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告诉你的?从古至今虫子就一直是人类的食物,只不过现在大家吃得好了,一般不去吃了而已~
比如说柬埔寨一直到现在还有吃蜘蛛的习惯,就跟天朝吃螃蟹差不多,只不过他们一般烤着或炸着吃。
鲁迅,谁告诉你蜘蛛不好吃的~~
此外,即便是现代的发达国家,吃昆虫也是不算罕见的习俗,比如说饮食习惯很诡异的法国人:
法国甚至有一些大型的昆虫养殖工场来为这些食客提供食物。
对于我们的祖先来说,食物是很珍贵的,能搞到什么就吃什么,我们现在能够吃昆虫,那么我们的祖先多半也行,那么他们对于到手的昆虫肯定是不会放弃的。之所以我们在进入农耕社会以后食用昆虫的现象就大大减少了,主要是因为一个是昆虫体型很小加上生活史复杂,很难大规模饲养(中国驯化家蚕似乎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驯养昆虫的例子了,虽然不是为了吃),二来昆虫虽然营养很不错,但是供能远不如粮食作物,供应蛋白质的量远不如大型家畜,饲养很划不来,久而久之,没人养就没人吃了。
【注】上面这段有误。感谢@moogee老师 提醒,世界各地都很早就有驯养蜜蜂来获得蜂蜜的历史。
不过现在对于昆虫食物似乎又有了转机,低热量高蛋白密度的昆虫很符合现代人的营养需求,加上现代科技可以克服昆虫饲养的诸多困难,昆虫食物其实正在逐渐兴起,当然,人们要接受它恐怕还需要很长时间~
其实很多狩猎采集的部落(比较接近我们祖先的采食方式)都吃虫。
昆桑族人认识70种昆虫,他们食用野蜂蜜,一种蚁狮,三种叩头虫和六种鳞翅目幼虫,但并不认为昆虫是主要的食物。
哈里斯(MarvinHarris)的《什么都能吃》(Good to eat : riddles of food and culture)里提到一种解释。昆虫太小而且一般分布分散,作为食物来源效率实在太低了。贝爷也说了啊,一只虫子只能提供六十卡路里的热量……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7592/
http://www.guokr.com/article/6438/
主要是古代养殖一般都是散养,然后虫子这东东,散养就不知道养到哪去了,只能是捕获野生的。捕捉虫子又是比较费劲的,捉半天消耗的能量比捉到的能量还多,自然不划算了。
吃貨省人民表示昆蟲絕對是美味。累計吃過蝎子、捕鳥蛛、蜈蚣、蟬蛹、蟬、螞蟻、蜂后、蟻后...而且蝎子蟬蛹是經常吃
©果壳网 京ICP证100430号 京网文[2018] 6282-492号 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071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guokr.com 举报电话:18612934101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儿童色情信息举报专区