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问答
- 为什么女生的字一般都比男孩子的好看?493回答
- 极端环境下,你是选择吃人肉,还是死亡,为什么?430回答
- 凭你现在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你能做什么?393回答
- 你见过的最奇怪的姓氏是什么?278回答
- 有哪些在你的认知圈子里是理所当然,在大众看来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264回答
正如@Only淼淼-限量版 所言,这个确实是表示肉。其实这个偏旁就叫“月肉旁”。我给大家看一下“肉”字的字型演变。
这是这个字甲骨文中本来的面貌。其实就是一个方块。一大块肉的干活。
这是甲骨文中的另外一种写法,已经开始斜了。
这是西周文物“豚卣”上的金文。中间的一道线变成了两道线。
这是《说文解字》上“肉”的小篆字型。中间的两道线向上凸起,后来最终变成了两个“人”形的东西。图片来自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清经韵楼原刻本。
这是汉代马王堆汉简的隶书里面的“肉”。
这是流沙汉简的隶书里面的“肉”。越来越像现代字型的“肉”了。
这是武威汉简的隶书里面的“肉”。跟现代字型的“肉”区别已经很小了。
但是做偏旁的“肉”的变化趋势却是越来越像“月”,并没有随着独体的“肉”变化而变化。
补:应@木二 要求,更新“月”字的演变。
甲骨文中“月”和“夕”是一个字。
子禾子缶上的“月”。
采玉缶上中的“月”。
睡虎地秦简上的“月”。正过来了。
武威汉简上的“月”。这个“月”跟现代字型的“月”已经几乎没有区别了。
另外,我真的很好奇这3票反对是啥意思。能麻烦点反对的人注册个小号告诉我您反对的是什么吗?
这在传统的部首分类(如康熙214部首)中称为“肉部”,还有一个是“月部”。现在台湾地区的“国字标准字体”倒还在刻意区分肉部和月部,肉部中间是 冫,月部中间是两横。参见: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M0001/biau/f67.htm?open
月氏的“月”字读音问题
关于月氏的读音,自五十年代以来,中、小学历史课本一直注音为ròuzhī(肉支)。但据考证,这个注音是不对的,月氏的“月”字旧读作“肉”,这是以讹传讹结果,是误读。《说文解字》中“月”与“肉”是形似而不同的两个部首,但常被混淆。新版的《辞海》已经将“月支”读音纠正为“越”。“月氏”国在先秦史籍中早就见诸记载,即《逸周书》和《管子》中所记载的“禺氏”国。禺、月是同一外来语音的不同译写,不应当读为“肉”。
1982年第二期《文史知识》曾登过一篇题为《“月氏”究竟读什么音?》的文章对此做过勘正说明。文章提出了三个证据:
一、查《史记·匈奴列传》、《汉书·西域传》以及《资治通鉴》卷十八汉纪十,凡首见月氏名字的地方,月氏的“氏”都专门注出“氏,音支”,而“月”字却都没有另外注音,可见自古以来,月氏的“月”字不另读音。
二、清人何秋涛和近人王国维考证,《逸周书》和《穆天子传》中提到的“禺氏”、“禺知”,即《史记》、《汉书》中说的月氏,月、禹音相近,说明月氏的古音不可能为ròuzhī(肉支)。已故历史学家岑仲勉在《汉书西域传地理校释》一书中,对月氏应读为yùezhī(月支),有专文论述。
三、通行的辞书,如《辞源》(修订本1980年版第二册1473页)、新编《辞海》(3425页)、《中华大字典》(846页)、《康熙字典》中,“月氏”的条目均注为yuézhī,或在“月”下注音“鱼厥切”。
·················································································································································
这个··到底念什么
©果壳网 京ICP证100430号 京网文[2018] 6282-492号 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71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okr.com 举报电话:18612934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