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问答
- 你的电脑里有哪些常年珍藏的资源?138回答
- 杀毒软件的原理是什么?76回答
- 鼠标垫有什么作用?60回答
- 最近几十年有可能出现什么技术革命吗?哪方面最有可能取得进步?50回答
- 好奇为什么电脑为什么没有a盘b盘,而且通常系统盘是c盘46回答
(LeapMotion功能原理简示,图片来源:LeapMotion.com)
观察视频,我们可以发现,操作者的手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小,与之前我们见过的Kinect相比,动作要小得多。
按照LeapMotion官方的说法,LeapMotion的设备“比一般的U盘略大”,“可以构造出一个体积约为8立方英尺(0.2立方米)的3D交互场”。在切水果游戏和用筷子写签名的场景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大约10厘米左右的移动,就可以纵向跨过整个27寸屏幕的高度。参考LeapMotion官方的原理图我们不难发现,LeapMotion其实就像一个缩小了的Kinect,通过不可见光的发射和返回光波的接收和运算,对在它感知范围内的移动进行解析和反馈。
毋庸置疑,LeapMotion给我们展示了一种操作方法上新的可能,但是由于目前我们仍未见到其正式产品,不妨多多观望,等待它在消费者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ALIENWARE外星人 童鞋说的没有正式产品不对哦~
leapmotion的官方网站是:leapmotion.com,(国内有代理公司么,请联系我给广告费)
原理在这个界面:https://leapmotion.com/product(没在学校所以youtube上不去了。有童鞋搬运一下什么的。。。)
原理什么的基本是猜测。
1、有人猜测是sound wave技术。sound wave技术是一种利用多普勒效应感知物体移动状态的技术。大概原理是这样:发射的微波在碰到前方的物体时会被反射,当物体不动时,反射频率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当物体靠近发射源时,返回的微波是被压缩的,频率发生变化,当物体远离发射源时,频率向着另一方变化,依靠频率的变化来检测物体的是远离还是靠近发射源以及物体移动的速度等。之所以有人猜测是这种技术也是有原因的,不从技术角度分析,单从实现表观上分析的话,leap motion所展现的交互方式和前段时间微软发布的sound wave技术有很多相似之处,以下是微软sound wave页面,有相关视频,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http://research.microsoft.com/en-us/um/redmond/groups/cue/soundwave/。
2、红外成像技术(IR)。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不可能是这种常见的成像技术,因为依靠这种视觉技术很难做到0.01mm的精度,而且从演示视频上来看,那双人手的三维点云不太像红外成像的杰作。但是猜测是这种技术也有其原因,在国外关于leap motion的一个讨论组里,就leap motion用的何种技术有人发表评论说自己曾作为一名开发者写信给leap motion,希望能先提供sample供自己研究遭到拒绝(意料之中),后来他又向leap motion的CTO请教此设备用的何种技术,CTO给他的回答是:leap motion就是采用的普通的红外成像技术。当然,CTO说谎的可能性有很大。从另外一个网站上我看到了有人分析了使用红外的可能性:首先,从外观上看,有人认为leap motion表面的那层膜很像红外的滤光膜,其次从技术上分析,通过IR加上一个高速的摄像机也有可能做到视频上的效果。原话如下:Taking airborne particulates by an image sensor with emitting IR light,and then solving an inverse problem with fluid mechanism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particulates in the images. (Fluid mechanism is CTO’s expertise.)Finally, this device can infer full shapes of objects inside the particulates.
预订在页面里面也有,69.99美元,今年上半年就可以拿到,实验室有个师兄去联系了,不知道现在咋样了。。
果壳随机门:http://www.guokr.com/blog/412815/
我刚写了一篇解析leap motion原理的文章,请大家来我博客看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3d73b60101goxr.html
代替鼠标键盘的话,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原因如下:
一是稍有一些鼠标操作经验的人,使用鼠标操作的效率都会胜过用手来哗啦,毕竟同样操作,鼠标移动的距离要少很多
二是操作鼠标的话,手不用悬空,省力很多
三是手在一定程度上也挡住了视野
所以说这种技术的发挥空间,就是在鼠标等输入工具不可用,且不需要大量操作的地方,例如大厅/走廊里面的墙体显示器,家里客厅里的电视等。
此外,这种技术还有多点操作的优势,这是鼠标无法比拟的地方。
对于用户体验而言,这种技术的直接感也远胜鼠标键盘手柄,所以也是在游戏操作方面大放异彩的原因。一般来说,各种动作类的游戏(这里的动作游戏指游戏的角色的所有动作均为玩家所控制的游戏,例如FPS,ACT等,大部分的RPG,RTS,STG等任何有“Smart”动作,也就是玩家只需下令即可自动完成动作的,的均不属于此列),操作的直接感是越强越好。当然,即便是RTS/RPG等游戏,使用这个系统进行宏观控制也是可以的,但是微操作嘛...不是不可以,而是一场下来你的手估计就酸了..
看过视频,个人觉得要做到如此高的操作精度和低延迟,应该是类似3D扫描,直接将你屏幕前的手全部扫描成一个完整的“3D模型”,然后通过分析这个模型,结合当前的应用程序,来提取相应的操作指令的。
毕竟人家是“sensors”不是"sensor"
©果壳网 京ICP证100430号 京网文[2018] 6282-492号 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71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okr.com 举报电话:18612934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