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问答
- 有哪些在你的认知圈子里是理所当然,在大众看来却是匪夷所思的事情?264回答
- 如果一斤糖和一斤盐放在一个碗里,怎么把它们完全分离出来?242回答
- 为什么中国南方的方言又多又难懂?156回答
- 你觉得最能代表中国的食物是什么?147回答
- 怎样看待“崖山之后,已无中国”这一观点?139回答
小麦从西亚途径中亚传入中国核心地区大约在距今5000-4000年左右,而且这个传播大概是接力棒式、有选择性的缓慢过程,也就是说不是所有附着于小麦上的相关种植、烹饪技术和文化都一股脑地传进来。大约在距今1万余年左右,中国已经有了本地的粮食作物,北方是粟和黍,南方是稻,烹饪方式都是蒸煮,这是一种延续了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所以即使有新的驯化物种,人们首先想的是用已知的粒食方式来加工和处理,做出来的是麦子的粥和饭,食用价值不高。再加上小麦也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直到出现适宜的品种才有大量应用的价值。过渡到粉食,又需要石磨、石碾,后者大概是东周才出现的,前者也没有早于魏晋以前的证据。这已经比较晚了,随之出现的是面条、馒头、饼等,它们和面包的区别也就是文化差异。
在西方,面包也不是伴随小麦驯化同时出现的,小麦本身在不断改良和进化之中,而且发酵和烘烤技术不是一下就能掌握的,这中间也有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发酵面包大规模制作之前,那种硬的像砖头一样的死面面包口感也不咋地,要想让外地人接受自然不那么容易,所以古代主要的几个文明区之间主食的差别也很大。
馒头比面包好吃啊~包子比夹心面包好吃啊~
馒头、包子凉了可以回锅热一热,面包可以吗?
我们有馒头、包子、烧饼、油馍、大饼、油酥、豆包、糖包、油条、麻糖、焦个崩、饺子、煎包、灌汤包……和天朝的面点比较,西方的面包实在是简陋的不堪入目。
当然咱的老祖先不可能每天都吃那么好的东西,绝大部分人也就窝窝头+野菜汤,面粉说是一种奢侈品也不为过。
而且面包的制作需要烤炉,这可不是一个小玩意儿,烤炉除了烤东西之外还有什么用途?而且不方便携带,每搬一次家就得重新垒一个,哪像中国人,背一口锅,随地一支,生起火,烹炸煎炒蒸煮……就能做各种美味的面点——当然,前提是有材料,难道楼主不觉得老外对于面粉这种东西的加工手法太过贫乏吗?
再说了,烤面包时如果火候没控制好,烤成黑炭很正常吧,那还能吃吗?这么浪费粮食没问题吗?相对,天朝的烹饪手法就温和的多,至少不会做出不能进嘴的东西。
个人认为,不是我们老祖先不会烤面包,而是——烤面包这么没技术含量的面食加工方法咱们不屑~
因为不小心发现蒸出来的很好吃,以后即使是烤出来的,也被叫做烤馒头了。
历史上的面包木有发酵过 又粗又硬。。
你所说的面包是现代的面包吧
烧烤、发酵什么的 还是游牧文化用的比较多吧。烧烤费时费力 但是对器材要求很低 随时随地都能烤; 发酵首先是出于保存食物的需求。 这两点对先进的农耕文明来说没什么必要 因为不考虑器材体积的话 蒸煮的效率要高得多。游牧民族就不太可能携带大体积的炊具 所以烧烤更便利,烤出来的食物也能保存更久,不过我感觉烤的食物好硬的 而且越加热(烤)越硬 所以游牧民族的牙口应该都不会太好 所以也活不了太长。。。
另一方面 面包是也是由馕类的食物转化来的把 而且在没有食品添加剂的古代 把面包做的松软是很难的 而且松软的面包不利于保存 加上中世纪的欧洲严重缺乏调料,所以平民食用的面包 应该是很难吃的。然而馒头在同样没有调料的情况下 口感还是好很多的,也更易咀嚼和消化,不然你看为什么现在没有卖不含盐糖黄油鸡蛋的面包 因为没!法!吃!啊。。连馕里边都是放盐和芝麻的
不过在发展上就是各有千秋了。西方人在面包里加入调料和各种辅料 变成各种花式面包、蛋糕,中国人在馒头里加馅料做成各种包子花卷肉龙和花馍什么的 以及掺入其他本土谷物。。(南方做法我就不造了)
【以上纯属个人猜想】
。。。。。ps求巨巨们科普一下西方人民的养鸡史。。
首先…得给“面包”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发酵/不发酵?蒸/烤?麦/稻/粟/黍?
用稻米为原料,也可以做出“面包”的卖相哦
那我也想问问,铁锅这东西也是long long ago and far far away了吧?为啥放点油炒一炒这么简单的事,那些金发碧眼的娘们就是想不出呢?
文化是分高端和低端的。西方人沿袭的是面包文化,中国人沿袭的是馒头文化。由于馒头文化中,馒头的发酵只有一次发酵过程,而面包的发酵至少有两次的发酵过程,因此,馒头文化从档次上来说弱于面包文化。至于为什么中国人没能早早进入面包文化,呵呵,咱就自己反省吧……。
〉〉
当然,中国也有优秀的文化,比如以中国京剧为首的戏曲就是典型的代表。一个京剧演员除了具备“唱”的功夫之外,还需要具备“演”的能力,而最令人惊叹的是,他们还同时具备“舞蹈”,“武术”的功夫。在一个演员身上同时具备这四种不同领域的本领时,他们的能力是足以征服世界的。你能在别的任何演员身上找到这样的能力么?你不能!而这样的文化就产生于中国,它比别的演艺文化高出了“一维”,甚至“两维”,凭借这样的“维度”,它成为了更高端的文化,它正在征服世界上的艺术人士。
〉〉
中国的面食花样多、品种范围广,这些人中国面食文化的优点。但中国对面食加工的精细程度和精确程度就不如西方,原材料不统一、计量不准确、温度控制没有标准等等,这都是中国面食的弱势。至于耗费时间的多次发酵、对每一种材料的称取、高耗能的烘烤则是直接影响中国人不接纳面包文化的关键所在。
〉〉
©果壳网 京ICP证100430号 京网文[2018] 6282-492号 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71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okr.com 举报电话:18612934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