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
需用时 03:44
豪斯808:大叔,该复习复习白喉了!(内有精彩漫画哟)

本集病人是一个在法庭上“心脏病”突发的检察官,诊断过程中,House的手下在他的房子里“意外地”发现了一个隐蔽军火库。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猜想和实验以后,House最终在假装“枪管不通”的时候得到启示(题图所示),在病人的气管插管下方发现了白色假膜,而这正是白喉最典型的临床表现。

白喉(Diphtheria)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其名称源于希腊语“diphthe-ria”,意思是“隐藏的皮革”,这是对白喉典型症状“假膜”的一种描述。19世纪后期,白喉是儿童最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仅在德国,每年就有约10万儿童感染此病,病死率几乎达50%;在所有因病夭折的儿童中,一半以上死于白喉[1][2]。

白喉抗毒素,感谢小白鼠

白喉抗毒素发现者是德国著名的微生物学家贝林(Behring),毕业于柏林威廉皇家学院医科专业。在做过一段时间军医后去了波恩的传染病研究所工作,进行白喉药物的研究。

白喉抗毒素的小白鼠试验,作者:不食辛束

白喉抗毒素的小白鼠试验,作者:不食辛束

清晰大图请点击: 白喉抗毒素的小鼠试验

贝林医生把培养出的具有致病力的白喉菌液注射到小白鼠体内,使之感染白喉,然后试用碘剂治疗白喉。大部分白鼠被碘剂毒死,小部分死于白喉并发,但也有少数逃过了这两道关口而生存下来。

他对幸存的白鼠进一步研究,对它们注射新鲜的白喉菌液,它们照常饮食、跑跳,并无白喉症状。几天后,贝林给这些幸存者注射剂量加倍的白喉菌液,它们依然如前。

于是,他又特地从那些白喉病愈后的小白鼠身上抽出一些血液,将其血清混合于新鲜而富于传染性的白喉菌液里,注射到一组未患过白喉的小白鼠体内。同时,他把不加免疫血清的等剂量白喉菌液注射于对照组。结果,后者感染白喉死亡,前者却安然无恙。因而证明小鼠白喉病愈后,血清中的确存在着抗御白喉的物质。

由于小白鼠太小,所产生的免疫血清有限,后来贝林改用羊的免疫血液,经动物试验,证明羊的白喉免疫血清同样具有治疗白喉的作用。由于临床上对白喉毒素的需要量很大,最后还改用了牛免疫血清和马免疫血清[3]。

发明者因此获首届诺贝尔奖

1891年 12月24 日,Behring和日本细菌学家北里柴三郎第一次将他的发明应用于临床,被医治者是一位白喉病危的小孩,他在经注射羊的白喉免疫血清后得救,从而证实了Behring的新发明获得成功。此后,白喉抗毒素血清被迅速推广,白喉的病死率从62%降到10%。在世界范围内,因使用白喉抗抗毒素血清而挽救的生命则要以数以百万计。1901年,Behring因上述成就成为首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白喉抗毒素血清的发现拉开了人类在20世纪征服一系列疑难病症的序幕[3]。

白喉疫苗,并非终身免疫

目前,精制白喉类毒素和用铝佐剂吸附的精制白喉类毒素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并列入计划免疫项目,使白喉的发病率控制在极低水平[1][4]。白喉疫苗是类毒素疫苗,通常是将破伤风类毒素、百日咳疫苗联合成百白破三联疫苗(DTP3)使用。

遗憾的是,即使儿童期进行过白喉疫苗的接种,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对白喉的易感性还是会增高。这和不完全的初免(即初次免疫没有足量或未完成)、疫苗的免疫原性降低、类毒素产生的保护作用持续时间的固有限制等都有关,在婴儿免疫接种覆盖率较高的国家也有发生。

罕见但依然存在

2010年全球婴儿百白破三联疫苗(DTP3 vaccines)接种状况。[5]

2010年全球婴儿百白破三联疫苗(DTP3 vaccines)接种状况。[5]

在美国和中国,DTP3[注]免疫接种率高达99.5%,几乎达到全人群接种水平。近5年(2006-2010年)中,这两个国家仅分别发生1例白喉报告病例(2006年中国发生1例,2009年美国发生1例)。从上图可较为直观地看出,全球DTP3在新生儿中的接种率,除了赤道几内亚、乌克兰、毛里塔尼亚、阿富汗和索马里等几个国家是红色警戒的低接种率地区以外,其余国家和地区均具有较高的免疫覆盖率[5]。

关于白喉,还有一些小知识:

1.儿童期的免疫覆盖率越高,全人群白喉感染率就越低;

2.一般而言,白喉杆菌在环境中不是广泛存在的。如本集病人的情况,他为了储备武器而开挖一个隐蔽的掩体储存室,该处土地可能受到白喉杆菌的污染,此番开掘,才让它们有重见天日的机会;

3.白喉感染虽然不常见,但若有足够的意识,诊断和治疗相对是较为容易的。白喉是一种上呼吸道疾病,一般发病时症状包括疲劳、发烧、轻微的喉痛以及吞咽困难。而以受感染的儿童来说,病征包括反胃、呕吐、发冷以及发高烧。病人的呼吸困难可能是因为咽部、扁桃体(可能有鼻部)炎症或伴假膜,如House大叔就是肉眼观察到病人喉部的典型假膜确诊的。像病人原发的胸痛(当时他自己以为是心脏病)等症状,可能是由于感染中后期白喉外毒素造成心肌炎诱发的。在病情迁延约7天左右,就会发生如本集病人的皮肤感染症状。(病人脚上出现了一个无痛性伤口。)

治疗方面,白喉抗毒素对恢复期病人有很好的作用,能较好地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

看来,这次编剧又是在拿“罕见病”做文章了,不过House大叔明明是传染病专业出身,竟然那么晚才想到白喉,是不是也该好好复习一下了?
[注] :DTP通常能在6周龄以下的婴幼儿中诱生出满意的免疫应答,根据WHO/扩大免疫接种计划(EPI)的免疫程序,采用DTP疫苗初次免疫的应接种3剂,从6周龄开始接种,以后间隔最短每4周再接种一针。完成初次免疫后,若疫苗资源允许,在儿童2岁左右还可以进行加强免疫。

P.S:特别鸣谢不好烟酒好糖果30+的直男人民艺术家@不食辛束 的大力帮忙,给本文带来精彩的配图。

参考资料:

[1] Diphtheria information in WHO website

[2] Wiki information:Diphtheria

[3] 关于白喉疫苗的故事:

关于白喉疫苗的故事: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27529.shtml

[4] Vaccine Information for the public and health professionals

[5] Data, statistics and graphics by subject

The End

发布于2011-12-29,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举报这篇文章

猫羯座

流行病学硕士生

p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