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该怎么去选择我的医学之路(目前只对人体感兴趣,兽医神马的我hold不住)?
求各路医学类专业的大神给小弟支支招,最近都不知何去何从了。。。本来想报本硕连读的,但又听说那玩意的要求太高,会被刷下来。。。专业方面,现在想报中西医临床。。。以后当个全科医生。。。求大神轻黑。。。= =我对心理学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很感兴趣。。。= =
求各路医学类专业的大神给小弟支支招,最近都不知何去何从了。。。本来想报本硕连读的,但又听说那玩意的要求太高,会被刷下来。。。专业方面,现在想报中西医临床。。。以后当个全科医生。。。求大神轻黑。。。= =我对心理学的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很感兴趣。。。= =
本人正苦逼的在山大读本硕博连读,大二。确实有淘汰,但是不及格或者大一四级未过大二六级未过的淘汰标准还是可忍的。但是我们第六年有个淘汰率过半的测试,淘汰的转到七年本硕连读。学习很苦逼,毕业标准单3总5(单篇3分paper或者累计5分paper)为了论文,我们大二就没有暑假了。。。不知道别的学校什么情况,反正山大的本硕博基本是基础方向,要是想学临床就不要考虑了。。。
学医真的很苦逼。。。除非你真的有兴趣,否则不要轻易尝试。因为你很容易后悔,并且我个人认为医学是神圣的,如果是无所谓的态度就真的不要选了。。。。
心理学么,个人也比较想了解,临床心理学也是可以选择的方向,但是山大这方面不是很强。。。。
嗯嗯,学医须慎重啊。。。。
(坪田一男是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教授,著名眼科专家。他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本职做医生业余做科普都没耽误,学术著作和科普著作众多,本回答摘自其畅销书《理科生的人生设计指南》,有删节)
1997年我把"弄清干眼症的原因,开发出新药"定为了自己的使命。我自认为接下来的十年中自己是以这个使命为基础,一直在认真工作的。结果,我发明了用自己的血清点眼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这是我给自己定下了使命的结果。顺便说一句,用人工泪滴点眼法也不能治愈的干眼症患者很多,我提出了一个假说,认为眼泪中的维生素A 和上皮成长因子不够是致病原因。然后我利用患者自身的血液中含有这些成分的特点,从血液中提炼出了这些成分,发明了血清点眼的方法。这是划时代的发现,很多干眼症后来都能够治愈了。
但是,以干眼症为中心接连开始了激光近视手术、移植、抗衰老医学等工作后,我觉得又看到了新的地平线。转到母校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部眼科教研室后,我就开始考虑,能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我一直在做的所有事情呢?这时日本心理训练先驱伊藤守先生的集体思考法启发了我,对我帮助很大。
他问我:"坪田,你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感觉自己最有价值?"
我知道自己的确在做很多不同的事,但心中自然而然浮现的回答是"开发人的可能性"。这句话,可以充分地解释我正在做的所有事情。
·利用抗衰老医学治愈患者
→增进患者的健康,开拓患者生活的可能性
·教育眼科后期研修医
→对眼科医生进行基本教育,开拓眼科医生的可能性
·用移植来挽救失明
→恢复患者视力,开拓患者的可能性
·开发干眼症的药剂
→治疗干眼症,防止眼睛疲劳,开拓患者的可能性
出口光(日本企业家、心理学家)在《天命的暗号》(中经出版,2006)一书中也说,使命是一个人已经在做的事,如果用话语把"使命"说出来,有意识地去努力实践,就能开拓人生的境界。人如果理解了自己的行动,就会更有力量。
我晚上回到家一般已经很晚了,很困倦,但又苦恼是不是应该学习。这时候,只为自己着想是没有劲头的。但是,一想到学习表观遗传学这个新领域能有利于拓展庆应眼科,能量自然就从体内涌出来了,这真是非常不可思议。
在获得了自己谋求的"愉快"( 自己寻求的"价值")的基础上,使命即是自己的目标。前面已经说过了,一个人的使命是不断变化的。不能把"使命"想得太僵硬,设想好十年之后的使命就可以了。"使命"不是指导具体行动的"战略",所以用长远目光考虑问题是很关键的。
如果你想不出能概括自己做的事情的一句话,那么更实际的具体目标也可以。比如,"找到能够一生进行下去的研究题目"、"找到恋人"、"在重要杂志上发表论文"。这些具体目标和下面要讲的战略很相近,但是短期内也可看作是使命。
