkimage/35/fp/2n/35fp2n.png
4. 已知点 A 和直线 a ,可以沿着一条过 A 点的折痕,把 a 折到自身上
/gkimage/ev/2e/zq/ev2ezq.png
5. 已知 A 、 B 两点和直线 a ,可以沿着一条过 B 点的折痕,把 A 折到 a 上
/gkimage/r3/sr/hl/r3srhl.png
6. 已知 A 、 B 两点和 a 、 b 两直线,可以把 A 、 B 分别折到 a 、 b 上
/gkimage/jv/lq/vx/jvlqvx.png

容易看出,它们实际上对应着不同的几何作图操作。例如,操作 1 实际上相当于连接已知两点,操作 2 实际上相当于作出已知两点的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操作 3 则相当于作出已知线段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操作 4 则相当于过已知点作已知线的垂线。真正强大的则是后面两项操作,它们确定出来的折痕要满足一系列复杂的特征,不是尺规作图一两下能作出来的(有时甚至是作不出来的)。正是这两个操作,让折纸几何有别于尺规作图,折纸这门学问从此处开始变得有趣起来。

更有趣的是,操作 5 的解很可能不止一个。在大多数情况下,过一个点有两条能把点 A 折到直线 a 上的折痕。

/gkimage/jp/mq/l2/jpmql2.png

操作 6 则更猛:把已知两点分别折到对应的已知两线上,最多可以有三个解!

/gkimage/5a/8o/7v/5a8o7v.png

一组限定条件能同时产生三个解,这让操作 6 变得无比灵活,无比强大。利用一些并不太复杂的解析几何分析,我们能得出操作 6 有三种解的根本原因:满足要求的折痕是一个三次方程的解。也就是说,给出两个已知点和两条对应的已知线后,寻找符合要求的折痕的过程,本质上是在解一个三次方程!

尺规作图到底局限在哪里

相比于折纸的几何操作,尺规作图就显得有些不够“强大”了。不妨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尺规作图里的五个基本操作:

过已知两点作直线

给定圆心和圆周上一点作圆

寻找直线与直线的交点

寻找圆与直线的交点

寻找圆与圆的交点

这5项操作看上去变化多端,但前3项操作都是唯一解,后两项操作最多也只能产生两个解。从这个角度来看,尺规作图最多只能解决二次问题,加减乘除和不断开方就已经是尺规作图的极限了。能解决三次问题的折纸规则,势必比尺规作图更加强大。

正因为如此,一些尺规作图无法完成的任务,在折纸几何中却能办到。比如折纸法可以实现作正七边形,而这是无法用尺规作图办到的。

我们有更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用折纸法能完成尺规作图办不到的事情。“倍立方体”问题是古希腊三大尺规作图难题之一,它要求把立方体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本质上是求作 2 的立方根。由于尺规作图最多只能开平方,因而它无法完成“倍立方体”的任务。但是,折纸公理 6 相当于解三次方程,解决“倍立方体”难题似乎是游刃有余。

有意思的是,用纸片折出 2 的立方根比想象中的更加简单。取一张正方形纸片,将它横着划分成三等份(方法有很多,大家不妨自己想想)。然后,将右边界中下面那个三等分点折到正方形内上面那条三等分线上,同时将纸片的右下角顶点折到正方形的左边界。那么,纸片的左边界就被分成了 3√2 : 1 两段。

/gkimage/s2/ck/tt/s2cktt.png

利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建立各线段长度的关系,我们不难证明它的正确性。强烈建议大家自己动笔算一算,来看看三次方程是如何产生的。

第7个折纸公理

本文写到这里,大家或许以为故事就结束了吧。 10 年以后也就是 2001 年,事情又有了转折: 数学家羽鳥公士郎(Koshiro Hatori)发现,上述的 6 个折纸公理并不是完整的。 他给出了折纸的第 7 个定理。从形式上看,第 7 公理与已有的公理如出一辙,并不出人意料,很难想象这个公理整整十年里竟然一直没被发现。继续阅读之前,大家不妨先自己想想,这个缺失的操作是什么。这段历史背景无疑让它成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思考题。

补充的公理是:

7. 已知点 A 和 a 、 b 两直线,可以沿着一条垂直于 b 的折痕,把 A 折到 a 上。
/gkimage/4e/7d/f4/4e7df4.png

后来,这 7 条公理就合称为了藤田-羽鳥公理(Huzita–Hatori 公理),你可以在 维基百科 上读到这个条目。在 2003 年的一篇文章中,世界顶级折纸 艺术家 罗伯特•朗 (Robert J. Lang )对这些公理进行了一番整理和分析,证明了这 7 条公理已经包含折纸几何中的全部操作了。

看,艺术家都是先搞数学的!

罗伯特•朗注意到,上述 7 项基本操作其实是由一些更基本的操作要素组合而成的,例如“把已知点折到已知线上”、“折痕经过已知点”等等。说得更贴切一些,这些更加基本的操作要素其实是对折痕的“限制条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折痕完全由斜率和截距确定,它等价于一个包含两个变量的方程。不同的折叠要素对折痕的限制力是不同的,例如“把已知点折到已知点上”就同时要求 x1' = x2 并且 y1' = y2 ,可以建立出两个等量关系,一下子就把折痕的两个变量都限制住了。而“折痕经过已知点”则只能列出一个方程,只能确定一个变量(形式上通常表示为与另一个变量的关系),把折痕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一个维度里。

不难总结出,基本的折叠限制要素共有 5 个:

(1) 把已知点折到已知点上,确定 2 个变量

(2) 把已知点折到已知线上,确定 1 个变量

(3) 把已知线折到已知线上,确定 2 个变量

(4) 把已知线折到自身上,确定 1 个变量

(5) 折痕经过已知点,确定 1 个变量

而折痕本身有 2 个待确定的变量,因此符合要求的折纸操作只有这么几种: (1) , (2) + (2) , (3) , (4) + (4) , (5) + (5) , (2)+(4) , (2) + (5) , (4) + (5) 。但是,这里面有一种组合需要排除掉: (4) + (4)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4) + (4) 实际上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如果给出的两条直线不平行,我们无法折叠纸张使得它们都与自身重合,因为没有同时垂直于它们的直线。

另外 7 种则正好对应了前面 7 个公理,既无重合,又无遗漏。折纸几何至此便有了一套完整的公理。

不过,折纸的学问远远没有到此结束。如果允许单次操作同时包含多处折叠,折纸公理将会更复杂,更强大。折纸的极限究竟在哪里,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话题。

在这里,简单展示几个折纸几何学的例子,分别是三等分角、黄金比例和正六边形。图片由果壳美术设计师 V晶V 制作

/gkimage/p5/jt/c2/p5jtc2.png
 
/gkimage/6a/xs/6f/6axs6f.png
 
/gkimage/l9/jc/sc/l9jcsc.png
 

相关阅读:

“叹为观纸”第一期:现代折纸介绍

折纸戢戢然,算法苏苏然

折纸又见折纸

The End

发布于2011-09-21,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matrix67

数学狂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