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领域的技术瓶颈目前是什么?
各位牛人讲一讲自己领域内存在的技术瓶颈,即基础理论需要突破的地方。
计算机学 :运算速度还不够快!例如运:一颗行星的模拟运算!要再等几十年“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学:常温量子比特位数太少!还不能实用!
航天科学:人类还没有出过太阳系!有待更先进飞船的发明?
能源学:无穷无尽的,自由能源还没有得到普及!已经有好几种自由能源。例如:冷核聚变
动力学:曲速引擎还没有发明。关于引擎的三种原理,请参考《揭露宇宙第19集》
空间学:还不能实现对其它维度的访问!以上四种科学如果获得突破将有望造出,穿越时空的机器!
其实素觉得当今各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似乎有一个共同的瓶颈:没有更好的技术黑箱来缩短学习时间和降低学习年龄要求,导致后学者很多时间都被浪费在重复前人的错误上。
举例:比如光学, 大学基础光学教材理解后可以发现其实初中就可以理解那些概念了,但写成这么艰深的术语大大延后了学习年龄。而且大学生学起来都有点费劲。其实只是很简单的一些道理罢了。
如果能制造推广技术黑箱,也许会有更多新的看法什么的来产生吧,新的、“古怪的”想法对推动进步可是有很大作用的。
当然那个时候民科也会很多,但相比结果而言已经没什么了。
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瓶颈没有突破。那就是传说中的科学对大众的教育程度。
尽管中国的精英教育和大大小小科学传播媒介(果壳君)都在努力的向大众传播科学。但真正的科学思想却束之高阁。
或许少部分人注意到科普网站中大多数严谨的文章,十分逻辑并带有数据。不过社会上泛滥的假大空还是“蔚然成风”
各种教育机构神乎其神的学习方法,甚至到顶尖高等学府教师的各类讲座(不方便透漏姓名)皆纸上谈兵,不讲数据,没有逻辑,滥用排比,用神叨叨的句子先把学生,家长打蒙,再宣传自己一本学习速成手册,收点广告费,在免费旅旅游,快哉美哉。流毒无穷。
折戟沉沙铁未销....
计算机领域的瓶颈。。。微观的太多了,宏观上说吧
1.缺少计算机科学发展的目标
可以说计算机领域大多数在走弯路(也许我说的比较夸张)
计算机的方向,初级是全方位智能化辅助人类,中级,有自身完善的计算机生态系统,高级,计算机智能化。
2,因为金钱和人性的问题,出现了发展方向的偏差
目前方向没达到正轨。比如游戏领域,不应该以可玩性为主,游戏要发展成一种新兴工作(并非代练,比如无人机操作,模拟XX环境)
策略游戏可以加入学校的智力/历史/课程系统,通过游戏的内容提升人类的道德教育等等
游戏的方向应该是偏向于思考,动脑,而不是动手和操作----这是计算机的工作
3.模拟系统,计算机可以做到模拟地球/宇宙
计算机是个能模拟仿制生态系统,太空系统的工具,用计算机模拟万物的实验,就像现在建筑之前用CAD画图纸模型再做建筑,人类的很多科学研究通过计算机来模拟。
4.智能化。
这个或许是最近的目标,AlphaGo等等的人工智能出现,应该可以让世界60%的人从工作中解放出来做新职业,通过教育学历的提升,未来科学需要更多人才,只有把人解放出来才能让人类有更多计划,登月,改造火星,自循环生态,宇宙飞船等等。
不过这会淘汰掉一批人类,那些传统的,不学习新知识的人类,他们生命的意义越来越少。在未来高科技发展的世界,多养一批人类是很容易的事,但对人类社会无用的人只是在浪费地球的空气。
不过这必将被传统人士反驳,人类的进化史就是这样。
日心说早在1500年就被提出,因为传统和无知(现在来看是无知,在当时,只是老一辈传统人士还活着,他们死了以后才会接受现今思想)
只因为人们的传统,无知,和接受能力的不足,等到这一代的人都进坟墓了,新出生的人类才开始接受。
其实现在的社会也是这样。一切都会随着老一代的死亡和新一代的出生变得更好,人类寿命有价值的时间只在50-70岁以内,超过了这个时间人的接受能力除了科研工作者都不够,多余的生命只能成为人类社会的累赘,所以追求百岁以上年龄的人,他们的思想水平也要有百年以上,否则不要追求百年寿命。在未来,人可以休假,但没有退休。
说了这么多以计算机角度来看人类未来的发展目标,在计算机研究者角度来看,计算机是一切科技高速发展的基础,是辅助人类其他科学领域发展的核心。
个人认为,在未来各个领域,只要不是最底层阶级,计算机是他们的必修课。
所以又引出一个方向。
5.计算机化繁为简,就像机器语言被汇编语言简化,汇编语言又被高等语言简化,面向对象思想又简化了高等语言
最终会有一个特别简单,让人人都用上最简化的计算机语言,最终达到,只要能与人交流,就能与计算机交流。
我是做遗传病基因检测分析的,感觉这个行业有个非常大的瓶颈,就是参考数据不足。
很多遗传病都是罕见病,因为基因片段的缺失(父亲缺A段,母亲缺B段,遗传给你就缺AB段),可能导致很严重的表征,此时做家族CNV(copy number variation)分析,还是可以发现。
但也有更多的遗传病难以找到发病位点,根据现有指南(比如ACMG变异评级),找到几百个怀疑有害的变异位点,有的是爸爸传给孩子的,有的是妈妈传给孩子的,有的是孩子自己新发的,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致病的点呢?遗传分析师真的头秃。
还有一个基因的两个位点可能都是无害的(父母均健康),但是结合到一个孩子身上,他就出现了疾病表征。这种情况叫“复合杂合(compound heterozygous mutations)”。相当于把几百个可疑位点还要排列组合一遍。
所以我渴望更多的参考数据呀!如果能有先例可以参考,那么我的结论会既准确又迅速。中国人的遗传病能参考美国人的基因数据吗?能,但是会有很多误导,就像那颗乱跑的质子,谁也不知道这个结果是不是她在捣蛋。大部分中国的罕见病患儿都已被丢弃,哪里有他们的数据呢?没有这些数据,后来的父母/孩子就失去了参考。
©果壳网 京ICP证100430号 京网文[2018] 6282-492号 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71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okr.com 举报电话:18612934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