当然,如果有了"想一生做下去的工作",那也可以。但是,请注意不要选择"现在好像能做到的事",因为这有可能局限自己的可能性。
本硕、本博能读必然好,因为学医时间太长了,如果不是本博的话,硕士在读的时候就该结婚了。中西医不是个好选择,不但要像我们普通西医临床一样苦逼的学这么多门,还得学中医,一点都不觉得优越,至于就业咯喔……据说收全科的地方不怎么乐意收中西医……还有,全科医生很伟大,但在最近很长一段时间恐怕会……处于尴尬的边缘(就我所在的地区以及听闻而论)。
啊,当然,选一个好学校很必要,虽说各个同录取批次医学院校本科学的东西差不了多少,都是那x米来厚的书,但是氛围神马的,请自重。
路是自己选的,不要羡慕别人的安逸。苦,是因为我们比别人责任大。只要有学习的兴趣,一定可以的。
以上只是一个普通在读医学生(临床医学(五年制))的看法。
要当医生的话,本硕连读那个强度是必须的哦~只要跟医科挂钩的都不会轻松到哪里去
但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说,医科类注定是终身学习的,本硕或者本硕博省出来那一年两年其实不算什么,学期过程中穿插实践也挺重要的。还有就是,很多东西其实跟想象中是不一样的,真正接触了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喜不喜欢,“对人体感兴趣”的兴趣,是不是能撑住你每个周末都泡在解剖室熏着福尔马林的味道做局部解剖实验、背下206块骨骼以及肌肉关节血管神经的各种细节、记下300多种细胞形态和功能(这些还只是大一大二)……所以,如果不是本硕连读,那本科毕业的时候还有一个重新定位的机会。
而中西医……据我现在对周边的观察,其实还挺不好就业的……考研的时候也处于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尴尬境地……不过实力够强的话全都不是问题啦~
总之,医学是很艰辛道路呀~但是身边也不乏有梦想的同学,经过多年的奋斗成长为治病救人的医生也是很热血很炫酷的事情呐!加油o( ̄ヘ ̄o* )
1、不建议中西医结合,考研/考博或者找工作时可能会麻烦,对于全科医师来说也不见得有什么附加优势。
2、本硕连读可以避开恶心人的考研(其实我是对政治考试极度不感冒所以选这个专业的),优点是相对于科研型的3年硕士,临床经验会丰富一些,缺点是你需要把7年的时间奉献给同一个学校,少了由本到硕的转寰余地。至于淘汰的问题,只要你分数能上这个专业,在学校多少能学习学习,问题不大。分数够不够才是主要问题。
3、目前来看全科医生对学历的要求比其它专业的临床医师要低一些,但以后要求还是会升高的,如果不读研,到你毕业的时候本科可能没什么竞争力。那时候对全科医师的需求量会比现在要大,但如果你想到多少好一点的地方,可能还是得有研究生学历。(如果想干临床的话,许多三甲都要博士了……)
4、以国内的情况来说,当医生不容易,特别是年轻的时候没收入没地位,是很现实的问题。在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学医是个需要慎重考虑的选择。个人(不靠谱地)估计,社会环境和医改可能会牺牲两代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全科医师的地位可能也不会高,如果想有事业感、成就感,切忌与其它专业的临床医师做比较。
5、从医的话,年轻的时候会比较惨,放在家里的精力和时间也有限。如果(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这个问题一定一定要考虑。
中西医很尴尬,在绝大多数的医院里,并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更多的是西医治疗联合少量中医中成药治疗,所以中医基本用不上。而中西医的话,考执业医师资格受限制,如果拿到的是中医资格,不能在西医医院执业。所以如果想学医,还是老老实实学临床吧,能本硕或者本硕博最好。医生这个职业,绝对的活到老学到老考到老,然后无止境的值班,再加上很多年的低收入,以及很紧张的医患关系。选择之前,请三思,务必有足够的耐心/认真/责任心
©果壳网 京ICP证100430号 京网文[2018] 6282-492号 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71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okr.com 举报电话:18612934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